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博客政政经经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吹响集结号(二)
石镜泉
作者:石镜泉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9-02 12:47:41

作者介绍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明天是9.3大阅兵,笔者于昨日(1日)已吹响了股市的集结号,恒指亦十分给力,升539点。但股友开心集结后,亦要考虑股市不会日日升的,昨日期指低水91点。

  中港股市虽然会朝新高推进,但升途是有波折的,祝大家好运!

  股市要好,除了旧公司肯多派息外,亦要不断有新的、有盈利能力的公司上市,这就是新质生产力。

  不少人会问什么叫新质生产力,笔者于2024年3月20日文有下论:

  新质生产力,是要靠新技术、新科技,怎可促进这个发展?在安徽,有100多家院校、机构共同启动了一项改革,让科研团队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这是产研合力,以提升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讲了以上,就来个硬的官样文章,看图三及图四。




  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由官媒新华社主办的时政刊物《半月谈》给出了以下答案。

  新质生产力的“新”在4个方面:

  1. 新劳动者,如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新型人才;

  2. 新劳动对象,如数据要素;

  3. 新劳动工具,如生成式人工智能;

  4. 新型基础设施,如大数据中心等。

  而新质生产力的“质”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质态,把数据作为驱动经济运行的新质生产要素,从而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质态;二是质效、生产工艺、品质大幅提升,要以新技术新产品驱动新的社会需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亦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由此可见,新能源、新材料等同样是重点发展的领域。

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实际出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高质量生产力。可是,官方也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等于放弃传统产业,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C919国产大飞机、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支持卫星通话的华为大众智能手机、蛟龙潜水器探秘深海……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落实应用的例子。

  对于普通人来说,科技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新质生产力如何发挥作用?

  其实,无论是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智能家居、新能源车、远程办公等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应用,还是智能驾驶、空中的士、5G远程机械人手术这些新兴领域,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由此可见,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新质生产力,不仅能为各行各业带来重大变革的前沿技术,同时也应用在大众身边。

  新质生产力,可以是简言之是将目前的生产模式、用料,翻新一遍。一如以前煲饭用砂煲,今时煲饭用电饭煲,三、五年后你认为电饭煲是怎样的呢?我的要求是:

  上班前在煲饭器内分别放上米和水;

  *自动洗米;
 
  *自动落米水;
 
  *定时煮饭;
 
  *要有遥控,因为我可能临时有饭局,不回家吃饭。

  新质生产力,在股票上怎表现出来?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一旦上市,有无钱途?

  有国家队在防范“外资来犯”,有监管机构来监控股市中的牛鬼蛇神,有旧经济公司肯多派红利,有新晋公司的盈利快速增长能力来撑市,还要有肯入市的股民,今时股民有多欢喜入市?

  中国在经济上,已走完了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关,现在要打造的,是金融业,只要这瓣也打造好,才可以是打造了经济上的铁三角:

  1. 农业;
 
  2. 制造业;
 
  3. 金融业;

  2024年“924”的宣示,是中央力图打造中国健康金融业的起步。之后陆续有不少金融业上的夯实(指基础工作要扎实)、新猷。只不过不少投资者是短视,故仍处于黎明前仍黑暗的悲啾。黎明何在?

  2024年恒生指数在1月份最低见14794点,之后有国家出手改革国企绩效指标,奠定全年转势向上;加上之后“新国九条”以及“924”,恒生指数最高升至23241点,高低位升幅足足57.1%(图五)!就算以上星期收市20066点计(2025年1月24日),都有35.6%升幅。反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虽屡屡创新高,高低位升幅也只升了21.4%,不足恒生指数同年的一半。



  2025年1月23日,中央6个部委: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所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不少悲观投资者仍会以“唉!又方案?不见我的股票回本?”30000点时的贵价货,是没有6个部委的宣示,但自2024年“924”的宣示以来,恒生指数已经自18000点,升至今时(2025年1月23日)的20000点,更不用说在之前更早的“国九条”、“新国九条”时以来的升幅。

  简言之,恒指在30000点时国家没说要帮A股,但在14000点时国家说要帮A股,看不到这两个时间点上国家的取态,神仙难救。

  至于这个实施方案会实施什么东东,笔者要抄下来,本栏不够位,大家可翻看当时本报的新闻版报道,投资者所关心的是:亦将有以利吾荷包乎?

