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威少看世界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特朗普为何对莫迪“恨之入骨”?
张少威
作者:张少威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8-12 17:42:53

作者介绍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今天,中美关税战又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总统特朗普昨天签署了行政命令,将美国暂缓执行对华“对等关税”的期限,再次延长90天,即延长到11月上旬。这一宣布并不出人意料,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对延长“暂缓期”早有预判,因为今年5月开始,中美高级官员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三轮磋商,就关税和贸易与投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特朗普随后宣布暂缓实施“对等关税”,与此同时,美国上周宣布了对一些国家的终极版“对等关税”标准,其中包括对印度和巴西分别征收50%的关税。


   中国、印度和巴西均为代表“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大国,同时也都是金砖组织的创始成员。特朗普对上述三国的态度明显不同,首先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手中握有“稀土牌”,可以在高科技与国防领域制约美国。其次是中国与特朗普政府打交道的方式,和印度、巴西等国不同,比较照顾特朗普的面子,因此在关税问题上,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显得比较“温和”。这一点经常被人忽略,但实际上影响非常大,所以值得在这里细谈。


惩罚印度购俄石油,惹印度舆论反弹


   特朗普提出对印度征收高额关税的公开“理由”是,印度几十年来一直对进口商品设置障碍,令美国产品包括农产品难以进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还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等于变相支持俄罗斯经济,让俄罗斯有能力继续在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


特朗普指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变相支持俄罗斯经济。(AP)


   这些的确都是事实,但印度人对特朗普极度不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也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产品,为什么美国对中国那么“迁就”?众所周知,印度多年来一直在暗中和中国较劲,一些高傲的印度人认为,印度的国际地位应当高于中国。他们强调的是,印度在人口上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超过了日本,令印度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30年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而且印度还是西方认可的“全球最大民主国家”(以人口来计算),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日本、澳洲等国站在一边。如今中国可以不理美国的要求,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为什么美国不以同样的理由惩罚中国?


   印度电视台记者在报道中发出这类诘问,同时还批评欧盟国家购买大量俄罗斯天然气,甚至利用铺设在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其交易总额达250亿美元,比提供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210亿美元)还多,这是对俄罗斯更有力的支援。美国并未因此惩罚欧盟国家,反而藉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产品对印度征收高额关税,这非常不公平。


   特朗普的50%关税在印度引发了强烈反弹,因为它直接影响各类企业,首当其冲是传统的纺织品和皮革类(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企业、仿制药企业及部分食品行业,同时也冲击了苹果公司等跨国企业近年从中国迁往当地的组装厂。印度舆论认为,美国如果想全面禁止俄罗斯出售能源产品,应当考虑促使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相关的制裁决议。印度官方则强调,印度的对外贸易以印度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完全在合法范围内进行。


特朗普对印度征收50%关税,首当其冲是当地的皮革类企业。(AP)


未让特朗普邀功,莫迪“太不给面子”


   其实,特朗普如此“特别关照”印度,与另外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印度太不给他面子。特朗普好大喜功,总喜欢吹嘘自己才智超人,对给他面子的人就表示友好,如果不给面子就立即翻脸。


   今年2月中,特朗普第二次就任总统不到一个月,印度总理莫迪就以工作访问的形式前往华盛顿,意在讨好特朗普,希望推动双边关系,并争取美国在制定“对等关税”时不要为难印度。虽然不是国事访问,没有大型欢迎仪式和隆重的国宴(莫迪以往访问华盛顿时享受过的待遇),但莫迪表现得非常好,似乎很享受这次外访。美印双方都对莫迪的华盛顿之行给予积极评价,令印度民间和官方都对关税的前景感到乐观。


莫迪今年2月中以工作访问形式前往华盛顿,旨在讨好特朗普,当时两国都对此行给予积极评价。(AP)


   然而,世事难料。几个月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一宗恐怖袭击事件互相指摘,导致两国对立加剧,最终酿成5月初两军在空中交手,导弹呼啸,战机坠地。事后双方均称“完胜对手,实现目标”,但国际社会自有公论。两国交战期间,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呼吁停火,并积极透过外交渠道展开斡旋。


   5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透过社交媒体宣布,在美国的调解之下,印巴两国同意立即停火。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外交官员随后证实了相关的停火协议,而且两国官员的立场和表述影响了华盛顿的态度。巴基斯坦官员提到,国际社会希望尽早停火,避免事态升级,感谢美国、沙特阿拉伯、中国、英国及联合国为此作出的努力。


