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昔日本行公式计算,描绘机器图纸;如今沉迷油彩丹青,向往筑梦远方。人生、旅途常误入“歧路”,却屡遇美景。地平线上,总有我的背影……
一票难求的Premium Express“Shimakaze”号观光列车,每天都搭载着喜爱铁道旅行的人们前往伊势志摩,去探寻这一片美丽风景和至高无上的神所在之地。列车标志性的大型观景窗好比移动的观景台,日本乡间的原风景与伊势志摩的大海在车窗外一路交错伴随,在还没有深入到当地的人物风情之前,就已经有了愉悦奢华的体验。
在日本受到全民景仰,一生人必定要来参拜一次的伊势神宫,就坐落于这样一个天选之地。1500年间,外宫每天都会举行“早晚御膳祭”,无论台风天或下雪天,都不会间断向神明供奉食物。神圣的祭品均由前一天晚上隐居并净化自己的神职人员准备,然后放置在木箱中,并运送至被称为“神之食堂”的“御馔殿”,无比虔诚地进行供奉仪式:在御前殿前诵念祈愿文,祈求皇室、国家平安,人民幸福,并向天照大神等内宫、外宫、分宫的神明进行祭祀。
每日早晚举行的御风祭祀供品模型。(展示于千宫馆)
伊势神宫和美食有着很深的联系。神宫的祭祀活动虽然神圣,但是很多都源于日常生活。对于神明来说,每日的饮食对于增强神力至关重要。神肴的基本供品是米、水和盐,除此之外,还会提供时令蔬菜、水果、海产和酒。御馔祭上每一份食物皆由神宫自给自足:稻米种植于五十铃川流域中的“神田”,而水则引自外宫境内的上美神社,盐则是汲取二见浦的海水,在御盐殿神社内制成粗盐,所有蔬果种植于神宫御园内的田地……为了让神的灵威保持在最新最强大的状态,所有食材都是在意识到清净的条件下制作。
神肴放置在木箱中运送至“御馔殿”。
尽管对这样一个仪式的庄严神圣已有心理预期,但是当得知制作神馔所需的火种,是使用远古的钻木取火方式而获取时,还是远远超出了想象。凝视短片中神官将丝柏板和山琵琶木相互摩擦生热点燃,而取得神圣的“忌火”,击节赞赏之余,不禁为奉行自然崇拜的人们致以最高敬意。
将丝柏板和山琵琶木相互摩擦生热点燃,获取“忌火”。
供奉众神的食物是什么味道,只有神灵才会知道了。而大隐隐于市的“一月家”居酒屋,无论味道和氛围,都是满满的人间烟火味。这家创业于1914年昭和时代风格的居酒屋,餐厅内部由大正时代的旅馆改建而成,保留了木结构的魅力,店内陈设复古又不失开放感,气氛有趣又热闹。这家百年老字号餐厅,现在已经由第三代夫妇和第四代店主经营。
百年老字号“一月家”居酒屋。
“一月家”唯一的手写餐牌。
作为伊势传统市井风味的担当,“一月家”有着怀旧的感觉和亲民的价钱,靠着大海的恩赐,其海鲜刺身、福田煮、醋腌沙丁鱼,伊势名物鲛鱼酱,招牌菜汤豆腐等皆为上品。店里温馨放松的交流氛围,从店内回荡着常客们充满活力的玩笑对话中可以感受得到。与观光地挤满游客的餐厅截然不同,作为当地人常去的餐厅,“一月家”深受伊势市民信赖。墻上木牌是手写的菜单,虽不谙日文,也只能按店规依样画葫芦地抄写点菜,却也乐在其中。
靠海吃海,“一月家”出品皆为上品。
大海的恩赐,每一道菜都藏着一段时光。
百年老店内温馨放松的交流氛围。
最后结账,店主夹着一个木算盘现身,清点完碟盘数量之后,捧起算盘熟练地算清帐目,客人掏出钱包现金结帐,信用卡和电子支付在此不被接受。眼前这一幕显得不太真实:是的,你没有看错,发明了计算机的日本人,却还在使用最原始、最古老的计算工具。“如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娴熟的计算一气呵成,这一切彷如隔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店主用家族百年传承的算盘结账。
感谢“一月家”没有被时代所淹没,家族的百年传承,不仅每一道菜都藏着一段时光,更令古老的珠算依然活色生香,令人深受感动与崇敬。多么希望下次再来时能把点菜单写得更象是一个常客,然后在清脆悦耳的算盘珠子碰撞声中愉快地干杯。
一月家
地址:日本三重県伊势市曽祢2-4-4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