中央致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笔者不才,不敢妄议,下抄专家之言。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指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将为A股市场带来可观的资金净流入。

  保险资金方面,存量资金权益比例提升,加之“实施方案”带来的额外新增资金,预计2025年资金净流入规模总计可达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具体来看,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今年上半年落实,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时,考核周期也将延长。

  在债券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存量保险资金对股票的配置比例有望稳步提升。据估算,2022年至2024年保险资金净流入分别约为7800亿元、3100亿元和7400亿元。

  孟磊认为,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方面,静态估算下,2025年净流入规模分别为5900亿元和1200亿元。

  方案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3年每年至少增长10%,2025年至2027年公募基金将至少增持A股5900亿元、6500亿元、7100亿元。

  尽管市场股价波动可能影响实际增持规模,但公募基金可以通过新发权益类产品或者调整存量混合型基金的资产配置比例来实现目标。

  对于社保基金,假设其资产总额以过去10年9%的年度化复合增速进一步增长,且股票配置比例维持在40%,则其有望在2025年为A股市场带来120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

  瑞银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曹海峰认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将为券商机构和ETF业务打开发展空间。预计2025年ETF将继续成为公募基金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尽管2024年末中国公募基金之中,ETF基金占比已增长4个百分点至12%,但相比美国29%仍较低。

  此外,方案还提出,提升机构服务能力,支援并购重组,引导行业提升对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等,这将有助于改善证券行业格局,推动中国机构化的进程。

  有谓“家有二千,每日二钱,全无生计,用得几年”,但今时A股是险资、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每日都买二钱,有了这生(新水)计,A股是否可以冉冉上升好多年。

  近日新闻又如何?

  (1)存款搬家:

  中信证券分析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7月份住户存款按年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按年多增1.39万亿元。数据反映出居民存款向金融产品转移的趋势,居民存款“搬家”或已开始。此外,M2及M1按年增速“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高,存款沉淀现象减弱。

  居民配置偏好转变的驱动因素:

  一方面,自2022年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以来,商业银行从不同管道引导银行负债端成本有序降低。存款提供的收益压缩,导致对储户的吸引力也随之减弱;另一方面,稳股市定调和一系列托底政策为股票提供了稳定的回报支撑。这可能导致原本偏好安全资产的存款资金,将更容易被高性价比的权益资产吸引。

  “搬家”的资金流向何处?

  i. 保险:保费增长,险资入市趋势渐显。保险端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推动居民储蓄向保险产品转移。近年来险资减少了存款的持有规模,增大了对于权益的配置力度,此外,险资投资债券的比重也保持上升趋势。

  ii. 理财:规模持续增长,“固收+”逐渐受青睐。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引发的存款再配置,以及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降幅,抬升了理财产品的相对吸引力。预计三季度随着权益市场企稳回暖、债市利率持续下行,市场对固收+策略的认可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iii. 股市:个人投资者加速开户。随着股市行情回暖,个人投资者加速入场,与去年的“924行情”不同的是,本轮行情单周净增幅平稳上升,资金入场更为有序。

  未来“存款搬家”的潜在规模与影响。

  从超额储蓄的视角来看,我们测算2018年以后的超额储蓄累计超过30万亿元,而2022年以后形成的5万亿元超额储蓄,在短时间内更可能成为用于消费、投资的潜在资金。从存款到期再配置的视角来看,我们测算2025年可能有90万亿元以上的存款到期,假设其中5%至10%的资金寻求更高的收益,则流出规模可能在4.5万亿至9万亿元。“搬家”的存款不太可能集中进入权益市场,或倾向于以“固收+”类型的资管产品进行过渡承接,也能实现资金的“间接入市”。

