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8-21 11:35:53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睁开眼已经开启了养生的第一步。台湾有医生建议起床后30分钟最为关键,能够在关键时间内完成这4件事,等同帮身体重新启动,开展新一天。
台湾重症科医生黄轩在个人网站指出,早晨起床后的30分钟是“健康程序启动时间”,此时人体的血液循环、肠胃功能及神经系统正逐步苏醒。若在此关键时段做对以下4件事,能有效降低脑中风、心肌梗塞及代谢疾病风险;反之,错误习惯可能让健康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1.起床第一杯水
黄轩强调,因一夜未喝水会导致血液变黏稠。他建议,一起床可以先喝300毫升温水稀释血液,且需分次小口饮用为佳。若快速狂灌或饮用冰水,可能刺激血管收缩;而蜂蜜水、淡盐水亦不建议,会增加血糖与血压负担。
2.排便黄金10分钟
起床后的“起立反射”是身体自然的排便讯号。黄轩提醒大家最好避免携带手机进入厕所,并控制如厕时间在10分钟内,因过久蹲坐可能增加痔疮风险。
3.早餐8时前吃
根据2023年的西班牙前瞻研究发现,早上8时前吃早餐和晚上8时前吃晚餐,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另一项研究指出,延后至9时后吃早餐,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59%。
4.333安全起床法
为避免突然起身可能引发的不适,黄轩建议“333起床法”:醒来后先躺30秒,慢慢坐起停留30秒,床边坐30秒再站起。
切勿早过6时起床 心梗中风风险增40%
一项关于跨国睡眠模式,透过分析全世界人们的睡眠模式发现,清晨6时就已经起床的人,相比起早上7时后起床的,患心肌梗塞或脑中风等疾病的风险,最多可增加4成;患糖尿病与抑郁症则增加20-30%。
早起床对大脑影响
集中力下降
记忆力下降
沟通能力下降
增加患病机率
●代谢症候群
●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塞、脑中风
●心功能不全等循环系统疾病
●HPA机能,增加患上心理疾病的机率
长期早起恐百病缠身 降低打工仔生产力
研究指出,长期违反生理时钟可能导致慢性睡眠不足,引发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问题,并伴随情绪障碍与代谢疾病风险。不仅是学生,成年人亦同样受起床时间影响。一般来说,职场上班时间通常在上午9时,对年轻打工仔而言算是过早。Paul Kelley博士提醒,强制早起会降低工作效率与生产力,长久会加剧工作压力与疲劳累积。
各年龄层建议起床及活动时间
青年期(15岁至30岁)
●起床时间:9:00
●活动开始时间:11:00
壮年期至中年期(31岁至64岁)
●起床时间:8:00
●活动开始时间:10:00
老年期(65岁以上)
●起床时间:7:00
●活动开始时间:9:00
Paul Kelley博士强调,人类生理时钟存在个体差异,建议教育与职场制度应更具弹性,允许依据个人睡眠模式调整作息,而非强制统一早睡早起。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