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教书时执教足球队,亦夺得过全港冠军。最大乐趣,是今天仍可在绿茵球场上奔跑和夜半起床看欧联。 过去两届世界杯,均凖确预测8强至冠军谁属。作者擅长以教练角度、数字管理和战术运用去分析比赛,扬弃球迷的主观臆测和情感因素。
上星期认为阿森纳在主场应该有较高胜算,殊不知,不但失分,更险些3分全失。
球迷都应该不会想到,曼城竟然放弃一贯踢法,改摆大巴,几乎成功作客抢到一胜。
哈兰德不但在联赛进球不断,在欧联也创了最快进到50球的记录,仅仅用了49场。不过,他还年轻,比赛中经常失机,证明他的射术还待改进,不算完美。
曼城在今季前4场比赛控球率均在58%至65%之间,是典型瓜迪奥拉作风。
但对阿森纳一战,仅33%控球率,创瓜帅执教以来最低纪录,显示战术调整。
背后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去年曼城作客酋长球场,惨败5:1,瓜迪奥拉希望今年稳打稳扎;二是今季防守不稳,尤其面对布莱顿和热刺都有失球,所以不敢强攻阿森纳。
只是瓜帅未必会想到9分钟就进球,后面宁愿以守代攻,博另一进球机会。
上图可见,曼城上场的攻势集中在右路,因为阿森纳左闸卡拉菲奥利助攻多,后防空位多,所以曼城集中攻抢手左路;反而阿森纳攻势平均,三线都大约30%的进攻,好处是平均,不好是被对手看通。
阿森纳虽然失分,但球迷仍见到阿尔特塔的临场变阵有进步。
开波的时候,枪手踢433,但到了半场后,阿尔特塔知道要反击就要变,阵式变了352。这种进取方式,是去年没有的。
而且换入艾斯和马天尼利,针对上半场创造力不足,以及看准曼城后方体力下降,证明阿尔特塔在换人的意识。
阿尔特塔虽然换人有改变,但排阵仍是保守。三人中场,用苏比文迪、美连奴加上怀斯,三人都是防中出身,加上分工不清,导致中场创造力不足,所以上半场只能靠两边突击,但沙卡刚伤愈,托沙又要兼顾防守,所以上半场抢手的进攻都是不到肉。
不过,曼城的战术变化,或者不止是瓜帅的转变,而是整个英超战术体系的变化。
根据英超官网的分析,本季英超平均每场比赛出现3.03次俗称手榴弹战术的长界外球(投掷至少20米并进入对方禁区),是过去10年最高纪录,远高于2020/21赛季的0.89次。
本赛季甚至已有14个进球来自长界外球,创历史新高。
另一个特点是门将长传(Long Goal-Kicks,即是32米以上)比例上升至51.9%,打破过去10年逐年下降的趋势。
不少球队选择直接将球送至前场,减少在后场短传被高位逼抢的风险。这也是因应过去10年,英超更多球队改踢压迫真是的一个战术改变。
更重要的一点,是球队进攻更直接和迅速,包括传球次数减少,战术性的角球和死球正逐步增加。
从球队的踢法改变,例如曼城都要在强强对话改踢防守,到整体战术从传控走向快攻;要说翻天覆地的变化,言之尚早,但足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球是圆的,战术和踢法何尝不是,更何况战果才是关键。
本周焦点
纽卡斯尔主场迎战阿森纳,论阵容深度,枪手占优,但纽卡斯尔有主场之利,不能小看。
主场的纽卡斯尔近36个主场联赛仅输7场。而且在低位防守与定位球防守上表现出色,正好针对阿森纳近年的强项。
纽卡斯尔在伊沙克离队后,未能补充进攻火力,近3场比赛均未能攻入2球以上,没有保险球,也是纽卡斯尔失分的主因。
至于阿森纳作客,近15场客场比赛不败率达80%,起码保证有分落袋;而且纽卡斯尔的防守不如曼城稳健,枪手如果把握能力足够,理应赢球。
另一场,今季英超仅余的两队不败球队碰头。
主场的水晶宫,本季英超仅失2球,防守出色,加上今季平均每场进攻转换成功率达35%,反击有效威胁利物浦的防线。
而利物浦今季平均控球率63%,场均射门13次,4次中龙;而且伊沙克、伊基迪基轮流进球,只要表现稳定,应该三分在望。
从上表可见,利物浦和水晶宫均在今季英超仍保不败,但两队场均控球率刚刚相反,利物浦63%,水晶宫37%,而水晶宫射门次数其实也不少9次射门已经攻入6个球,场均进超过1个,而利物浦防线不稳,这场应该大家都有球进。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