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出生,到台湾升学后落地生根,如今在台湾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在香港生活的时间。担任传媒工作,长期观察并融入当地社会,是一个应该很有资格被称作台湾通的香港人。
本来以为只有电影才会看到,黑社会以威迫利诱方式,要求“插干股”(无出资而获得股份)地盘内商店,强取豪夺比保护费还高利益的情节,没想到竟然以国际新闻形式向全世界公开上演。过去曾自诩是世界警察的美国,公然要求入股台湾引以为傲并且是经济命脉的台积电,这种无下限的行径与土匪几乎无差别。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批评,《芯片法案》补助等于“白送钱”给市值庞大的台积电,因此特朗普考虑以股权换《芯片法案》补助,入股台积电等外国半导体大厂。消息传出后,马上吓坏台湾投资人,当日加权指数大跌728.26点,创史上第十大收盘跌点,更跌破月线23800点,单日市值蒸发约2.33兆元新台币;同日台积电午盘一度跌至1135元新台币,下跌50元,跌幅4.22%。
自特朗普对全球提出“对等关税”后,民进党当局还以为自己是美国老大哥的亲密盟友,在谈判前,就率先批准台积电前往美国投资1650亿美元表忠。对于外界质疑台积电将变成“美积电”时,绿营重申先进技术都留在台湾,还批评这些观点是协助大陆对台进行认知作战。然而,在特朗普提出以股权换补助后,疑美论的忧虑已成真,美积电真的有可能诞生。
在绿营眼中,台积电变成美国政府持股企业后,往后营运除了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还产生阻吓力,大陆应不会胆敢攻打美积电的台湾总部,而且还拿得到剩余的芯片补助,何乐而不为?然而,以特朗普贪得无厌的作风,不可能有这样白吃的午餐。
分析截至去年年底台积电的股东结构,虽然高达七成股份为外资法人机构持有,但最大股东仍是“行政院”国家发展基金和新制劳工退休基金,持股数总额7.3%;第二类大股东则是透过银行托管,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持股2.93%;挪威中央银行投资,持股1.41%。
台湾舆论关切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成为大股东之后,下一个目标是否瞄准台积电?
美国政府正采取行动取得英特尔(Intel Corporation)10%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如果这个模式套在台积电上,当美国政府持有10%股权,这位大股东可以立刻指派新的董事长。新董事长肯定奉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极端做法之一就是让台积电从台湾退市,然后重新到美国上市。到时候台积电(TSMC)就变成货真价实的美积电(USSMC)。
虽然也有部分舆论认为,美国政府不可能获得那么多股份,因为台积电透过《芯片法案》目前已经获得15亿美元补助,未来共将获得66亿美元,以目前市值换算将取得约0.68%股权,看似不构成影响,再加上华府透过媒体放消息,表示无意入股台积电。但笔者认为,以特朗普讲话不算话的个性,不能单凭这些消息就认为美国就此罢手,而是会想方设法用更迂回的方法出手,吃下台积电这块大肥肉的精华。特朗普如有心吞掉台积电,可能在适当时机祭出《反垄断法》,要求台积电分拆美国业务,并导入更多美国政府及民间的资金,降低美国政府入股的成本。分拆后,台积电可能变成技术研发和制造两家公司,负责核心技术的公司更是特朗普的最终目标,极有可能全部被美国抢走。
除台积电外,美国启动《贸易扩张法(Trade Expansion Act)》232条款调查后,定出高科技公司如果没有在美国设厂,将征收至少100%关税,等同强迫所有台湾高科技公司前往美国。能让美国在两岸发生战争时护台的所谓“护国神山”或者“硅盾”,未来几年可能不复存在。
特朗普处理俄乌和平协议的过程,让台湾民众产生美式“亡国感”。(特朗普fb图片)
绿营近几年不断强调“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目的是渲染大陆对台动武,产生“亡国感”。从特朗普处理俄乌和平协议的过程,入股台积电真的有点似曾相识,美式亡国感亦会成真。
美国在未提出安全保证下,要求乌克兰签署5000亿美元的矿产协议,近日除了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占领土地外,还表明美国不会出兵维和。如今,这套掠夺模式已从台积电开始,当岛内重要的高科技业全移往美国后,台湾已无利用和保护的价值,得到的待遇恐怕比乌克兰还不如。届时万一绿营推动“台独”引爆两岸战争,美国榨干台湾之后,肯定只会隔岸观火。
Photo:图片由作者提供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