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特朗普二次上台之后,全面挑起关税战,搞得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一些战略盟友坐卧不安。她们全都屡次派高官赴华盛顿谈判,但依旧无法避开美国的关税。与此同时,被特朗普用关税打压的还有一大批美国企业。很多中小企业依靠进口货来维持生产,零售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因为美国人用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外国制造的,学生用的文具和各种运动服装都是进口货,因为美国早已不生产这些物品。现在大企业也很头痛,因为在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之外,特朗普还对不同种类的产品单独设置关税,比如铜质产品的税率是50%,钢铁产品也是50%(仅英国产品得到豁免),铝制品同样是50%(英国产品为25%),而需求量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为25%(英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基本上豁免)。
这种给不同国家的不同种类产品设定不同关税标准的做法,令大企业的掌门人和采购部门无所适从。要尽量降低成本,就要随时核查某一种产品从不同国家进口到美国的关税变化,这令美国企业不得不额外付出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难以做长远规划,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更令人诟病的是特朗普的政策缺乏统一标准,当大企业的掌门人与白宫官员商讨折中方案时,特朗普会亲自介入,亲自拍板,这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如果大企业的领导人能让特朗普高兴,便有机会得到他的“宽大处理”。
特朗普打关税战,一大批美国企业亦受累。(AP)
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是三家“明星企业”,即制造手机和计算机的苹果公司、生产先进芯片的英伟达和英特尔。这三家企业受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威胁,因为产品不同,所以各自的诉求也不相同,但都被特朗普抓住痛点。他们在白宫与政府官员和特朗普本人进行面对面沟通,最终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豁免,但其实是被特朗普利用政府的权力敲诈一番,最终以不同的形式帮助特朗普塑造强势总统的形象,为他个人服务。
苹果花钱买暂时平安
特朗普在竞选时许诺选民,他上台后会把制造业拉回美国,让美国重新成为制造业大国。他提出对芯片和半导体产品进口加征100%的关税,这对苹果的营收构成威胁。美国市场上的苹果产品,尤其是最畅销的手机和手表,全部都是在国外生产的,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组装。上一届拜登政府时期,苹果开始将部分组装厂迁往印度,但大部分生产设施仍然留在中国,因为中国工人的技术水平比印度高一大截,中国产品的优良率远超印度,所以苹果还是无法从中国撤出。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位于河南郑州的富士康代工厂正在紧锣密鼓招工,以满足量产苹果新款手机iPhone 17的需要。
显而易见,特朗普追求的目标难以实现,苹果不可能把生产基地全搬回美国,不仅因为美国的人工成本太高,而且因为美国缺少大量成熟的技术工人和有经验的质管检测人员。其他跨国企业的实践也证明,美国要重新启动制造业,存在劳动力方面的瓶颈。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投入巨资兴建的芯片工厂,也是因为缺少合格的技术工人而无法实现目标。
于是,苹果的CEO库克(Tim Cook)与政府官员谈判时,只能用加大在美国投资来换取特朗普的“恩赐”,令苹果产品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免付高额关税。本月初,库克亲自拜访白宫,与特朗普和财长贝森特以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人面对面商量可行方案,最终决定增加在美国的投资。据媒体报道,苹果将在未来4年投资6000亿美元,争取尽快在美国生产苹果产品;另外还有一个投资计划涉及多家美国企业,包括用25亿美元扶持著名玻璃制品生产商康宁公司(Corning)在肯塔基州生产苹果手机面板和苹果手表显示屏。为了让特朗普高兴,库克还给特朗普带来一样礼物——独一无二专门设计的装饰玻璃摆设,可以放在办公桌上,其底座为24K纯金。库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拆开礼品盒,细心将摆件放在桌子上,搞得很有仪式感,特朗普站在旁边笑逐颜开。