   但印度官方始终不认可美国的调解作用,这是有原因的,主要是满足国内政治的需要,而这种政治现实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很多战争就是因此而发生。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印度国大党等在野党议员在议会辩论中,质疑为何美国总统率先宣布印度和巴基斯坦达成了停火协议,批评莫迪在外交事务上放弃了自主权,有损国家尊严。面对反对党这样扣帽子,莫迪不得不坚决回击,否则可能会形象受损,甚至被在野党整下台。所以,他在议会回应质询时,反复强调印度在印巴冲突问题上绝不会受外国压力的影响,还透露美国副总统万斯打电话向他提供军事情报,涉及巴基斯坦准备采取的军事行动。他告诉万斯,他们将会付出代价,印度将用导弹对付子弹。


印度官方并不认可美国在印巴冲突的调解作用。(AP)


   莫迪用强硬表态封住了在野党的嘴,但对特朗普的个性作出了误判,也不知道特朗普非要争这份“荣誉”的目的是什么。他还怕美方继续吹嘘华盛顿在调解冲突中的作用,给他带来新的麻烦,特意在6月17日给特朗普打了个电话,历时35分钟。他重申了印度对印巴“四日冲突”达成停火协议的表述,强调印度在印巴冲突问题上绝不会接受第三者的调停,等于是直接告诉特朗普,“我不承认达成停火协议是美国调解的成果”。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特朗普认真听了莫迪的话(算是忍住没发脾气),但对于不让他邀功有些愤怒。该报道称,印度官员发现,此后美国对印度的态度有转变,特朗普对莫迪的批评也随之增多,再后来就有了对印度实施50%关税的结果。


外交战线动作频繁,剑指诺贝尔和平奖


   莫迪不知道他拒绝让特朗普揽功,是犯了大忌,因为特朗普想凭“调解国际冲突,避免两个拥核国家之间爆发一场核战”来争取诺贝尔和平奖。而且莫迪从国内政治角度考虑自己的形象,屡次不给特朗普面子,让特朗普记恨在心。


   莫迪给特朗普打电话时,正在加拿大出席今年的七国集团(G7)会议,当时他收到情报,白宫将在次日举行午宴,招待到访的巴基斯坦陆军司令穆尼尔(Asim Munir),这位陆军元帅是巴基斯坦的实权人物。美方邀请莫迪从加拿大返回印度途中顺访白宫,在华盛顿停一下。莫迪担心白宫有意安排他在白宫午宴上与穆尼尔见面,这样的同框照片有可能会给他在国内带来麻烦,于是借口要赶着去访问克罗地亚,婉拒了白宫的邀请。


知道美国将接待巴基斯坦陆军司令穆尼尔(图),莫迪藉词婉拒顺访白宫的邀请。(AP)


   确实,白宫可能就是想要一张这样的照片。为什么?因为特朗普真的想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在诺奖官网上,2025年获提名人资料中,有不久前离世的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也有特朗普,提名他的人有好几位,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政府、柬埔寨总理洪玛奈和柬埔寨政府,以及巴基斯坦元帅穆尼尔及巴基斯坦政府。在获提名理由一栏,穆尼尔提到的正是特朗普为调解印巴冲突、维护和平所作出的努力。


   对于特朗普的性格和他的梦想,全世界的媒体已经报道了很多很多,但莫迪和他的班子似乎一致没有掌握最核心的部分。奥巴马就任总统第一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2009年10月),但在那之前他并没有做出明显的贡献,诺奖委员会也只强调他对消除核武器和促进国际合作的远见和愿景。如今特朗普已经参与了国际事务并且发挥很大影响,可能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关税战带来的麻烦和痛苦,碰巧有印巴冲突,能让他藉机制造一个“和平缔造者”的形象,这令他似乎与诺贝尔奖又近了一步。对比莫迪与巴基斯坦的态度,怎么可能不让特朗普对莫迪“恨之入骨”?


特朗普欲为自己制造“和平缔造者”的形象,以获取诺贝尔和平奖。(AP)


   如今这“丰功伟业”没能记在他的功劳簿上,特朗普只得继续努力,赶在10月公布诺奖之前,在加沙结束战事,或者在乌克兰促成停火。不管有谁不买账,80岁的人都要为一世功名而奋力进取,只争朝夕。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威少看世界
其它威少看世界文章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