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及荣休教授。
《香港国安法》已实施5年有余,但现时仍有一些西方国家时不时会跑出来对此法大加批评。
其实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版本的《国安法》,西方国家对香港的批评,除了反映其持双重标准的本性外,亦可能有严重的利益冲突,因为《国安法》主要要防范的,便是来自国外,尤其是美国在港可能进行的危害国家安全的颠覆活动。她们反对《国安法》,等于盗贼反对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十分荒谬。
港资讯发达自由度高,龙蛇混杂
为何《国安法》在香港及世界各地都有需要?国家安全本来涉及的领域很广,例如有没有人泄漏军事、经济、科技等机密,以致国家利益大受损害?香港信息发达,自由度高,且龙蛇混杂,我想不到在全球范围内,有哪个地方比香港更有资格成为间谍之都。
《香港国安法》实施5年多,但仍有一些西方国家对此大加批评。(AP)
不过,《国安法》在港出现的因缘,恐怕最重要的是2019年的黑暴。黑暴活动充斥着颜色革命的一切元素,所以可归类为颠覆政府的活动,又因为现在早已有大量证据证明,有外间势力暗中推动及支持,所以我们也可说《国安法》主力要打击的,便是有外力介入的针对国家或政府的颠覆活动。
最近翻阅了芝大校友奥陆基(Lindsey O'Rourke)教授所著的《隐蔽的政权更迭(Covert Regime Change)》一书,大开眼界,对美国在世界各地所进行的颠覆活动,不再天真。
别国派人来本国搞颠覆(学术上我们可用中性名词“政权更迭”,但内涵一样),古已有之。上述一书中把阴谋颠覆别国政权的历史第一宗,追溯为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可惜作者不懂中国历史,书中把燕国误作“丹国”)。罗马的凯撒大帝公元前44年也是遭刺,但不涉及外国势力。1570至158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共遭遇外国安排的刺杀起码20次,她自己也多次雇佣杀手,潜到爱尔兰搞刺杀。1415至1525年间,外国派到威尼斯进行刺杀以图改变政权的多达200余次。
芝大校友著作,揭美喜暗箭非明枪
最愚蠢的一次行刺,可能是1963年美国暗中安排的刺杀越南总统吴廷琰,此君极度反共,深得美国支持,但后来因为迫害佛教太甚,对美国形象不利,故美国要搞政变把他去之而后快,但他一死,无人能稳定越南政局,美国被拖死,深陷越战至1975年才兵败离开。
美国在1963年暗中安排刺杀越南总统吴廷琰,之后令自己深陷越战泥沼。(AP)
不过,在较近代,在别国搞政变的手段主要已不是靠刺杀领袖,手段变得多元化,例如搞宣传,暗中扶助对己有利的势力,煽动群众运动等,不一而足。2019年香港黑暴所用的手段,其实并不陌生。而近几十年来颠覆别国政权的主要推手是美国。
奥陆基书中利用了大量已解密的资料,发现美国政府从1947至1989年的冷战期间,共6次明刀明枪地派兵推翻别国政权(20多年前谎称伊拉克有大杀伤力武器,而派兵攻打之是著名例子,但并未包括在此书的数据中),搞暗的隐蔽颠覆则有64次。由此可知,美国发动政变,更喜欢用暗箭而不是明枪。
这种倾向符合美国一贯国策。早在1948年5月12日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指令(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Directive)中便有说明:“为了世界和平与美国安全,美国政府除了公开的对外活动外,必须辅以隐蔽的行动⋯⋯此种行动在计划与执行时,要使外人找不到证据是美国所为,美国因此可不用为这些行动负上任何责任。”
为何颠覆外国政权的活动要搞得偷偷摸摸?这是从经济角度的考虑,隐蔽的颠覆成本远低于派兵打仗,但成功率亦远低于公然地入侵别国。美国政府懂得“刀子锯大树”的道理,补贴一些自己属意的人马,不一定要花很多钱,但有时可把平衡点推向另一方。1989年12月布什(George H. W. Bush)总统派遣海豹部队到巴拿马捕捉了该国领袖到美国受审,原因是80年代中期《纽约时报》报道了这位领袖诺列加(Manuel Noriega)是个现行毒贩,但原来此人一向是美国的盟友,收受中情局的补贴,每年20万美元!
1989年布什派人到巴拿马捕捉该国领袖诺列加到美国受审,讵料他一向是美国盟友,收受中情局补贴。(AP)
美为利益没原则,盟国亦不放过
美国政府搞了这么多颠覆活动,原来除了利益外,并无什么原则。奥陆基书中说明,美国放暗箭颠覆的对象,并非都只是她的对手,她的盟国也一样不会放过。这些对象有强大的,也有弱的;有采用西式民主制度的国家,亦有威权制度的;有共产主义国家,亦有资本主义的;有时美国会与其他国家合谋,有时也会单凭自己便到别国搞政变。美国为了自己利益,常挂在口中的人权自由等价值观,只可能是一种包装,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为何她搞政变已近乎饥不择食。
美国搞颠覆,行事上也有一原则,便是尽可能不留下把柄,以图可以公然否认。但上得山多终遇虎,纸也包不住火,再加上解密资料终会出现,奥陆基的书正可帮助我们认清历史,认清事实。此书的大量材料实可作为香港国安的辅助教材。既然美国对颠覆乐此不疲,世界各国并无条件不制定《国安法》。
【知识库】《隐蔽的政权更迭》内容重点
-《隐蔽的政权更迭(Covert Regime Change)》聚焦于美国在冷战期间(1947-1989)主导的隐蔽政权更迭行动,涵盖暗杀、政变、选举干预、支持异议分子等手段。
-作者奥陆基(O'Rourke)统计美国在冷战时期,共进行了64次隐蔽政权更迭行动,远多于仅6次公开政权更迭。
-作者发现,超过六成行动未能达成目标,且多数行动最终曝光,导致预期外的“反噬效应”,包括目标国内动荡、内战、民主倒退等。
-她认为过度依赖隐蔽手段往往适得其反,对美国自身与国际秩序造成长远负面影响,值得政策制定者深思。
(本文原载于7月11日《香港经济日报》)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