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美女中医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睡足8小时仍疲倦?中医剖析失眠5大证型+针灸调神安眠
谭莉英
作者:谭莉英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9-10 14:58:36

作者介绍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博士、香港大学中医学硕士、香港大学中医全科学士、电台节目莉英谈《深》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

   难得享尽今年欧洲的好风光,每日阳光普照,天气和暖,日照20小时,衬托着欧洲别具色彩和富有历史的建筑物,简直人间美景。近日气象预测将会连日下雨,是时候往东南亚走走,吸收阳光气息,日月精华。


   Bobo知道我将会又出门,便问到:“你经常游走世界各地,不会疲累吗?会有时差吗?对,就是睡眠的问题。因为气候和环境的转变,好多时在酒店,或许是床褥不习惯,又或许是有什么不适应,总是让人睡不好,实在影响旅游心情。我更差,就算平时都一样睡眠质素欠佳。以你这个30年经验的老中医来说,如何看现代人的睡眠问题呢?”


   我笑到合不拢嘴,答:“好的,我将以一位拥有30年临床经验的中医师视角,为你深入剖析现代都市人的睡眠问题。


   在过去三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我见证了都市生活节奏的巨变,而‘睡眠质素差’与‘失眠’已从个别症状,演化为一个时代的通病。这并非单纯的‘睡不着’,而是身体内部阴阳气血失衡,与外部环境激烈碰撞后的综合表现。中医称之为‘不寐’,其病机核心在于阴阳失交、神不守舍。”


   Bobo续问:“怎样为之睡眠质素差?”


   我答:“优质睡眠,并非仅指(睡足8小时)。请对照以下几点,若经常符合,则属睡眠质素不佳:


   1.入睡难:上床后脑海如跑马灯,思绪纷飞,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如同开关失灵,无法关机。


   2.续航差:夜间容易醒来,特别是做梦繁多且清晰,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或一点轻微声响便惊醒。睡眠浅薄,如同始终停留在浅层待机状态,无法进入深度修复模式。


   3.醒来累:虽然睡了一夜,但早晨醒来感觉浑身疲惫、头脑昏沉、酸痛乏力,仿佛没有睡过一样。这是最具欺骗性的一种,看似睡了,实则身体并未得到有效修复。


   4.时间乱:睡眠时间严重推迟,不到凌晨两三点毫无睡意,或天未亮便早早醒来,无法再次入睡。”


   Bobo大叫:“我全中,是什么原因导致呢?”


   我答:“现代都市人的失眠,极少是单一原因所致,多是复合型问题。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四大常见证型:


   1.肝郁化火型(最多见):这是压力时代的产物。长期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情绪郁闷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郁久而化火,火性炎上,扰动心神。这类患者多见于中年精英与白领,特点是入睡极难、烦躁易怒、口苦、头胀、舌红苔黄。他们的脉象往往绷紧如琴弦(弦脉)。


   2.心脾两虚型:思虑过度,劳心伤神。长期的脑力透支、饮食不规律(饥饱无度、节食减肥)耗伤了气血的生化之源——脾胃。气血不足,则无以养心,心神失养则夜不能寐。这类患者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学生,特点是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萎黄、食少乏力、舌淡苔白。


   3.阴虚火旺型:都市生活如同一个巨大的‘耗电器’。长期熬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房事不节、嗜食辛辣烧烤,都在透支我们身体的阴液(可理解为身体的冷却液和润滑油)。阴液不足,则无法制约阳气,导致‘虚火’上扰心神。这类患者特点是心烦失眠、手足心发热、夜间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


   4.胃气不和型(常被忽略):‘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过饱、过晚,或夜宵习惯,迫使本该休息的脾胃在夜间继续加班工作。浊气扰动中焦,气机不降反升,自然影响心神安宁。特点是睡眠不安、脘腹胀满、嗳气泛酸、舌苔厚腻。”


   Bobo紧张地问:“我知你针灸是强项,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分享?解决我们失眠之苦。”


   我答:“针灸之道。


   针灸是调神安眠的利器,其优势在于双向调节、整体治疗,能直接调整气血,平衡阴阳,而无药物依赖之虞。我的临床取穴思路如下:


基础处方(核心安神组穴)

百会:位于头顶,为诸阳之会,针之可清头目、宁神志,调节大脑功能。

神门:心经原穴,是安神定志的第一要穴,直达心神,安心宁志。

三阴交:脾、肝、肾三经交会穴,一穴通三经,能同时调补气血、滋阴潜阳、健脾舒肝,是治疗失眠的枢纽大穴。

安眠穴:经外奇穴,位于耳后,是治疗失眠的特效经验穴。


辨证加减(体现中医个体化精髓)

肝郁化火:加太冲(肝经原穴,泻肝火)、行间(肝经荥穴,清热泻火)。

心脾两虚:加内关(心包经络穴,宽胸理气)、足三里(胃经合穴,强健脾胃以生化气血)。

阴虚火旺:加太谿(肾经原穴,滋补肾阴)、涌泉(引火下行)。

胃气不和:加中脘(胃之募穴)、足三里(通降胃气)。


   治疗通常以10次为一疗程,初期可密集治疗,后期巩固,按个别症状佐以艾灸。针刺手法讲究“得气”,患者会有酸、麻、胀的感觉,这正是气至病所的表现。”


   Bobo说,“虽然我不懂中医学问,就是听你说都能令我安心,起码知道一定有得医。平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呢?能否分享一些比较独特的心得。”


   我笑答:“当然可以啦,独特的日常注意事项,超越(喝牛奶)的层面。


   1.‘收神’比‘睡觉’更重要:睡前1小时,必须远离所有荧幕(手机、计算机、电视)。蓝光耗伤肝血,纷杂信息扰动心神。建议改为静坐、听缓和的音乐、用温热水泡脚(可加少许盐或姜片)。泡脚能引火下行,帮助气血下沉,为睡眠做好准备。


   2.‘放下’与‘装傻’的智慧:睡前切勿思考复杂问题或规划未来。有烦恼可写在纸上,告诉自己‘明天再处理’。学会‘装傻’,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选择性忽略,是保护心神的重要法门。


   3.调整呼吸——腹式呼吸法:仰卧,将手放在腹部。用鼻子深深吸气,感受腹部隆起,胸腔保持不动;用嘴巴缓缓呼气,感受腹部内收。重复5-10分钟。此举能按摩内脏,启动副交感神经,让身体切换到放松模式。


   4.枕中放物:可自制一个小香囊,内装合欢皮、薰衣草、酸枣仁等安神之品,置于枕边,藉由其自然散发的气味,帮助宁心安神。


   5.饮食忌宜:下午之后忌饮咖啡、浓茶。晚餐七分饱,食材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对于心烦失眠者,晚饭后可少量食用莲子百合粥;对于消化不良者,可适量饮用山楂陈皮水,若果不了解自己体质的进食宜忌,建议咨询注册中医。


   总而言之,改善睡眠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持久战。它需要我们从快节奏的生活中刹车,重新审视并照顾自己的身心。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惟有让内心回归平静,让身体回归节律,方能拥有一夜安稳的深眠。”


   Bobo定眼望着我:“难怪你这名中医可以经常游走世界各地,都完全没有时差和睡眠问题的烦恼。”

分享:
返回美女中医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