外资回流增持被动性基金

  (2)外资对中国资产关注度升温

  据华泰睿思从总量层面看,今年外资确有回流,主要以增持被动性基金的形式流入,主动基金行为体现为低配补仓。截至8月20日,EPFR(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口径下外资流入港股约52.2亿美元,相比2024年全年流出已经逆转,近期有两点变化值得关注:1. 主动外资连续四个季度按季流出缩窄,7月30日单周曾出现去年924以来首次单周净流入;2. 被动型外资7月1日至今已流入近70亿美元,其中专注于中国和全球新兴市场的被动外资是主要贡献。在解读时要注意的是,1. EFPR口径下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资金流入都主要来自申购规模,并不代表基金“主动”调仓。2. 主动资金长期呈流出态势,且长周期视角下被动资金流入速度高于市场涨幅,可能反映为基金投资者的被动化倾向。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全球主要外资管理机构的季度持仓报告(13F)来观察“主动”调仓行为,发现外资对中国资产低配程度整体上有所改善。今年第二季海外头部基金共持有中资股2,958亿美元(按季提升54.5亿美元),占其全部持股规模的1.33%(按季降低0.11百分点)。海外头部资管机构依然相比MSCI权重低配中国资产,但低配按季改善0.23百分点至1.74%(第一季低配比例为1.97%),接近去年第四季。基金持仓数据只能截至第二季,结合上文7月以来EPFR数据变化可以推测,外资在三季度可能进一步流入。

  主动外资对港股偏好如何?

  静态来看,以MSCI中国为基准的超低配视角下,外资超配运输(4.1%,仓位占比,下同)、公用事业(3.8%)、保险(3.5%),低配软件与服务(-4.4%)、汽车与汽车零部件(-3.5%)等。

  动态看,一级行业中二季度外资相对基准增持依然被低配的可选消费(+2.5百分点),续超配房地产(+0.3百分点),减仓超配的工业(-1.8百分点)和仍处低配的资讯科技(-0.8百分点)。二级行业下外资增持消费者服务(+1.4百分点)、零售(+0.9百分点)、汽车与汽车零部件(+0.4百分点),减仓运输(-1.6百分点)、银行(-0.8百分点)、技术硬件与设备(-0.6百分点)。

  个股层面,相较于今年首季,友邦保险(01299)、建设银行(00939)、网易(09999)、中国人寿(02628)、快手(01024)等持仓排名提升较为明显。相比基准,阿里巴巴(09988)、比亚迪(01211)、京东(09618)、中国人寿、腾讯(00700)等被增配,拼多多(美:PDD)、美团(03690)、小米(01810)、中国银行(03988)等被减配。

  上述数据截至今年第二季,7月1日至今国际中介持股数据显示,港股特色板块中外资增持新消费及创新药,持股占比分别提升4.6和1.2百分点。行业方面,外资增持汽车、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减持消费者服务、煤炭、国防军工。

A股市场情绪回暖中期向好

  多重因素共振下外资对香港资产配置或有提升空间:

  往后看,外资依然有继续增配中国市场空间:1. 海外流动性易松难紧,不仅因为货币政策,还有金融监管、发债久期调整等,美元流动性可能趋势偏松;2. 国内基本面预期改善,人民币汇率仍有升值空间。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外资在港股市场重要性已经有所下降,南向资金在互联互通标的中成交占比已经超过40%,其未来流入的持续性同样甚至更加值得关注。

  国金证券报道外资机构加速入场布局A股。高盛PrimeBrokerage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底以来的最快速度买入中国股票。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1日,外资机构持有A股市值约2.5万亿元,相比2024年末的2.31万亿元增长8%,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2.72%。此外,截至8月21日,A股市场已有920家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报,其中有261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里出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身影,合计持股市值约301.4亿元。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的最新研报观点认为,A股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中期展望向好。

  股市是:鱼缸无水鱼难养,今时多个水龙头注入A股,升是无疑问,能升多少,要看A股的旧公司有多反内卷(即提升回其盈利能力),新公司有多少上市,有多少专利。

  A股要升至6000点(上证指数)问题不大,但要升至14000点,就要看有多少家A股公司,能打入世界市场,不光赚14亿人的钱,也要能赚全世界的钱。可口可乐(美:KO)如只赚美国3亿人的钱,则巴菲特应早已弃之,关键是可口可乐能赚全球人的钱,如他日农夫山泉(09633)、娃哈哈,能卖遍世界,你说会对A股指数有多大贡献?如A股有百只企业能卖遍一半地球,A股14000点怎会是梦?

  一如习主席话,中国今时是面对百年大局,中国股市何独不然?在政治上,真理是在大炮射程内,9.3阅兵有启示,同样A股14000点,是在银弹射程内,万四尚未成功,股民仍须努力。



  投资涉风险,每位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政政经经
其它政政经经文章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