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博士、香港大学中医学硕士、香港大学中医全科学士、电台节目莉英谈《深》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
怀着兴奋的心情与文文妈妈见面,她的坚强和坚持实在令人佩服。
回想起13年前文文出生不久,便诊断为小黑人症。她与文文遭受到丈夫的离弃,家人和身边朋友的闲言闲语,那份无助与哀伤,她都独力承受。
当年,她抱着三岁多的文文到来,并哭着告之女儿的情况,我们携手一步一步把柔弱的文文和无助的妈妈重新活起来。
现在文文已经13岁,也不用任何医疗介入,不单活动自如,自理能力跟常人无异,长得精灵可爱,还经常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从医疗过程中,我和文文妈妈也成为了朋友,所以久不久我们也会见面。今次也不例外,她带同文文一起雅聚,文文愈大愈精灵又可爱。
文文妈妈说:“我昨天又收到群内有位妈妈的询问,她是新入群的,她的女儿已经12岁,也是患有小黑人症。她知道文文同样是先天性小黑人症,现在无论身体情况和生活都很好,所以不停询问有关文文的治疗情况和成长经过。我知道今天会与你见面,不如直接请教。
从中医角度和针灸来看,儿童12岁患有罕见疾病(如:小黑人症、亚氏保加症、自闭症、读写障碍和专注力不足等),该如何治疗?日常生活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
我答:“儿童发展障碍及罕见疾病(如:小黑人症、亚氏保加症、自闭症、读写障碍、专注力不足/ADHD)多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畅、情志失及相关。治疗上强调整体调理、辨识度,结合针灸、内服中药、情绪和生活方式调整,促进脑发育能力、脑力健康、精神发展能力及配合使用认知药物。
一、中医辨证与治疗原则
1. 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
- 常见于:小黑人症、自闭症、发展迟缓。
- 病机: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精不足会影响脑髓发育,导致智力、语言、运动能力落后。
- 治疗:
- 针灸:
- 补肾益脑:肾俞、太溪、百会、哑门等穴。
- 促进语言:颞三针、语言区(头针)。
- 中药:六味地黄汤、左归丸(滋补肾精)、河车大造丸(严重发育迟缓)。
2. 肝郁痰扰(情绪与行为问题)
- 常见于:亚氏保加症、自闭症(固执行为、社交障碍)、ADHD(冲动易怒)。
- 病机:肝气郁结化火,痰蒙清窍,导致情绪不稳、注意力涣散。
- 治疗:
- 针灸:
- 疏肝解郁:太冲、合谷、风府等穴。
- 化痰开窍:丰隆、耳穴“神门”
- 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化痰安神)。
3. 心脾两虚(专注力与学习障碍)
- 常见于:读写障碍、ADHD(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 病机:脾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导致学习困难、容易疲倦。
- 治疗:
- 针灸:
- 健脾安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
- 提升专注力:四神聪。
- 中药:归脾汤、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
4. 经络阻断(感觉统合失调)
- 常见于:自闭症(触觉敏感)、ADHD(动作笨拙)。
- 治疗:
- 针灸:
- 调和气血:合谷、阳陵泉、血海、命门等穴。
- 头针疗法:刺激大脑皮质相应功能区。
- 推拿:捏脊疗法、手指点穴(刺激末梢神经)。
- 医嘱:内服中药必须经注册中医诊断后,依个别症状调配服用。
二、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1. 饮食调理
- 宜吃:
- 补肾益脑:黑芝麻、核桃、深海鱼、山药等。
- 健脾安神:小米、莲子、红枣、茯苓等。
- 疏肝理气:金针菜、玫瑰花茶。
- 忌吃:
- 伤脾食物:冷饮、油炸食物。
- 加重肝火:辛辣、巧克力、咖啡因。
- 人工添加物:色素、防腐剂(可能加重过动)。
2. 生活习惯
- 规律作息:
- 晚上9点前入睡(“肝藏血”,熬夜影响情绪与专注力)。
- 减少电子刺激:
- 限制萤幕时间(尤其睡前1小时)。
- 适度运动:
- 游泳、八段锦、太极(调节气血,改善协调能力)。
3. 情绪管理与教育
- 正向引导:避免责骂,多用鼓励式教育。
- 结构化训练:
- 自闭症:视觉提示、固定作息。
- ADHD:时间管理、任务分解。
- 感官训练:
- 触觉刷按摩(改善触觉敏感)。
- 音乐治疗(角调音乐疏肝,宫调音乐健脾) 。 ”
文文妈妈点头说:“幸好问一问你,那么详细我实在不懂如何解释。现在我抄下重点,便可以帮助到其他有需要的朋友。那么,针灸治疗是否跟文文的一样,每周见你三次便可?”
我答:“针灸治疗与预后。
- 针灸:每周3次,3-6个月可见改善,有些个案需要较长期调理。
- 中药:需定期复诊调整方剂(一般依个别病例差异而定,约1-2个月调整一次)。
- 综合介入:结合复健治疗(如:语言治疗、行为治疗等)效果较好。 ”
文文妈妈问:“针灸和内服中药有什么禁忌吗?”
我答:“禁忌与风险。
- 针灸禁忌:
- 癫痫儿童慎用头针。
- 中药禁忌:
- 避免苦寒药(如黄连)长期使用,以免伤脾胃。过敏体质者需监测反应。 ”
文文妈妈详细抄下资料并问道:“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我答:“中医治疗儿童罕见疾病需耐心与长期调理,家长应配合医师,结合针灸、中药、推拿、饮食及行为干预。6岁前治疗效果最佳,但16岁以下儿童仍可透过综合疗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品质。”
文文妈妈说:“相信,关于这方面的信息,会帮到很多有需要的人。”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