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员,前驻美记者。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上周召开听证会,对特朗普提名的美国驻新加坡大使安贾尼·辛哈(Anjani Sinha)提出例行质询。美国法律规定,驻外大使由总统提名,被提名人要出席参议院相关委员会的听证会,在获得多数议员投票支持后,还需要参议院全体会议表决确认,走完这些程序才可以出国赴任。绝大多数获提名的人都会得到参议院的确认,但由于这些人的经历和背景各不相同,而且总统与国会的关系也随时在变,所以参议院的听证会和大会表决有时只是例行公事,很快就走完程序。有时又可能成为党派角力的场所,而被提名人的表现也会引起各界的格外关注。上周的听证会是一个典型例子,因为辛哈的表现太奇葩了。
特朗普提名的美国驻新加坡大使辛哈,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出尽洋相。(CNA网上片段截图)
大使未必懂外交,捐款大户受青睐
美国的驻外大使一般由两种人组成,一种是职业外交官或有资历的政客以及各领域的社会名流,另一种是帮过总统大忙的人(大部分是为总统的竞选活动提供了大量捐款的有钱人)。
前一部分人中包括近年的几位美国驻中国大使,如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David Perdue,曾任佐治亚州联邦参议员)、今年1月离任的伯恩斯(职业外交官,曾任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及美国驻北约大使)、伯恩斯的前任布兰斯塔德(曾任艾奥瓦州州长)、布兰斯塔德的前任博卡斯(曾任联邦参议员30余年)、博卡斯的前任骆家辉(曾任美国商务部长、华盛顿州州长)等。这部分人中还包括今年1月卸任的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曾任芝加哥市长、联邦众议员、白宫幕僚长)、曾先后出任美国驻日本和澳洲大使的卡罗琳·肯尼迪(已故总统肯尼迪的女儿)、曾在大学主修国际关系并五次获得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冠军的知名运动员关颖珊等。这些人或者有外交经验,或者因过往的经历或家庭背景令他们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擅长与外国人打交道,同时了解美国的政治运作,能够在出任大使时促进美国的利益。
现任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曾任佐治亚州联邦参议员。(AP)
另一部分靠给总统捐款而被提名的人,一般都会争取去美国的盟友、发达国家常驻,排在名单最前面的是英国、法国、日本、澳洲、德国、意大利等国,因为这些国家与美国有良好的双边关系,美国大使很少遇到棘手的难题,同时大使馆内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外交官,他们能帮大使处理好各种问题。这些国家吸引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程度与美国比较接近,美国大使过得比在美国还舒服。总统提名他们做驻外大使,实际上是感谢他们的捐款。
可见,美国的驻外大使可以是优秀的外交家,也可以是基本上不懂外交的人,后者只需与总统的关系好或者总统知道他们在竞选期间的贡献,就有可能被提名做大使。然而,无论是谁,参议院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偏偏辛哈既无知又傲慢,在听证会上的“表演”让人怀疑,他去新加坡当大使能为促进两国关系做些什么?
明知答问是“应试”,不屑事先“做功课”
在听证会上,民主党女参议员达克沃斯(Tammy Duckworth)问了辛哈几个问题,他都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还兜圈子想避开问题。达克沃斯问,2024年美国与新加坡的贸易顺差是多少?辛哈的回答是180亿(美元),达克沃斯说:“是28亿,你错得太离谱了。”她接着问,新加坡哪一年是东盟主席国?辛哈的回答更可笑,“我不知道是哪一年,今年是马来西亚”,达克沃斯替他说出答案,“2027年”。达克沃斯继续问:“在新加坡担任东盟主席国时,作为美国驻新加坡大使,你将怎样支持新加坡履行其职责?”这个简单的问题把辛哈难住了,因为他连与东盟主席国相关的基本知识都不知道。见辛哈完全答不上来,达克沃斯请他随意举出一点来说明,担任东盟主席国对新加坡意味着什么。这个“降低了难度的考题”依然让辛哈哑口无言,达克沃斯此时已无心再问了,她的结论是:你还没准备好担任大使。
民主党女参议员达克沃斯向辛哈发问几条问题,都令对方答不上来。(CNA网上片段截图)
新加坡电视台CNA在新闻节目中播出这段对话,显示辛哈在特朗普提名他出任驻新加坡大使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根本没有研究新加坡的国情和新加坡与东盟的关系。他明知出席听证会是以“学生”的身份来接受多位参议员的“考试”,但他竟然无做最起码的准备,甚至不屑于“考试前温习一下试题范围内的基本知识”,这也太不尊重参议院了吧?
