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美国联邦政府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简称ICE)上周派遣大批执法人员,到佐治亚州萨凡纳市近郊,展开一项大规模的反非法移民行动,在一个尚未完工投产的汽车厂逮捕了475名非法劳工,其中300多人是韩国人。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执法人员给这些人戴上手铐脚镣,并在其腰间系上锁链,用警方抓捕犯罪分子的专车将他们送往关押非法移民的拘留中心。戴上全套手铐脚镣,是美国警方对暴力犯罪分子常用的逮捕方式,目的是防止嫌犯伺机逃跑或袭击警员。但这批毫无反抗、束手就擒的人并非暴力犯罪嫌犯,而是韩国先进制造业的工程师或专业管理人士,这样对待他们实属过分,无异于人格羞辱。
相关视频在太平洋另一侧的韩国引发巨大的民愤,被捕者的家人知道,他们的亲人是合法去美国出差的韩国技术精英,被公司派到美国参与建设新企业。他们被逮捕的地点,是韩国现代汽车的电动车(EV)工厂和韩国LG新能源集团的电池厂。这个汽车厂与电池厂的组合是佐治亚州历来最大的经济开发项目,总金额达126亿美元,可创造8100个新职位。
美国联邦政府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的人员,到佐治亚州的韩资汽车厂与电池厂逮捕逾300名韩国非法劳工。(AFP)
几天来,这事件不仅在韩国激起民愤,而且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也不寒而栗,从而难免打击一些跨国企业赴美投资的信心。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多次明确表示,如果外国不在美国大举投资,就要准备承受美方施加的高关税。韩国企业向美国作出大量投资,得到的却是自己的技术人员被视作暴力分子,受到难以想象的羞辱和虐待,以后谁还再冒这样的风险去美国投资?
尽管美国媒体对这次事件有大量报道,但在美国社会上并未出现明显的民意反弹。既没有民权组织替韩国工程师抱打不平,也没见到国会议员召开记者会,谴责政府部门过度执法,侵犯韩国工程师的民权。这与墨西哥非法移民在加州被逮捕时当地出现的大规模抗议示威,形成鲜明对比。
韩国工程师不属典型非法移民
在佐治亚州被逮捕的韩国人,并非电视上常见的非法入境者,不是从美墨边境徒步进入美国的拖家带口、疲惫不堪的经济难民。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被委以重任、派到美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骨干,持合法签证乘飞机抵达美国,在新工厂负责调试设备,目的是力争尽早投产。他们不是美国人概念中最典型的那种饥寒交迫的中南美洲非法移民,在当地也没有大量亲友,而且他们的经济收入非常稳定,生活上也得到公司的合理照顾。这一切都与没有技术专长、凭体力挣钱的墨西哥劳工形成对比。当地有些本土工人声称,新车厂和电池厂没有录用他们,反而用外国人,这使得关注民权的非政府组织也不愿介入这事件,免被当地工人批评。
根据媒体的报道和网上的资料,韩国两大集团在佐治亚州设厂,与美国上届政府推动清洁能源的政策有关,投资于电动车和新能源领域的外国企业可以得到很多政策上的优惠,这对企业的盈利前景有直接帮助。但建设新工厂需要很多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在投产前的试运行期间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设备调试,同时将有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培训到位,令他们能应付日常出现的小问题,只有达到这一步,才有可能保持产品有稳定的高及格率。美国在电动车和新能源领域相对落后,既没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工人,因此韩国两大企业只能派人去做设备调试。按当下的惯常做法,两家企业请外包公司提供技术人员,所以这次被逮捕的韩国人中,现代集团和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的员工很少,多数为外包公司雇佣的技术人员。
韩国两大集团在佐治亚州设厂,需要聘外包技术人员调试设备。(AP)
其实,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根据媒体的报道,世界最强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投资兴建了先进的芯片工厂,但在当地招不到熟练的技术工人和中层管理人员,即使勉强招到,还有人不愿意上夜班,而该公司的生产设备要求每天24小时运作,导致台积电只好在台湾招聘或派公司内的员工去美国短期工作。
只强调“非法”,不提签证限制
以往的类似情况没有引发官方的严格执法,这次却出现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跨部门协调,大举出动,可能与某些政治因素有关,例如美韩双边关系、特朗普要再次显示他的政府愿意对打击非法移民出重手,也可能与美国要进一步收紧签证限制有关,目的是满足特朗普支持者的要求。官方强调的重点是这些人属于“非法”工作,这也是美国媒体报道时的基本口径。
