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威少看世界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盟友集体“变脸”,事关美国关税霸凌
张少威
作者:张少威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9-24 11:53:20

作者介绍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本周日(21日),英国、澳洲、加拿大、葡萄牙四国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在国际舞台上引起强烈反响。紧接着,法国总统马克龙昨天(22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发言时也宣布,法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而且法国还与沙特阿拉伯在本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发起特别会议,商讨如何推动落实促进以巴和解的“两国方案”(the Two-state Solution)。美国的重要盟友不约而同采取与美国外交政策立场相左的行动,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对以色列构成了一定的国际舆论压力,有可能令以色列国内的政治形势出现某种变化。同时这也显示出,美国的国际影响力继续下降,在中东问题上,美国已无法约束上述国家的外交行为。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发起特别会议,商讨如何推动落实“两国方案”。(AFP)


   自加沙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长期封锁,恶化了当地巴勒斯坦居民的生存状况,导致饥荒和大量儿童营养不良。以军持续不断的战机轰炸和地面炮击,不仅造成愈来愈多平民伤亡,而且摧毁了几乎所有住宅,令巴勒斯坦难民无处栖身。欧洲多国抨击以色列正在实施针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清洗,普遍相信这种针对平民的战争行为只会加剧受害者的仇恨,不可能将巴勒斯坦人压服,唯有让巴勒斯坦人立国,落实“两国方案”,才有可能让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两个国家和平共处,从而停止陷入恶性循环的战争和杀戮。


   如今这一判断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只有美国和以色列两国政府持反对立场。两周前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空袭,增加了尽快落实“两国方案”的紧迫感,因为美国已不再限制以色列对周边国家采取攻击性军事行动(美国在卡塔尔有驻军,美军没可能不知道以色列军机来袭,但美方并未事先告知卡塔尔)。因此,卡塔尔这类美国盟友难免担心,今后无法得到美国的安全保护,这可能也是沙特与法国联手发起特别会议的主要考量。一旦战火蔓延,必然会危及中东其他国家的利益,即使沙特买了大量美国军火,交足了“保护费”,在危急时刻,美国却未必会为沙特提供必要的保护。种种因素促使这些国家不谋而合,选择在联合国大会开幕之时转变立场,以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对美国和以色列施加舆论压力和道德压力。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令美国的中东盟友人人自危。(AFP)


“两国方案”已成共识,美国曾经大力推销


   尽管华盛顿警告多个盟友,不要承认巴勒斯坦国,美国不支持推动“两国方案”,但美国政府20年前却是这个外交构想的大力推动者,这20年的变化与白宫主人的立场有直接关系。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多次爆发战争。为巴勒斯坦人建立国家、让巴勒斯坦人能在和平环境下生活,一直是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的共同愿景。由于以色列是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在其境内生活的巴勒斯坦人难以享受平等权利。所以,要解开这个死结,最佳方案是允许巴勒斯坦人在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及加沙地带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克林顿政府促成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领导人阿拉法特经过秘密谈判达成著名的《奥斯陆协议》,巴方据此建立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开启巴勒斯坦建国之旅,最终目标是实现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两个国家和平共处。


克林顿促成以色列总理拉宾(左)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右)达成《奥斯陆协议》(AFP)


   克林顿政府的努力得到普遍支持,其后的美国政府继续执行这一政策。小布什总统(George W. Bush)的国务卿赖斯曾经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力推销“两国方案”,因为当时以色列右翼势力反对这一解决办法。赖斯前往中东访问,游说有关国家,按照美国画出的路线图促成以巴和解,并限制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扩大兴建犹太人定居点,阻止以色列扩张领土。小布什和他的外交与国家安全顾问班底代表共和党传统派的国际观,十分重视美国在中东乃至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愿意推动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政策,即使在人力物力方面需要有所付出,也不会望而却步。从历史上看,这对维持美国的公信力和霸权地位最有效,能保证美国的战略构想得到落实,这与当下特朗普政府不为国际事务投放足够资源,甚至主动退出国际组织的“美国优先”政策大不相同。


