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沪深港通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美减息预期升温多只高息股破顶,应如何部署?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7-11 18:39:56

  美国联储局近日公布6月议息纪录,显示大部分与会者认为今年内减息合适,市场对美国减息预期升温,带动港股高息股继续向好,其中多只内银股今日(11日)再创新高,平保(02318)亦曾飙逾半成,汇控(00005)则一度逼近100元,虽然其后都于高位受压回落,但在低息环境下,料市场仍会偏好高息股,应如何部署?哪一板块或哪只股份仍有水位?

(AP图片)


美储局大多数委员认为今年减息合适 沃勒支持最快本月减息

  美国联储局昨日(10日)公布6月议息纪录,虽然会议纪录显示,个别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倾向今年不减息,不过大部分与会者认为今年内减息是合适之举,关税对通胀带来的上升压力可能是暂时性或较温和,中长期通胀预期仍然保持稳定,经济活动和劳工市场则可能有一定程度放缓。议息纪录公布后,市场对美国在今年底前减息0.5厘或以上的预期进一步上升。

  另外媒报道,美联储局理事沃勒表示,支持联储局最早在7月减息,认为根据最近的经济数据,目前的政策利率仍然过紧。 他又淡化关税会推高通胀的担忧,认为这些只是一次性事件,各国央行应该审慎应对,强调央行不应利用利率来应对关税,认为通胀已经缓解,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由于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约为2%,加上通胀只较目标高出约半个百分点,因此认为联储局仍有空间减息。

本港银行同业拆息低企 港元定存息率欠吸引

  另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部分投资者忧虑下半年股市波动,并希望寻求具备稳定现金流及具防守性资产,惟近期本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低企,连带港元定存息率也欠吸引,因此令市场目光转移至高息股及高息ETF。

  虽然近日港元汇价重新走弱,金管局出手承接港元沽盘后,银行体系总结余减少,推动HIBOR回升,其中1个月HIBOR较上月底回升逾四成,但昨日仍只报1.03304厘。尽管有不少银行本周因应市场利率,而调升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但6个月定存普遍也只加到1.2厘至1.9厘。另要注意,银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除了视乎拆息走势,亦会因应银行自身的营运策略。

券商:内银股息稳健具吸引力 盈利韧性持续超预期

  在一众高息股,内银股今日继续走强,工商银行(01398)、建设银行(00939)、中国银行(03988)盘中都再创新高。银行股在全球范围内都强劲上涨,兴业证券统计,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8日,全球、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银行板块指数分别大幅上涨52%、49%、65%、53%和59%,均已逼近或超过2010年以来新高,且相较于大盘指数均跑出超额收益。

  券商分析,中国国内银行业经营模式从过往的“去财政化、市场化、打破刚兑”的“顺周期”模式,逐渐转变到新模式,具有“弱周期”特点。银行息差下行预计慢于无风险利率,资产质量弱周期,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银行股息率的稳健性持续具有吸引力。

  展望下半年,长城证券认为,当前银行股行情实质性反映的是对于基本面稳定性的预期偏差,近年来银行的盈利韧性持续超预期,主要缘于监管政策托底,城投、地产、资本等维度的重大风险底线确立。基本面稳定是红利价值重估、机构持续加仓的核心基础,2025年净息差正在筑底,资产质量稳定,区域银行业绩增速领先。

险资年内举牌达20次偏向内银 内银不断创新高内险或最受益

  随着银行股不断创历史新高,内险股亦随之集体拉升。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近日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举牌郑州银行H股。这意味今年截至目前,险资对上市公司(主要对象是银行)的举牌次数已达20次,已达去年全年水平。《证券日报》根据公开资讯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已有10家保险机构对16家上市公司进行举牌,其中平安人寿年内已7次举牌上市公司,包括对农业银行(01288)H股、邮储银行(01658)H股各两次举牌,最新持股比例分别为13.12%、13.10%,以及对招商银行(03698)H股进行3次举牌,最新持股比例为15.01%。随着内银股不断创历史新高,保险股或成最大受益方。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表示,2025年以来,险资多次举牌银行股, 主要是银行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的特点持续受到险资青睐。对于险资而言,银行股股息率优于长债收益率,估值波动可计入OCI(其他综合收益)以应对业绩波动,并且相对来说,当前H股银行股息率更高。同时,不排除保险公司通过股权投资ROE(净资产收益率)领先优质城农商行实现并表和银保渠道业务协同,进一步改善业绩回报的空间。