苹果CEO库克向特朗普送上独一无二、底座为24K纯金的玻璃摆设。(AFP)
这一幕让世人看到特朗普对美国大企业的威迫与胁迫,可以推测,他在与外国官员谈判时用的也是类似手段,与电影中见到的黑手党帮派头目十分接近。苹果承诺巨额投资,外加送礼,暂时躲过一劫,这是因为特朗普公开宣布,如果企业大举在美国投资,就可以得到关税豁免。但库克和苹果的高管可能仍会担心,某天特朗普心血来潮又提出别的要求,这可是谁也说不定的,以他的行事风格,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英特尔被抢一成股权
曾经称霸个人计算机芯片领域的英特尔同样是高科技公司,但这家跨国企业遇到的麻烦与苹果大不相同。英特尔的CEO陈立武(Lip-Bu Tan)被特朗普点名,称他在英特尔任职存在利益冲突,因为他曾经投资中国的高科技初创企业,而其中有企业与中国军方有联系,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安全,遂要求他下台。陈立武在马来西亚出生,在新加坡长大,父亲是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的主笔陈庆年。陈立武后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毕业后投身科技企业,积累经验与财富,在美国、东南亚和中国大陆都有投资,声誉卓著,被尊为“芯片创投之父”。今年3月,他被英特尔董事会任命为CEO,执掌这家跨国大企业。
美国投资界和科技界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陈立武很冤枉,因为他过往的投资都是在帮助有理想的创业人士迈出第一步,并无参与管理那些企业,这种施恩于人的天使投资者正是年轻创业者最需要的,因此特朗普纯粹是藉国家安全之名,打压陈立武和英特尔。
陈立武和英特尔高层急忙采取补救措施,最终决定由他本人亲自前往白宫,与特朗普和多位部长见面。这一关键性会晤改变了局面,特朗普之后在社交媒体发文,盛赞陈立武的成长经历非常了不起,同时表示日后还会和陈立武见面,请对方提供建议。
英特尔CEO陈立武被特朗普点名要求下台,因他曾投资与中国军方有联系的企业。(AP)
特朗普迅速转变立场,让外人看得有点晕,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陈立武作风低调,没像库克那样给特朗普送礼还要让媒体拍照,这更令外界感到好奇。很快,结果揭晓,特朗普宣布,政府没有花一分钱,就取得了英特尔10%的股份。从常识来判断,如果不花钱就得到股份,那只能是抢劫;但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这证明他非常聪明,足智多谋。这才是特朗普想要的效果。
事后才公开披露的细节是,按照美国《芯片法案》的规定,美国政府要向英特尔提供补贴,以促进美国芯片业的发展,这意味着英特尔会得到政府的大笔拨款,就像清洁能源企业得到美国政府补贴一样。现在特朗普用这笔补贴换来英特尔的股份,改变了补贴的性质,摊薄了英特尔股东的权益,即是政府变相介入私人企业。
但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兼并案一直被拜登政府拖延不批,但特朗普却很快摆平了这一国际事件。他的方法是让日本制铁同意,美国政府拥有新公司的股票,虽然这股票不具有经济价值,但可以否定公司董事会的决议,以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实际上,这两个案例都说明,特朗普想要的就是他在世人眼中的影响力,即他能对美国大企业一票否决,或者胁迫对方交出股份。这对美国的商业发展构成了新的挑战,许多CEO不得不考虑,下一个会不会轮到我?
英伟达被“猪队友”搅局
英伟达的例子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其降级版芯片H20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现有大量存货,但一直受特朗普政府的限制,无法卖给中国。英伟达CEO黄仁勋前往白宫游说,获得特朗普首肯,允许卖H20给中国。但没想到,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电视采访中大谈H20不是最好产品,第二好也算不上,因为美国不会卖好东西给中国。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番言论让北京非常愤怒,被中国官员视为公开辱华。随即,中国多个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国内企业立即停止购买H20,并在政府机构内用国产芯片替换H20,因为H20存在安全漏洞。
英伟达CEO黄仁勋见过特朗普后,获批卖H20芯片给中国,但计划最终泡汤。(AP)
中国相关机构提供了英伟达H20存在安全漏洞的具体资料,但媒体的报道认为,中方的做法与卢特尼克的言论有直接关系。可以说,黄仁勋败在“猪队友”手上。
从三个大企业的麻烦可以看到,做企业家很难,做美国大企业的掌门人更难。这绝对是真的。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