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张翠容,资深新闻工作者,亦是著名的女战地记者,专注国际新闻采访及评论;曾服务于中西媒体,只身跑遍中东地区、欧亚及拉丁美洲等地。著作计有《行过烽火大地》、《中东现场》、《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地中海的春天》和《欧亚现场》等 ;分别获人权新闻奖及多个好书奖。
在9月举行的第80届联合国大会,发生一段小插曲,就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会后准备前住法国领事馆时,其车队却被路上警察拦截,表示要清空路面等待特朗普车队驶过,即使马克龙亲自致电特朗普也不得要领,这对法国来说是奇耻大辱。事后马克龙也说,这是特朗普对他在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一种报复姿态。特朗普的立场非常明显,看美国代表早前于安理会对要求以色列立刻在加沙停火的议案,投下反对票,这举动已告诉世人,美国支持以色列继续进行大屠杀。
事实上,在这次大会以巴“两国峰会”上,不仅法国,还有加拿大、英国、比利时、葡萄牙等西方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令到全球193个国家中,共有157个国家支持巴人建国,占去联合国成员国四分之三。有趣的是,在五眼联盟中,就巴人建国立场上,已有四眼和美国立场不同;在G7成员国中,也有三个国家与美国背道而驰。西方多国的外交转向特别令人眼前一亮,背后原因何在?这真的要归功于整个西方世界支持巴人人权的“草根运动”。
法国及加拿大、英国、比利时、葡萄牙等西方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与特朗普撑以色列的主张背道而驰。(AFP)
我自2002年开始出入以巴地区,首次到访耶路撒冷,已遇上大量从美国和西欧前来支援巴人权利的社会活动家,他们异常活跃,甚至在西岸巴人城镇常设服务中心,教授巴人非暴力抗争手段。他们分批及轮流来到巴人地区,确保任何时刻都有成员给予当地人协助。在这浩大的国际和平团队中,除穆斯林外,亦有为数不少的基督徒和欧美犹太人,而西欧的成员主要来自英国、法国和西班牙,跟着是挪威和德国。使我意外的是,原来也有不少日本人前仆后继来到圣地散播和平种子,他们相等于1933至1936年参与西班牙反法西斯内战的国际纵队。
换言之,过去数十年以来,当好些欧洲和日本领导人仍紧跟美国背后,支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殖民政策时,她们国家的子民早已站在鸡蛋一方来推倒高墙,并长期不断向自己政府施压,以求改变相关政策,推动“两国方案”,达到以巴两民族平等共存。因此,自两年前以色列以自卫之名向加沙行屠杀之实,大家看到美国和欧洲人声势浩大的反屠杀、反种族清洗示威抗议,这不是突然爆发出来的,而是经过他们长年累月付出无比的恒心,就以巴冲突问题进行深耕细作的人道关怀行动,西欧多国执政者面对群情汹涌声讨以色列屠杀罪行的压力,终于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西方世界支持巴人人权的“草根运动”,在巴人地区深耕细作。(AFP)
可是,有批评指这次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一种虚伪的外交姿态,未有解决巴人实时的困境,也不能立刻制止以色列在加沙的清冼行动,以及在西岸的扩张主义,就好像向垂死的病人追封颁奖,根本无法拯救他们的生命。更何况她们承认巴勒斯坦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得要解除哈马斯武装和夺取其管治权、实现加沙停火及释放人质、改革位于西岸的巴人权力机构等,却没提及以巴边界问题,还有如何处理以色列不断扩展犹太殖民区,使得巴人土地支离破碎,无法建国。所谓建国,对巴人而言也不过是海市蜃楼吧。
远水的确难以救近火,但不少巴人人权工作者认为,即使只是姿态,在外交上也不容忽视,特别是这次有好些是美国盟友,这姿态就更不容忽视了,它可打开一个有力的缺口,让支援巴人的西欧“草根运动”进一步发挥作用,向政府施压。既然承应巴勒斯坦国,那是否要向继续清洗巴人行动的以色列采取制裁和抵制?欧洲足协(UEFA)现正考虑是否要抵制以色列,还有其他经济和文化活动,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有欧洲国家已提出暂停和以色列合作。这对以色列经济不无打击,令该国面对更大的被孤立压力。
沙特阿拉伯与拥有核武的巴基斯坦组成军事联盟。(AFP)
在军事上,沙特阿拉伯已和拥有核武的巴基斯坦组成军事联盟,如果继续往这方向发展,组成穆斯林世界的北约不是没可能的。滴水可成河,历史上有很多事例,以为撼不动的高墙,最终自食其果。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就以巴局势,我们亦只能以这种态度去面对吧。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