接触到此类信息的人,可能会把被捕的韩国人与美墨边境的非法入境者等同起来。但实际上,这两类人是很不一样的,造成韩国技术人员变成“非法打工者”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不给这些人发放在美合法工作的签证。因为特朗普政府严格限制外国工人或技术人员到美国工作,这些拿不到工作签证的韩国人只能“钻空子”,到美国去指导设备调试。有熟悉这方面情况的人士表示,用商务旅行的B1签证可以在美国开会、与同行交流,但不可以在美国工作。估计这些韩国人就是这样被公司派到美国,在新工厂指导调试,发现问题后找出根源,将问题解决,两、三个月后离开美国,另一批人前来接替。理论上,他们没有动手做任何工作,只是提供了有用的建议,但如果美国政府部门将其视为工作,则可指控他们违反逗留条件,属于非法行为。
反移民情绪始终是主流民意
由于反移民情绪一直是美国的主流民意,所以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反移民措施都能获得民意支持。持相反立场的人已多次在法院提出起诉,但法院的判决并没有禁止特朗普政府这类行为。大多数美国人并不太了解外国人持何种签证来美国、来了以后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哪些活动属于非法等等,因为美国的签证有很多种,对每一种都有不同的规定,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所以,媒体报道的焦点往往就是执法场面,缺乏详细全面的报道。
特朗普靠反移民口号在总统大选中收获大量选票。(AFP)
多年来,特朗普等很多靠反移民口号起家的民粹主义政客,不厌其烦地强调移民抢走了美国劳工阶层的就业机会,令这一概念深入人心。然而,移民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体,不仅有在美国从事体力劳动的经济难民,也有在硅谷开办先进企业的创业者,后者及其同事往往都是在美国留学的外国青年。在美国高科技企业中,大量外国留学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他们并不与美国最底层的劳工抢饭碗,因为他们是美国的技术精英。
现在,特朗普既要用高关税强迫外国到美国投资设厂,试图复兴美国的制造业,同时又要限制外国人来美国工作,不断收紧工作签证的发放数量,这必然会引发矛盾。兼顾各方是很难做到的,因为美国不是德国、不是日本、不是韩国,更不是中国,美国没有足够的熟练技术工人,缺少从事先进制造业的人才储备,不输入高端外劳就会拖慢高端制造业复苏。原本设想是在多个选项中挑出一个最佳方案,而现实却是只能二选一。
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包括留学签证和留学生的工作签证。由于担心中国的崛起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所以特朗普政府在对中国学生发放签证时煞费苦心,在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多方刁难。但如果没有中国留学生,必然会令美国的一些私立大学出现经费短缺;如果不给留学生发放工作签证,则会影响美国创新企业的发展,因为这些留学生是有能力、有毅力、能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人才。一味迎合美国的反移民情绪,只会拖慢美国的发展,特朗普对此非常清楚,所以他上月底公开讲,要接受中国留学生,并且出人意料地提出,在未来两年接受60万中国留学生。
如何善后,考验美韩官员智慧
这事件显示,虽然美韩关系非常特殊,美军驻扎在韩国已经70余年,而且韩国对于在美国投资建厂比较积极,但如果这事件最终的解决办法让韩国人感到受屈辱、受打击,则可能会影响韩国大企业对美国下一步的投资,也会影响李在明政府的民意支持度。所以,李在明已经强调,必须考虑国民情绪,韩国官方还宣布,政府将安排包机,接被逮捕的韩国人回国。韩国外长赵显本周将前往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展开会谈,强调会谈的前提是允许这些返回韩国的人日后重新赴美。这意味着韩方将要求这些人不被美国列为“被递解出境的非法移民”,因为有那样的案底,就难以再次获得美国签证。
有韩国民众到首尔的美国大使馆外抗议。(AP)
虽然美国国土安全部称,这次行动是该部在单一地点实施的最大规模反非法移民行动,但为了不影响韩国日后的对美投资,白宫可能会让事件得到“圆满解决”。韩国总统李在明两周前刚刚访问了美国,韩国政府已经同意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韩国企业则答应投入1500亿美元,加在一起有5000亿美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未来,那些乘坐包机回国的韩国技术专家,在克服了心理阴影之后,也有可能重返萨凡纳,以便让现代的电动车早日下线,从而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若换个角度看,这也可以说是打工人的命。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