高盛:港银上行空间有限 予汇控目标价103元

  至于本地银行股,高盛近日发表研报指,未见到行业的上行空间,正面因素已被市场消化。基于HIBOR的正面影响,将本地银行2026及27财年的每股盈利预测平均上调14%,目标价平均上调11%,当中对汇控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03元;维持东亚银行(00023)“沽售”评级,目标价10.5元。

  报告指,中银香港(02388)及恒生银行(00011)的市盈率估值已调整至20年的平均值,市场对25/26财年每股盈利增长的预期亦已低于中期周期的增长。另外,预期本地楼市和贷款业务将呈现缓慢(约低单位数)复苏,加上作为盈利推力因素的HIBOR受压,对银行业的净息差及报表构成下行风险。该行料HIBOR将于下半年稍为回升,因过剩的流动性将从银行体系中撤走。然而,与美元利率的差距在可见将来或保持较高水平,因预期美元走弱,以及本地IPO活动增加。

温杰:低息环境利高息股惟再升空间有限 平保或可追落后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理事温杰指,从宏观环境来看现时仍相对低息,特别是内地正处于减息期,市场预期之后会再减息。内地其实没甚么资产可以投资,以往还可投资房地产及理财产品,过去几年却陆续出问题。而中国国债10年期目前只有1.67厘息,实在太低,故近几年尤其于疫情过后,民众手头有一定闲置资金,故南下资金颇肯定会流向高息股。香港方面也处于低息环境,早两个月定期存款只得0.7厘息,大家也不会做定期而会考虑高息股,近期就算HIBOR回升,也只升至约1厘,相对电讯股及内银股有5至7厘息,仍有很大息差,而且大家觉得HIBOR就算升也未必升太多,因9月份美国可能会减息,因此其实不需有甚么特别消息,资金流向已断定高息股有支撑。

  温杰又指,虽然市场气氛向好,但未至于很夸张,可能只有稳定币概念及生物科技板块等有个别资金追逐,一般投资者虽想买股票,但觉得大市升至24500点已不算特别便宜,向上空间有限,最正常是买中资金融股,既有息收又够大只兼相对平稳。再者,还有政策憧憬,譬如憧憬中央会帮助内房,对金融业改革政策也有些憧憬及预期,甚至券商与稳定币也有些关系,都令整体金融或高息股板块成市场焦点。

  不过,温杰认为,虽然相关板块仍有上升空间,但不要预期太多,如汇控升至近100元已太夸张。假设大市升到24800至25000点,此类股份料仍有得升,但于现水平难再大升,有货可续持有,无货就较麻烦,若较进取看好大市,现时反而应再买一些落后科技股,升幅应会更吸引,惟料市场仍会偏好高息股甚至高息ETF。他认为目前只有个别内险股还有些水位,例如平保今日升得较多,但相对新华保险(01336)及国寿(02628)仍落后,相对内银也较落后,总之除个别内险股仍可留意,其他最好待其有些回调才买,例如平保只料有2至4元水位,现价不值博。

  中资高息股今日普遍先升后回,建行跌1.53%报8.55元,中行跌0.43%报4.69元,工行跌0.96%报6.21元,农行(01288)跌1.25%报5.52元,平保升2.32%报52.85元,国寿升1.51%报18.86元,太保(02601)升4.88%报29元,新华保险升3.69%报43.6元,中移动(00941)升0.99%报87元,中电信(00728)升0.54%报5.55元,中联通(00762)升0.22%报9.12元。至于本地银行股,汇控无升跌报97.05元,中银香港跌0.94%报36.8元,恒生升0.75%报121.5元,东亚跌1.6%报12.3元。


(经济通HV2报价系统截图)


  (撰文:经济通市场组、中国组、采访组,整理:李崇伟)

分享:
返回沪深港通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