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出生,到台湾升学后落地生根,如今在台湾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在香港生活的时间。担任传媒工作,长期观察并融入当地社会,是一个应该很有资格被称作台湾通的香港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赖清德发动对国民党“立委”大罢免,以24比0大失败后,特朗普又对台祭出比日韩还高的20%对等关税,在内外交逼、民调暴跌下,岛内部分舆论认为,民进党不只明年县市长选举将面临大败,赖清德恐已预先和连任绝缘。雪上加霜的是民进党票仓中南部,罕见遇到连续暴雨,淹成水乡泽国,损失惨重,可谓天怒人怨。
从大罢免投票前一直到本周,绿营南部大票仓连续受到台风和暴雨侵袭,部分舆论认为是赖清德倒行逆施导致天怒人怨。
在绿营发动大罢免失败后,美国对台关税终于揭晓,既不是赖清德当初梦想的“从零关税”谈起,更是比日本和韩国高出5个百分点的20%。虽然民进党当局并不承认是挫败,但部分岛内经济学者则指出,如果将年初以来,美国施压致使新台币升值了12%的汇率计算在内,税率高达32%,传统产业承受不起打击,恐怕会掀起倒闭潮。
岛内的工具机、自行车和纺织等传统产业,毛利率通常只有10%左右,新台币升值12%早已把毛利吃掉。当台湾企业面对20%关税,而日韩竞争对手只需负担15%时,许多中小企业已完全丧失出口竞争力,无利可图。
民进党当局虽然解释还可以和美国再谈判,以便获得和日韩一样的15%税率,但外国传媒已认为,除非中国台湾仿效日韩,承诺对美巨额投资以及作出对农产品、汽车等全面零关税开放,否则只是痴人说梦。外媒更点出,以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韩国承诺3500亿美元来看,中国台湾投资金额极有可能落在4000亿美元。
2024年中国台湾的GDP(本地生产总值)约为7955.73亿美元,4000亿美元相当于去年GDP的一半。而去年度政府总预算支出3兆元新台币(约950亿美元),对美投资相当于4.2倍的政府年度预算。大罢免大失败后,在野党仍控制“立法院”多数,这些对美投资预算能否通过颇有疑问。
分析台湾对美贸易结构,其实关税大魔王仍未揭晓。传统产业对美输出只占25%左右,另外七成半是半导体和电子零组件。美国早前已针对芯片和半导体相关产品,启动《贸易扩张法(Trade Expansion Act)》232条款调查,岛内面临的税率,绝对有可能比20%高。
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高科技产品制定的各项法令和税率,目的都是迫使各国供应链迁到美国,手段就是让进口成本高出在美国生产许多。
超微半导体公司(AMD)主席和行政总裁苏姿丰曾公开表示,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生产的芯片要比从中国台湾采购贵约20%。从这个角度推论,美国引用232条款调查对台的税率,起码25%起跳。岛内所谓“护国神山”高科技产业,注定被迫迁到美国。
在大罢免大失败,以及美国对台关税税率不如预期下,各传媒近期公布的民调都显示赖清德民望暴跌。据绿营背景的《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执政满意度为34.6%,较上月暴跌10.1个百分点,创上任以来新低;不满意度56.6%,较上月高出近10个百分点,写下上任以来不满意度新高纪录。民调亦显示,高达54.9%受访者不支持赖清德连任,比去年11月的37%增加近18个百分点;当时有46.9%民众支持他连任,现在暴跌至34.3%。
在多重内外因素夹击下,传媒本来猜测他会收手停止大罢免,并放低姿态与在野党和解,共同面对美国关税对岛内产业的打击,但赖清德仍选择玉石俱焚的策略,下令本月23日针对七名国民党“立委”的第二轮罢免,采取精准打击、背水一战。
赖清德坚持推动的第二轮大罢免,被不少政治学者看衰。
要知道,在绿营侧翼气焰高张的情况下,第一轮大罢免仍以零蛋收场,部分侧翼已表达弃船不玩,民进党要在第二轮罢免有所斩获难度甚高。如果依大部分岛内传媒预测,第二轮罢免仍无蓝委被罢,早前宣布参选明年县市长和议员的绿营政治人物,势必为自己政治前途公开挑战赖清德,迫他辞任党主席。
如果赖清德继续发挥硬颈性格,死不下台,并且死不认错,虽然苦了民众,但是蓝白可藉由在多地区赢得县市长选举,顺势壮大地方政治版图,以地方包围中央,大幅增加2028年“总统”大选的胜算。
Photo:图片由作者提供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