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出生,到台湾升学后落地生根,如今在台湾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在香港生活的时间。担任传媒工作,长期观察并融入当地社会,是一个应该很有资格被称作台湾通的香港人。
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双方陆续对涉及军工的企业互相制裁。每当北京公布新一轮对美制裁名单时,看来是局外人的台湾,都会有绿营人士和传媒出来批评对岸。不过,当这次制裁对象对准岛内时,民进党当局和绿营侧翼竟然叫好,原来是因为情势所迫,要挽救“管治”危机。
赖清德去年虽然因国民党和民众党未能整合,侥幸赢得大选,但民进党在“立法院”却失去多数党席位,处处受制。以赖清德不肯妥协的个性,最终不惜社会庞大代价,出手推动对国民党24位“立委”的罢免案,并将在本月26日投票。然而,内外多重因素却让大罢免遇到逆风。首当其冲的是特朗普对台推出高达32%的“对等关税”,并强迫新台币上半年猛升超过10%,让传统和保险等产业承受巨大打击,民间质疑政府面对美国老大哥就脚软,除了跪以外束手无策。跟着赖清德发表所谓“团结十讲”,虽然他想借此制造本省和外省籍台湾人的仇恨,挑起蓝绿政党对立,目的是团结绿营支持者,但却引起舆论反感,反而激出要教训民进党的选民。从近期多间传媒的民调显示,反对大罢免的受访者多于赞成,高喊多月的“大罢免大成功”口号,在网络上已变为琅琅上口的“大罢免大失败”。
赖清德当局只好采取以拖待变的手法止血,希望美方在26日投票后才宣布新一轮税率,避免打击绿营支持者的投票率。
大陆商务部将八间台湾军工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出口军民两用物项。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陆商务部上周宣布,将台湾的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纬航天科技公司、中山科学研究院等八家公司,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意味这八家公司将被禁止获得大陆出口的“军民两用物项”。依照近期惯例,绿营必是大骂一轮,但绿媒和侧翼的发言,却说成北京帮了台湾军方大忙,企图粉饰太平。
持这派论点的,是指台湾军方一直希望武器和相关用品摆脱所谓“红色供应链”,北京的制裁措施,等于帮岛内先过滤掉部分供应商借由洗产地方式,将大陆制造的零件卖给岛内军工企业,替民进党当局省下不少审查手续。
不过,眼尖的军事专家和学者却警告,北京管控的真正目的不在军事零件,而是稀土,影响所及恐不只几间军工企业,而是全台的高科技民间公司。
持反对意见的传媒认为,岛内的军工企业不会蠢到直接向大陆购买稀土,所以根本没有影响。但从大陆在中美贸易战中,限制对美出口稀土的做法来看,情况并非这样。中方的出口审查是要求购买稀土企业,提供稀土用来制造的产品清单、出售对象,以及最致命的最终使用者。
台方军工企业虽然名义上不会向对岸购稀土,但相关零件制造商和原料供应商就难讲了。尤其是大陆方面如落实管控,台湾所有购买稀土的民间企业,都必定要提供从上游到下游所有交易对象清单。商务部自5月以来,实施打击战略矿产走私行动,杜绝镓、锗、锑、钨、中重稀土落入境外敌对势力手中,台资企业恐难以获得优待。
大陆一旦对台实施稀土禁运,将对岛内高科技产业造成严重打击。
自从大陆方面在中美贸易战打出稀土牌后,不只美国军工业受到影响,多间知名汽车厂都因此被迫停工,导致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战不得不作出让步。2024年大陆稀土产量约占全球的70%,精炼与加工领域的市占率更是高达90%,意味着大陆在稀土的开采、加工和供应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台湾要绕过对岸另觅货源,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根据统计,台湾稀土需求量非常惊人,在全球排名前五名之内。主要因为台湾在半导体、电子产品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稀土的需求日益增加。例如钐(Sm),除了用在飞弹引导零件,更是永磁材料,即电动车马达必须用到的材料;其他如镓(Ga),更用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LED、雷达系统。
一旦这些关键原料遭到禁运,岛内高科技产业将出现断链危机,民进党当局就算赢了大罢免,也很难应对后面稀土海啸对经济的打击。
Photo:图片由作者提供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