美国政府全力挺以,恶化加沙人道危机


   特朗普二次执政后,改变了前任的中东政策,不再限制以色列的攻击性、毁灭性举动(轰炸伊朗核设施、轰炸多哈、摧毁加沙地区的大量民宅和医院等),更不会因以色列军队的恶劣行径而惩罚以色列。欧洲国家试图用各种方法救助加沙难民,但以色列的封锁令大量救援物资无法进入加沙,这令加沙的人道危机不断恶化。


   特朗普政府不仅放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派军队进入加沙,将城镇夷为平地,而且对大量加沙平民的死伤和儿童在饥饿中痛苦死去视若无睹,激起了欧洲国家强烈的民意反弹。多国民众上街示威,打击了当地政府的威信和管治能力,因此欧洲国家一些执政党领导人对美国非常不满,但他们又无力改变特朗普政府偏袒以色列的强硬政策。


加沙的人道危机不断恶化,大量儿童在饥饿中挣扎。(AP)


   另一方面,要实现长久和平,则必须有巴勒斯坦人组织与以色列配合,这样才能在巴勒斯坦人居住的被占领土实施有效管治,这方面的困难也很大。愿意推动“两国方案”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the 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一直是由原PLO内部法塔赫派的领导人掌权,最初是阿拉法特,在他2004年病逝后,同一派系的阿巴斯当选主席。但是,由于巴勒斯坦领导层内部的争权夺利,立场较为激进的哈马斯经过战斗控制了加沙地带,将法塔赫人员赶出加沙。因此,尽管阿巴斯的“正统地位”受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承认(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至今已有151个承认巴勒斯坦国,而阿巴斯是巴勒斯坦国的代表),但他领导的政府只管辖约旦河西岸一部分地区,对加沙地区则鞭长莫及。欧洲国家表态承认巴勒斯坦国,等于是帮助阿巴斯提高地位,并非支持哈马斯。所以,内塔尼亚胡称这种官方承认是奖励哈马斯,实属以色列的说辞,并非事实。这几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强调,未来的巴勒斯坦国领导机构中不能有哈马斯人员,而且哈马斯必须尽快释放所有仍被扣押的人质。欧洲国家和加拿大、澳洲的领导人决定承认巴勒斯坦国,第一是考虑本国民意和人道主义因素,第二则是希望将哈马斯排除在未来的管治团队之外,只是现时不适合宣传第二点,以免增加推进“两国方案”的障碍。


关税炸弹惩罚盟友,“独吞加沙”众叛亲离


   多个盟友改变政策,也是由于她们对美国不讲友情、用实力欺压他人非常不满。这些国家多年来追随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按照美国的立场行事,但美国却照样用高关税对付她们,丝毫不留情面。这种霸凌行为损害了盟友的经济利益,打击了盟国领导人的威信,甚至开始动摇个别执政者的地位。


美国用高关税对付盟友们,丝毫不留情面。(AP)


   特朗普和美国官员曾提出,实现停火后的加沙要交给美国来打造成一个蓬勃兴旺的旅游区,而且还在没有咨询巴勒斯坦人的情况下,制定了一幅“路线图”,计划将原来居住在加沙地带的几百万巴勒斯坦人赶往临近国家,以便美国企业在加沙地区完成全方位的地产开发。


   靠经营房地产起家的特朗普,想借内塔尼亚胡之手把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方便美国攫取更多利益。内塔尼亚胡则强调,扫清哈马斯之后,以色列将负责管控加沙。这意味着一方面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没有出路,只能任人宰割;另一方面,一旦达成停火协议,在涉及战后重建的具体安排上,美国和以色列很可能因经济利益而发生分歧。


   如果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国际社会确认加沙停火后由巴勒斯坦国主导重建,各国予以配合,则有可能避免美国或以色列将加沙地带打造成自家的超大型海滨度假村。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愿公开捅破这层纸。


特朗普及内塔尼亚胡皆希望得到重建加沙的主导权。(AFP)


   特朗普用关税搞坏了盟友的经济,让人看清了美国见利忘义的本质,令盟国在外交领域不再买美国的帐,这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会带来新的冲击。今年适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将到纽约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不仅仅派外长作为国家的代表。而美国利用东道主的特权,拒绝向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发签证,显然是怕他在联合国舞台上公开谴责以色列和美国,可见美国有点心虚。其实原因很简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乃尽人皆知的真理。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威少看世界
其它威少看世界文章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