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曾任职传媒行业,不学无术,笔耕半生才悟出“识人好过识字”的大道理。患有轻度社交障碍,依靠与异性沟通来缓和不安情绪;习惯在单身主义与渴求归宿的两极中矛盾穿梭。
上星期城中热话之一,是有位三十开外的单身女士,相约一名网上认识的26岁男律师于酒店用膳时,被对方以如厕为由逃逸,遗下女事主独自支付8万多元的帐单。
事件闹大了,男方其后被拘捕,女事主始知对方的年龄和职业全属虚构。
那边厢,又有骗徒假扮歌手冯允谦去结识一名女子,并迅速发展起网恋来,随后骗徒向女方推介了声称短期内会有4成回报的“Jay Fung个人投资基金”,哄骗对方一起储钱买楼,结果顺利骗取了150万元。
每次闹出这些事情,必然会看到很多指责受害人的“仇女”言论,例如说她们愚昧无知、不自量力、贴男人、吊金龟、女权自助餐、奉旨要男人请吃饭等等。无论事件是早有预谋以“借尿遁”玩弄对方一番,抑或被如幻似真的恋人骗去大笔金钱,她们背后其实都只是为爱而已,需要说成是活该被羞辱的吗……
仇女心态是怎样形成的?
有些男性在追求港女时曾经遇上阻滞,例如发现对方只把自己视作“备胎”之一,花了大笔金钱去买礼物请吃饭,但最终只收到“好人卡”作回礼。他们开始思巧谈恋爱的性价比,为什么要花钱去讨好一个人?就算如愿交往,然后呢?求婚时要大洒金钱去买钻戒,跪求对方答应并允许你供养她下半生,把积蓄全到奉献在婚礼和住屋上,往后整个人生都要为双方家人和一同建立的家庭卖命,这笔“交易”看来不太划算。
在他们眼中,所有追不到的女人都是贪慕虚荣的;他们喜欢用等级去评价女性,却从没审视过自己有否不足之处。所以嘛,最简单直接的做法就是贬低女人,好去平衡多年来“久攻不下”的心理。
以为他们只是存心攻击弱者?事实并非如此,就算强如Taylor Swift,当她宣布订婚,还是会被酸民冷嘲热讽一番,当中不乏“三十中赶着找人买单”、“还不生仔再过两年生不出”、“三十几年怎么又是离婚”、“那么有钱怎么会玩结婚同人分身家”等等负面言论……
看来人性的扭曲,已到达了一个“开口祝福别人,感觉自己会折损”的地步。
可笑的是,女士们自己的内心,其实也潜藏着仇女基因。比自己漂亮的,她们固然不喜欢;长相比自己平凡的,她们同样瞧不起;长相比自己平凡但男友是高富帅,她们会恨得咬牙切齿。
同为女人,有时我会先提醒自己,外在美不足,内在美就要守好。就算天生貌美,缺了品德,还是会被人看出内里的腐坏。活好自己的人生很重要,当我们走上了专属的生活轨道,便能阻隔外界的杂音;任别人胡说什么,都只在显露他们脑袋未被开发的野蛮,一律当成笑话就可以了。
被愚弄、被欺骗,并非他们发动攻击的主因,你只是刚好架起了宣泄渠道,让他们能够尽情发泄对女性的恨意。事实上,我们亦不无责任,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与骗子沟通的过程中,大抵曾经有过不少疑点和破绽,只是恋爱脑盖过理智分析,无法戳破那些糖衣陷阱,才让自己最终人财两失。
当局者迷,但凡有点丁思路不通,也要请朋友和家人替你小心拆解。请紧记!选择相信荒谬,荒谬的就是我们了。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