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8-04 14:07:45
炎夏蚊患严重,要注意防蚊!广东省近日爆发“基孔肯尼亚热”疫情,确诊人数已急升至逾6100宗,当中9成来自佛山顺德。卫生防护中心指,若现输入个案,本港本地传播风险偏高;欧家荣亦表示本港或有局部本地传播,呼吁市民做好防护措施。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病处主任欧家荣曾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时表示,蚊传病“基孔肯亚热”今年分别在多地爆发,全球今年已录得约22万宗确诊个案,主要来自位于南美、印度洋岛国等地区。据卫生署了解,目前,广东省共录得约6100宗,当中9成来自佛山顺德。
佛山医院病房加设蚊帐。(影片截图)
食环署人员在各区进行防蚊灭蚊工作。(政府新闻图)
食环署呼吁市民加强防蚊。(政府新闻图)
本港本地传播风险高
除广东省外,澳门及深圳亦先后录得基孔肯尼亚热病例;而本港则未有确诊个案。但欧家荣认为,由于基孔肯尼亚热潜伏期短,传播能力强,亦容易出现第二代及第三代传播。加上香港天气现时炎热有利蚊子滋生,港人又喜欢外游,中港两地人员往来频繁,因此香港出现输入个案的风险相当大。一旦本地的白纹伊蚊叮咬输入个案后再叮咬其他人,有中至高风险会造成本地局部地区传播:
如果有患者感染,身体发烧期间血液里病毒量是很高,只要被本地蚊针咬后,蚊带有病毒就很快传开,传播能力比登革热更大。
变为风土病机率极低
但欧家荣强调,基孔肯尼亚热是法定需要呈报的传染病,卫生防护中心已采取早发现、早控制策略,例如会先隔离怀疑个案,安排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及进行检测,并向其查询曾到过什么地方后通知食环署,在有关地点周遭250米范围内大规模灭蚊,相信基孔肯亚热变为风土病的机率极低。
而且,基孔肯尼亚热不会人传人,市民毋须恐慌,最重要是防蚊。欧家荣指,卫生署已在香港各陆路口岸加强宣传教育,同时建议全港医生及医院留意可疑个案。若果病人有外游,又有发烧、皮疹、关节痛等怀疑感染基孔肯尼亚热病征,应第一时间转介到医院检测和治疗。
同场加映:基孔肯尼亚热5大感染症状
感染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连慰慈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基孔肯尼亚热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或者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不会直接人传人,但感染者若被蚊叮咬,蚊虫可再传播病毒给他人。患者感染症状主要有5大方面,包括高烧、严重关节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皮疹、肌肉痛、头痛等。约30%-40%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关节疼痛或僵硬,影响生活质量。
卫生署教7招防蚊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医生称,本港常见的白纹伊蚊亦可以传播基孔肯尼亚热。基孔肯尼亚热的输入个案如在传染期被蚊子叮咬,有机会导致本地传播。如控蚊成效不足,更有爆发的风险。因此,市民不应掉以轻心,控蚊工作至关重要,包括防止蚊子滋生及避免被蚊叮。不论在本地或外游时,应时刻注意防蚊控蚊及采取个人保护措施,还提醒市民如从受基孔肯尼亚热影响地区回港,应在14日内持续使用昆虫驱避剂。若感到不适,应尽快求医,并告知医生外游细节。
7招防蚊措施
1.彻底检查集水沟气隔、屋顶雨水槽、明渠及排水渠,避免淤塞。
2.每星期至少一次以碱性清洁剂擦洗沟渠和排水明渠,以除去可能积聚的蚊卵。
3.汽水罐、空瓶及空盒等垃圾应妥善弃置在有盖的垃圾桶内。
4.栽种花卉的水应每星期最少彻底更换一次,尽量避免使用垫碟。
5.在雨季前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填平。
6.避免在丛林逗留。
7.户外活动期间,做好个人保护措施,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虫驱避剂。
资料来源:卫生防护中心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