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出生,到台湾升学后落地生根,如今在台湾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在香港生活的时间。担任传媒工作,长期观察并融入当地社会,是一个应该很有资格被称作台湾通的香港人。
台湾社会最近陷入大罢免的混乱之中。执政党和在野党互有攻防,都忙得不可开交。在赖清德精心策划下,多达31名国民党“立委”要面对罢免投票,国民党会否自此失去“立法院”控制权,任由绿营全面执政为所欲为,端看这次的投票结果而定,影响不可谓不大。
大罢免旗帜近日出现在岛内各主要路口。(Threads图片)
多年来民进党推动的台式民主有个特色:当自己占多数时,一定强调少数服从多数,但当自己人数处于劣势,输掉表决或选举时,则高喊被多数暴力迫害、多数应该尊重少数。赖清德去年虽然赢得大选,但在“立法院”113席中,只取得51席,失去多数党位置,执政起来绑手绑脚很不痛快。绿营紧咬的论点则是国民党和民众党“立委”,是以多数暴力手段通过各种不合理的法案。
当然这样叫嚣,初期只会在绿营同温层引发共鸣,但是占人数优势的国民党,却被“立委”选举胜利冲昏头脑,不断推出被舆论批评的法案。例如蓝白联手通过的《国会改革法案》,引发“假改革真扩权”的质疑。而最致命的,是由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傅崐萁全力推动删除政府预算。他原始动机应是将预算砍到民进党政府无法运作,让赖清德下不了台跪地求饶,所以先从《财政收支划分法》删掉新台币3700亿,再将总预算砍掉3000亿,然后用其他方式,把政府总预算从3兆新台币删到2兆。
财力雄厚的罢免团体派发多款罢免贴纸和赠品。(Threads图片)
要知道砍政府预算,一定会影响到利益团体和弱势的经费来源,所以要事先说服社会大众。就象是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时,声称要删除美国联邦政府三分之一预算,也都先做好功课再透过社交平台发文,点出荒谬和浪费之处。例如他指控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竟然有数百万百岁以上的老人领取社安金,甚至有人年龄高达360岁,明显离谱,不合事实,大幅滥用社会资源。马斯克的论点显浅易懂,举证明确,顺利引起社会共鸣。
反观傅崐萁带领的激进国民党“立委”,删预算不是为民众节省开支,而是眼中充满对绿营的仇恨,于是只有删预算的目标,却提不出能说服大众的理由,这样就等于向民进党送上绝地大反击的筹码,一步一步地联合各利益团体和基层民众,营造社会对国民党“立委”的仇恨,让大罢免能够成真。
这次罢免分为两次投票,分别是本月26日的24名“立委”,以及8月23日的7名立委。赖清德最早的如意算盘,是能罢免掉至少17名国民党“立委”,让蓝营在“立法院”从52席降到35席。由于罢免后要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年初才进行补选,这段期间等于民进党跃身为多数党,早前被在野党卡关的法案都可趁机通过。
不过近两个月的民调显示,反对罢免的民众开始增加,加上赖清德的“团结十讲”内容引起舆论反感,“行政院”又公开反对在野党通过的向所有民众普发一万元新台币现金,让舆论推估被罢免的国民党“立委”可能降到11席以下。这样民进党在改选时,必须赢得6席立委以上,才能超越57席的过半数门槛。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前右三)出席多场集会,呼吁蓝营支持者投票反罢免。(朱立伦fb图片)
笔者认为,部分国民党“立委”被罢免掉未必是坏事。赖清德就职周年的民调高于蔡英文同期,其实应归功于社会对国民党“立委”,甚至党主席朱立伦的不满,进而掩盖了赖清德的施政失能。若大罢免能清除蓝营中只顾仇恨、不是真正为台湾民众做事、未能获得中间选民支持的人,或许能帮助这家百年老店重获新的契机。而同时,拥有行政和立法权的民进党,所有施政都会被放大检验。以过往一年多民进党当局诸多不合理政策和作为,势必影响明年九合一地方选举,赖清德想要在2008年连任也未必顺利。对国民党而言,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Photo:图片由作者提供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