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你是否曾想过,浏览器不再只是显示网页内容,而是能够理解你的要求,自动为你查地图、找电邮、甚至整理行事历呢?AI初创Perplexity发表的AI浏览器《Comet》,内建AI搜寻引擎和AI助理,正是这样的革命性产品。随后OpenAI也传出将在未来几周内推出由AI驱动的浏览器,剑指《Google Chrome》市场龙头地位。究竟这场AI浏览器大战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网上生活?
Perplexity Comet整合AI助理
2025年7月9日,Perplexity发表AI浏览器《Comet》,产品定位为用户的“思考伙伴与数码助理”,希望重塑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从“被动浏览”进化为“主动思考”。打开《Comet》后,首页预设是Perplexity搜寻引擎的界面,可让用户输入提问。AI能根据搜寻结果自动生成内容摘要,让用户快速掌握重要信息,不用再陷入无止境的网页连结点击与内容筛选。
更重要的是,它整合了AI助理Comet Assistant。用户按下浏览器右上方的“Assistant”图示,即可叫出AI助理,并在侧边栏展开操作界面。譬如你想搜寻单车产品信息时,可以问Comet Assistant哪家网店有同样产品,但价格较平、出货较快,并要求它比较现正读取的网页产品。
又例如,你想寻找来自同事的电邮,向Comet Assistant提出要求,AI助理随即登入你的Gmail账户,找出同事电邮,并提供邮件内容摘要,让你快速预览;如发现有邮件需要回复,可以要求AI助理草拟回信内容;若要开会讨论重要事项,阁下可以要求AI助理登入你的Google Calendar预约会议,并发送邀请函给同事。
Perplexity早前找来《鱿鱼游戏》男主角李政宰拍摄广告,强调其AI搜寻引擎可以回答各式奇难杂症的问题。(图片来源:翻摄Perplexity官方YouTube影片)
Comet帮助网民摆脱“分页地狱”
Perplexity执行长阿拉文德·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表示,《Comet》的目标是帮助网民摆脱“分页地狱”与“连结迷宫”的困扰,让用户能在单一界面中自由切换不同任务情境,并以如同思考般自然流畅的方式与网页内容互动。他扬言:“要让AI成为用户在所有App与网站之间的桥梁。”
对Perplexity来说,《Comet》不是单纯的浏览器,而是以AI重构互联网入口的实验平台。斯里尼瓦斯表示,他们开发《Comet》的目的跟《Google Chrome》一样,希望可以追踪用户的所有网上活动踪迹,继而了解用户喜欢购买什么类型商品、浏览什么类型内容,务求更全面掌握用户的喜好兴趣,以提供符合个人需要的广告服务。再者,Perplexity能掌握完整的用户浏览路径,藉此累积大量数据,就可以进一步优化其AI模型。
现阶段《Comet》只开放给每月支付200美元的Perplexity Max付费订户优先试用,一般用户则可以加入等候名单,预计夏季会陆续开放给更多人使用。(图片来源:翻摄Perplexity官网)
用户只要在《Comet》输入“Find new emails from my teammates”,AI助理便会列出同事邮件,还可以替你草拟回信内容。(图片来源:翻摄Perplexity官网)
根据Perplexity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5月,其搜寻请求量已突破7.8亿次,月增长率高达20%。若这些搜寻用户顺利转化为《Comet》的浏览器使用者,Perplexity将握有与《Google Chrome》抗衡的足够本钱。
OpenAI藉浏览器掌控用户数据
在Perplexity发布《Comet》后不久,路透社随即报道OpenAI将在几周内推出自家的AI浏览器。它设有近似ChatGPT的对话框界面,可让用户在聊天环境中完成搜寻,在搜寻结果页面上直接看到所需答案,无需再点击进入其他网站筛选资料。此外,它也拥有类似OpenAI Operator的AI代理功能,可替用户执行预订、填写表格等日常任务,将AI深度融入用户的日常应用中。
OpenAI决定创建自己的浏览器,而不是开发一个可以安装在其他浏览器中插件(Plug-in),其心思也跟Perplexity一样,希望可以对用户数据握有更大的控制权。《Chrome》浏览器正因为掌握了逾36亿用户数据,所以Google可以完全了解用户偏好,进而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投放服务,建立庞大的网上广告王国。目前由用户数据带来的广告收入,已占Google母公司Alphabet近四分之三的营收。
为制作足以挑战《Chrome》的浏览器,OpenAI在2024年从Google挖走两位《Chrome》原始开发团队成员本·古杰(Ben Goodger)、达林·费雪(Darin Fisher),带来对《Chrome》核心架构与设计的深厚经验,而OpenAI浏览器正是基于Google开源浏览器程序码Chromium进行研发。这两人主要负责底层架构设计、安全性与使用者体验,帮助OpenAI创造一款从Chromium衍生、深度整合AI自动化功能的未来浏览器。
OpenAI Operator是一项进阶的AI代理工具,不只回复文字答案,还可以代表用户执行各种网上操作,未来可能会整合到OpenAI的浏览器。(图片来源:翻摄OpenAI官网)
AI浏览器市场成群雄逐鹿之地
根据网络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Chrome》浏览器目前在全球浏览器市占率超过68%,约36.6亿人在使用;排名第二的《Apple Safari》市占率则为16%,用户数约为8.7亿。至于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数已逾8亿,倘若当中大部分人都转用OpenAI浏览器,有望取代《Safari》的老二位置,威胁Alphabet长期仰赖用户数据所建立的广告生态圈。
除Perplexity与OpenAI外,原来AI浏览器赛道上已有不少玩家在默默耕耘。The Browser Company发布AI浏览器《Dia》,可以一次过查阅所有已开启分页的内容,让AI整合各分页的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和分析。Opera释出具备AI代理功能的浏览器《Neon》,可替用户撰写报告或玩网上游戏。Brave Software推出强调私隐保障的AI浏览器《Brave》,内建AI助理“Leo”,能为用户总结网页信息、分析PDF内容,甚至协助撰写邮件或编写程序码。
AI浏览器市场虽仍在萌芽阶段,但竞争已渐趋激烈。OpenAI与Perplexity若欲突围,不能只倚赖AI技术优势,更需洞察用户需求与使用场景,打造出真正能改变人们上网习惯的产品。这场AI浏览器之战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未来互联网入口主导权的重新洗牌,其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