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出生,到台湾升学后落地生根,如今在台湾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在香港生活的时间。担任传媒工作,长期观察并融入当地社会,是一个应该很有资格被称作台湾通的香港人。
炎炎夏日,正是莲花盛开的季节。莲花不单单可观赏,还能衍生出各式美食。我从小就热爱各式莲子、莲藕食物。台湾两大莲田——“北观音,南白河”,台南市的白河区太远,就近到离台北车程不到一小时的桃园市观音乡的莲花季吃吃玩玩,是季节限定的有趣活动。
盛夏莲塘美景
除了吃莲花相关特色食物,其实还有一样好奇已久的心愿,就是体验坐上大王莲。台北市双溪公园曾经推出过免费活动,但公家机关比较谨慎,竟然限重60公斤,成年男性很容易超标。当时的台北市长柯文哲贪玩上去坐,还被民众抨击虚报体重,明明超标,还利用特权硬上大王莲。
不过打听到观音区这边的大王莲,坐一次虽然收费新台币50元(约港币13.5元),但是允许承重高达100公斤,简直不坐可惜。当然,大男人上去,自己觉得有趣就好,拍照起来其实颇为尴尬,现场也几乎都是愿意变化姿势的女士上去摆拍。大王莲上面有放置一块透明塑胶板,以便承重,近70公斤的我,站立坐卧都很踏实,旁边也有工作人员扶持,安全性绝对没问题。一整池的大王莲,周围都是树林,清爽的绿色看了就消暑。
大王莲成了摆拍最佳配角。
莲花每年7月至8月期间盛开,来到观音乡会场,映入眼帘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莲田,清爽翠绿的莲叶,和一望无际的粉色以及白色的莲花,或含苞或绽放,视觉上顿时清凉许多。而经过农家解说,才知道莲花的品种颇多,当地种有大贺莲、睡莲、牡丹莲、泰国莲等品种,姿态各有千秋。
为了创造商机,最好赚的其实是卖吃的。一包装成所谓的“风味餐”,价格立马翻几倍,但难得去旅游,大家都会愿意多花些钱尝鲜。莲子可咸可甜,百变百搭;莲藕可以煲汤,也能塞入糯米做成美味的江南美食江米藕,衍生出的藕粉也是我的最爱;还有莲蓬茶,更不用说荷叶可包饭。既能观赏又能入菜,莲花果真是好物。
应景风味餐,吃个新鲜。
桃园当局在花季结合周边众多休闲农场和观光莲园,设有许多装置艺术,让爱拍照上网分享的游客有拍不完的网美照,还设计各种象是剥莲子的农事体验,当然还有在地莲花相关农特产品、自制手作荷叶饭、风味餐,以及莲香囊和荷扇制作等等。到了周末,还有演唱会、西瓜南瓜促销、舞蹈表演,主打丰富的亲子活动,方便民众趁着暑假去溜小孩放电。
莲子当剉冰配料口感绵密
酸甜的洛神花酱配臭豆腐,旁边是老板娘自己腌的佛手瓜泡菜。
热闹归热闹,不想人挤人又塞车的,可以和我一样选择平日造访,清凉写意地随性赏花,度过悠闲时光。
这次到观音乡赏莲收获丰硕,有得看有得吃也有得买。据说在新北市的金山清水湿地,同样季节可以观赏到近百片多重瓣牡丹莲花海,特色农产包括莲花茶和莲花冻,有机会也想去体验一番。
Photo:图片由作者提供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