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博士、香港大学中医学硕士、香港大学中医全科学士、电台节目莉英谈《深》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
本港去年自杀率创新高,或许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正受着精神病困扰,Bonnie便是其中一人。
Bonnie问:“这些年来生活压力确实很大,同时看不到前景,每日只为生存,完全没有生活,有时无故大哭,有时情绪低落,莫说是生命意义,有时连活下去的动力也缺乏,自己都怀疑自己是否患上精神病。知你治疗精神病人经验丰富,从你中医的角度如何看待精神病症?”
我答:“中医理论中,并无‘精神病’一词,但相关症状多归属于‘情志病’范畴。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心、肝、脾三脏。《黄帝内经》记载:“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当这些脏腑功能失调,便会出现各种精神情绪问题。
香港生活节奏急促,工作压力大,居住环境挤迫,加上经济前景不明朗,这些因素长期累积,容易导致人体‘气机紊乱’,阴阳失衡,从而引发情绪问题。”
Bonnie续问:“有些人会急躁发脾气,有些人动不动就当街吵架,甚至打架,但我自己就变得无故易哭,好像大家都是情绪问题,但表现又很不一样?”
我答:“中医将情志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肝气郁结型: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这类患者多因长期压力大,情志不舒所致。
2. 心脾两虚型:症状包括失眠多梦、心悸健忘、食欲不振。多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
3. 痰火扰心型:表现为急躁易怒、言语错乱、失眠头痛。这类患者多因长期情绪压抑,郁而化火所致。
4. 肝肾阴虚型:症状包括焦虑不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多因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耗伤阴精所致。”
Bonnie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去处理?”
我答:“针灸作为中医重要治疗方法,对情志病有显著疗效。常用穴位包括:
•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有安神定志、醒脑开窍之功。
• 神门穴:位于手腕,能宁心安神、清心调气。
• 太冲穴:位于足背,可疏肝解郁、平肝熄风。
•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能健脾益血、调补肝肾。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情绪问题。临床实践中,我见证了许多患者通过针灸治疗,情绪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中药调理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需根据不同证型和按个别体质而配伍。”
Bonnie问:“情绪病,不及时处理有什么后果?”
我答:“若情志病得不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1. 身体机能损害:长期情志不舒会进一步损伤五脏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2. 症状加重:初期可能只是失眠焦虑,后期可能发展为严重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
3. 社会功能丧失:影响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甚至导致自我封闭。
4. 极端行为:严重情况下可能产生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Bonnie续问:“除了治疗外,日常生活有没有什么要注意?”
我答:“调适建议:
1.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最好在晚上11点前入睡,符合中医‘子时一阳生’的养生理论。
2. 饮食调理:适当食用百合、莲子、红枣等安神食物,避免过多辛辣刺激之品。(建议先咨询注册中医,再按个体差异配伍食疗。)
3. 运动养生:练习太极、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有助气血流通,舒缓压力。
4. 情志调摄:培养兴趣和爱好,保持社交活动,避免长期独处。
5. 呼吸调息:每天练习深呼吸,有助于平复情绪,调和气机。
香港自杀率升高是社会问题,也是健康问题。中医强调‘治未病’,预防胜于治疗。我们应当正视精神健康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针灸和中药治疗,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经历情绪困扰,请不要独自承受。中医治疗可以提供一条缓解之路,帮助重拾身心平衡。记住,寻求帮助是坚强的表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视。
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里,照顾好自己的心灵与照顾身体同样重要——阴阳调和,方能生生不息。”
Bonnie点头:“长知识!我要马上针灸治疗。”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