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8-15 11:36:34
长期便秘不仅是肠道问题,更可能直接伤害肾功能。台湾有一名65岁妇人本身患糖尿病,因为便秘导致急性肾损伤。过往有国际研究和医生指出,长期便秘会增加患上慢性肾病的风险逾五成。
研究:便秘可增加患慢性肾病风险
台湾肾脏科洪永祥医生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分享病例,一名65岁妇人有20年糖尿病病史,因严重便秘超过一星期求医,当时可见大便压迫右侧输尿管导致肚子变大、下肢水肿,肾丝球过滤率(eGFR)从55分骤降至20分。所幸经住院灌肠后,肾功能慢慢恢复。
根据美国退伍军人健康数据库追踪350万人长达9年的研究发现,慢性便秘患者罹患慢性肾病(CKD)风险较一般人高出13%至51%,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
洪永祥提醒,便秘问题不容忽视,因便秘会导致肠道好菌减少、坏菌增多,影响肾脏健康。此外,长期依赖泻药排便的便秘人士,要小心身体脱水,肠神经退化与电解质水分异常,长期会影响肾脏健康。他亦提醒,排便困难时很多人都会同犯这个通病:用力试图排便。这种方法对已有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病史者,会瞬间提高腹压与血压,引发肾丝球毛细血管破裂等,对肾脏造成负担和伤害。
5招改善便秘
●补足水分:便秘最重要的成因是粪便缺水或缺油而排不出来,故此补充水分很重要,建议每日摄取体重3-4%的水分即可缓解便秘问题
●早上一杯“天然泻药”:冰水+橄榄油+黑咖啡,可刺激肠蠕动,临床观察效果显著
●多摄取膳食纤维:均衡摄取纤维,如水溶性(燕麦、奇亚籽)与非水溶性(糙米、芹菜),促进肠壁蠕动与增加粪便体积
●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天然食物亦含益生菌:奶酪、泡菜、味噌等发酵食品
●运动+按摩肚子: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卧床者可用热敷后顺时钟按摩腹部,每天2-3次,每次5分钟
洪永祥提醒,40岁以上或有家族病史者,应定期接受大肠镜检查排除肿瘤可能性。若便秘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体重减轻、血便等症状,务必尽速就医。
10大通便食材
台湾营养师高敏敏曾在Instagram专页发文,分享10种有效解决便秘问题的食材,并介绍各营养素具备的功效:
1.燕麦
●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
●可软化粪便、促进排便
2.番薯
●富含膳食纤维
●可帮助清除宿便
3.无糖奶酪
●丰富益生菌
可帮助调节肠道菌丛,促进肠胃蠕动。
4.菇类
●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
●可软化粪便,使肠道菌丛健康。
5.番薯叶
●丰富膳食纤维
●可软化粪便,帮助粪便排出。
6.枝豆
●丰富膳食纤维
●可刺激肠胃蠕动
7.海藻
●高黏度多糖体
●可以帮助排便顺畅
8.火龙果
●富含果胶
●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
9.奇异果
●水溶性膳食纤维,帮助软化粪便;
●有机酸,帮助肠道健康。
10.香蕉
●不可溶性纤维
●可帮助软化粪便
资料来源:营养师 高敏敏
便秘成因
本港肠胃及肝脏科专科医生张世华曾受访拆解便秘成因,他指出,大部分情况是不明原因的“原发性便秘”,多数因自身肠道蠕动变慢导致;而医学上推敲造成肠道蠕动变慢的原因,可能是肠道微生物失调,或肠道神经影响,甚至与脑部控制肠道的非自主神经系统有关。其次还有4个方面导致:
●年纪大;
●药物或疾病,例如肠道疾病、脑神经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
●摄取水分及纤维不足;
●心情焦虑。
便秘高危群组
1.65岁以上年纪较大人士
2.女性偏多
3.脑神经科病人
4.过分依赖烟酒物质的人
资料来源:肠胃及肝脏科专科医生 张世华
纾缓便秘方法
若出现便秘、排便困难,张医生提醒不要将排便时间拖得太长:
坐在座厕上时间太久,长时间的压力会增加肛门病变,例如痔疮、肛裂等。建议适量时间内专心排便,不要做分心的事,尤其是玩手机。
在饮食方面改善便秘,张医生建议成年人每日应摄取最少20g至30g纤维、饮适量水分、多吃蔬果,对纾缓便秘问题都相当有帮助。例如市面上常见高纤维的蔬菜,包括西兰花、椰菜花、菠菜、苋菜、秋葵等,都比较推荐。水果如麒麟果、奇异果、火龙果,也是不错的选择。
5个保护肠道好习惯
张医生还鼓励养成以下保护肠道的生活习惯,避免便秘:
1.有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
例如上班前或下班后,在一个舒适时间进行排便,让肠道有适应感觉后,减低出现便秘问题。
2.适量运动,改善肠道蠕动
3.减少对烟酒、药物的依赖。
4.避免暴饮暴食、消夜、临睡前吃太饱。
5.尽量少吃煎炸油腻食物、人工腌制例如罐头、咸鱼等高盐、高钠、高添加剂食物。
资料来源:肠胃及肝脏科专科医生张世华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