其实,达克沃斯问的是非常简单的常识性问题。作为主席国,新加坡可以影响那一年的东盟外长会议和东盟首脑会议的议程,这涉及协调东盟成员之间闭门会议的议程和根据会议共识来修订会议公报的措辞;同时还要考虑邀请其他国家参加与东盟成员的对话,邀请哪国、不邀请哪国,都需要内部事先协调,因为这涉及地缘政治和大国竞争,对东盟的影响很大。上周正值东盟国家在吉隆坡召开外长会议,马来西亚是今年的轮值主席国,以东道主的身份邀请了中、美、俄三国外长参加与东盟成员的会晤,同时为中、美、俄三国外长在会议期间举行多场双边磋商创造了条件,很好地扮演了主席国的角色。辛哈居然对东盟年会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显然不具备出任美国驻新加坡大使的资格。
骨科医生做大使,白宫轻视新加坡
辛哈有“勇气”不做足准备就去参议院出席听证会,可能是他以为自己是总统的好友,参议员们会对他网开一面,不问什么严肃的问题,直接送他去新加坡当大使。这也说明特朗普和白宫的顾问们对新加坡不太重视,否则肯定会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中下层官员事先与辛哈联络,提醒他准备回答哪些问题,不会让他出这么大的丑。
特朗普和白宫的顾问们看来都对新加坡不太重视。(AP)
辛哈是印度移民,在印度孟买读医,后来成为骨科医生,移民美国后在纽约行医,擅做骨外科手术。他是有商业头脑的医生,在纽约和佛罗里达州开了多家诊所,收入颇丰。他还是特朗普多年的高尔夫球友,两人很投缘。他向特朗普的竞选活动捐款,并帮助特朗普筹款,而特朗普回报他的方式,就是让这位印度裔骨科医生当大使,去新加坡代表美国。
对美国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白宫官员在选择大使人选时会考虑各个方面,包括被提名人的背景、能力、与住在国政府和领导人打交道的能力。即使不是职业外交家,但如果在其他方面有独特之处,特别是与总统的关系不一般,都可能成为比较合适的人选。本世纪初,小布什总统任内的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就是一例。他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作为代表美国企业的律师在中国生活工作18年,积累了大量人脉关系。虽然不是外交界名人,但他是小布什在耶鲁大学的本科同学,与总统有深交。在被提名为驻华大使后,他发挥所长,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维护了美国的利益,也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成为任职时间最长的美国驻华大使。
从辛哈的背景和他在参议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被提名为美国驻新加坡大使,说明特朗普对新加坡并不特别在意。这位擅长经营的骨科医生与新加坡没什么联系,美国国务院的官网上有一份提交给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能力认证”(Certificate of Competency),其中提到他是美国东岸知名的外科医生,擅长治骨伤和运动医学,同时是一位有成就的企业家,乐善好施;他欣赏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加上他的商业专长,令他成为驻新加坡大使的合格人选。
做特朗普时代的驻新加坡大使竟然如此简单?其实未必。鲜为人知的是,在特朗普上次当选总统后,美国一直没有派出驻新加坡大使,整个4年期间,一直由临时代办暂时履行大使的职责,可见特朗普一直不太重视新加坡。
特朗普在2017年提名有外交经验的麦克法兰出任驻新加坡大使,但最终未能成事。(AP)
2017年4月,特朗普提名有外交经验的麦克法兰(K. T. McFarland)出任驻新加坡大使,但没有成功。麦克法兰在特朗普上任后出任副国家安全顾问,当时的国家安全顾问是福林(Michael Flynn)。由于民主党人炒作所谓的“特朗普班子与俄罗斯勾连”,导致福林上任没多久便辞职,麦克法兰也随后辞职。此时特朗普提名麦克法兰出任驻新加坡大使,但白宫担心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民主党议员会追问麦克法兰有关“勾连”的问题,给白宫带来额外的麻烦,于是就推迟安排麦克法兰走参议院的程序。苦等了大半年,麦克法兰无奈在2018年初撤回了提名(不再接受出任美国驻新加坡大使的提名),特朗普也没有再提名新人,于是造成美国驻新加坡大使的职位一直悬空。
现在美国大使的人选已经确定了,参议院的法定程序也开始了,但由这样的一位骨科医生做大使,恐怕还不如让大使的职位悬空,由资深外交官代行其责。然而,临时代办恐怕无法将自己的报告送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面对这样的选择,最无奈的可能是新加坡外交部的官员,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选择。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