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港是港非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网约车合法化,司机“无肉食”或拒加入
李慕飞
作者:李慕飞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7-14 14:16:57

作者介绍

资深政策研究及传媒工作者,曾近距离观察政府施政,用心研究政策得与失。 但凡香港事,无论是与非,事事关心。

   规管网约车框架终于在千呼万唤下出来,传媒报道,政府将在本周内向立法会交代规管的建议。正如特首早前所言,网约车趋势不能逆转,但香港的士行业及网约平台长期畸形发展,导致政府一直无法妥善处理,今日已进入人工智能年代,问题已到必须解决的临界点。然而,有熟悉的士及网约车行业的朋友告诉笔者一个行业内人所皆知的“秘密”,目前网约车在港大行其道,其中正正因为是非法经营,即能逃避缴纳多种不同的开支成本,所以能吸引3万人做网约车司机(大部分是兼职),合法化后要接受严谨的规范,司机收入将会减少,届时就会像的士行业一样,长期找不到足够司机。


   根据目前的消息,政府拟就网约车平台、车辆及司机发出牌照,牌照初步倾向有效期5年,全部不可转让,以免重蹈炒卖的士牌的覆辙,亦倾向让网约车自由订价。网约车的数量将设上限,但具体数量仍有待研究,平台及司机则不设数量限制,但会设立发牌门槛,平台需证明有营运能力及经验、财政实力等,司机亦要考取与的士相若的牌照。车辆申请时车龄须不多于7年,只限个人登记,不能公司持有,亦不能转让,亦须购买商业保险。至于如何平息的士业的反对声音,有消息指,由于澳洲的情况与香港近似,故将参考澳洲的做法,网约车将来每程都可能要收取一笔费用,拨入一项专设的发展基金,将用于改善的士服务。


   笔者朋友听到上述消息后,对网约车的发展感到忧虑,政府似乎没有从经济效益考虑发牌的问题,上述种种规管皆会大幅推高经营成本,实际对平台或司机都构成极大影响。事实上,目前非法的网约车,首先毋须购买的士商业保险,只由平台购买意外保险。须知道,的士保险每年高达5万元,若曾“炒车”,保费更会大幅上升。目前保费虽由的士车主支付,但当然会在租金中反映,未来如果由网约车车主负责,即可能要司机直接支付,届时难免争议不休。其次,平台的拆帐分成亦可能因合法化后水涨船高。目前平台未受监管,营运成本较低,而且要吸引司机从事不合法活动,自然分帐会较克制,司机的回报颇高,但合法化后成本上升,难免要在分成中反映,估计司机会愈来愈“无肉食”!


目前驾网约车毋须支付各项牌费及报税,自然吸引大量兼职司机。(Envato)


   另外,目前网约车司机大多使用自己的车辆,相对的士而言,毋须交租及相关牌费,而且如果是电动车,燃料成本比的士的石油气更平,因此造就不少市民担任兼职司机。然而,将来不但要付各项牌费,更要抽取费用给予的士基金,恐怕网约车司机不会心甘情愿。不过,最令网约车司机担心的是,合法经营自然必须报税,日后所有行程都有计算机纪录,自然逃不过税局法眼,亦总不能叫政府给税务优惠,单凭此点,已足以吓怕兼职司机。


   最后,不得不提,的士业界已表示准备众筹兴讼。澳洲近期就有成功案例,一个国际网约平台去年与8000名澳洲司机及车主达成和解,支付约13.9亿港元,作为公司2012年打入澳洲市场时令他们蒙受损失的赔偿。既然已有如此先例,恐怕诉讼已不能避免。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港是港非
其它港是港非文章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