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吃的真相》作者。“在实验室里研究做饭以养家糊口”,在媒体上介绍“吃的真相”以传播科学。
如果问这是不是月饼,估计99.999%的人都会说是。
那0.001%不敢说“是”的人,是厂家。
你看,人家名称是“蜜桃乌龙茶饼”。在标签上,也都是“XXX饼”,而不是“XXX月饼”。
因为,这个产品执行的标准是GB/T20977。
GB/T20977,也就是《糕点质量通则》。
月饼其实也是糕点,按理说执行糕点的标准也没问题。但是,这个GB/T20977特意说明不适用于“月饼和裱花蛋糕”。所以,当厂家把这个标准作为生产标准的时候,就不能说是“月饼”了。
对于“月饼”,有一个专门的标准GB/T19855《月饼质量通则》。
执行它的,就毫无异议是“月饼”了。
为什么有的厂家不执行GB/T19855从而成可以称为“月饼”,而要采用GB//T20977自绝于“月饼”家族呢?看这个截图就明白了:
作为“月饼”,各种馅有成分含量的要求。如果宣称执行这个标准,叫“XX月饼”但又不满足含量要求,就属于违规,查到了要罚,被职业打假人盯上了要赔哭。
不过,GB/T是推荐标准,厂家可以不执行。理论上,厂家也可以选择执行GB7099。
这是一个糕点面包的强制性国标,并没有把月饼排除在外。而且,它其实是安全标准,基本上只有安全指标,而对质量与名称并没有结束。当用它来作为执行标准的时候,就不受GB/T19855的约束,只要满足其他强制性国标,比如GB7718的标签通则就可以了。而在现行的GB7718中,并不要求“XX月饼”的XX标出用量。
不过,留给这种操作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新版的GB7718就要求标出用量,也就堵上了这个抖机灵的空间。
简单说,现在正规渠道的月饼还是不大敢违规的。但是,利用法规和公众认知之间的信息差来糊弄消费者,还是有一定空间的。
前几天,有媒体采访,问我对“榴莲冰皮月饼”中榴莲占比不足3%的看法,是否违规。我说,那要看它的标签上执行的是哪个标准:如果写的是GB/T19855,那么就是违规的,成分造假欺骗消费者;如果写的是GB7099那么只是不道德,根据现行国标,还不能说它违规,这样的操作要到新版标签通则生效,才是违规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想不被忽悠,还是多看一点科普,了解一点相关的法规吧。
转载自云无心微信公众号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