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管理智城物语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Meta豪赌AI!掷千亿建数据中心,AI产业格局迎剧变?
方展策
作者:方展策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7-21 10:45:19

作者介绍

少年时,曾研习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学无所成,侥幸毕业。成年后,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子,先后在印刷、电子、网络媒体打滚,略有小成。中年后,修毕信息科技硕士,眼界渐扩,决意投身初创企业,窥探不同科技领域。近年,积极钻研数据分析与数码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开发项目;有时还会抽空执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学,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终身学习。

   在生成式AI赛道上,Facebook母公司Meta一直落后于Google、OpenAI等竞争对手。为求扭转劣势,该公司执行长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决定重组AI业务,成立新部门“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带领AI发展,又以天价薪酬向对手挖角,拟组建最顶尖的AI团队,并投资数千亿美元兴建AI超级数据中心。在如此宏大的布局下,Meta未来AI发展路向会否作出转变?这对整个AI产业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注资Scale AI换取汪滔加盟


   2025年6月30日,Meta执行长扎克伯格对内宣布,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MSL),肩负基础模型与AI产品的研发重任。MSL大部分成员来自Google DeepMind、OpenAI、Anthropic、以及其他AI初创;当中最瞩目的是,负责领导实验室、AI数据标记初创Scale AI前执行长汪滔(Alexandr Wang)。


   Meta在6月中旬向Scale AI投资143亿美元(约1,115亿港元),不但取得其49%股权,还藉此延揽其执行长汪滔加入Meta。投资完成后,Meta获取对Scale AI资源的优先使用权。大家要知道,AI模型开发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训练数据的质量;如今可以透过Scale AI拿到大量高质的训练数据,有助于提升其AI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其对手Google、OpenAI本是Scale AI客户,现已被迫撤销合作计划。


   更重要的是,扎克伯格希望借助汪滔在硅谷的广阔人脉和本身的个人魅力,吸引更多来自Google、OpenAI、Anthropic等对手的卓越人才。事实上,他的至交好友就包括:OpenAI执行长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OpenAI前技术长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以至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科技顾问米高·克拉西奥斯(Michael Kratsios)。


汪滔(左)不仅是OpenAI执行长奥特曼(右)相交多年的好友,更与硅谷大部分AI从业人员都有私交,人脉网络非常广阔。(图片来源:X.com@alexandr_wang账户)


豪掷2亿美元挖苹果AI高层


   过去一个月,扎克伯格亲自上场,发起一场人才争夺战。他会发电邮给目标对象,亲自邀请对方跳槽;又会在WhatsApp上发布短讯,以数百万美元的高薪吸引潜在人才。结果,他成功拉拢软件原始码寄存服务平台Github前执行长纳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以及AI初创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前执行长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s)加入MSL。


   弗里德曼作为联席负责人(Co-Lead),与汪滔共同领导MSL,负责推动AI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大规模应用的产品;格罗斯则出任AI产品策略主管,专注于AI产品管理和部署,并负责规划AI安全性、伦理、合规框架。


   除此以外,扎克伯格还挖来11名业界精英,包括:ChatGPT共同开发者Shengjia Zhao、GPT-4o共同开发者Hongyu Ren与Jiahui Yu、o系列推理模型共同开发者Trapit Bansal、Google Gemini预训练负责人Jack Rae、以及Anthropic的AI安全专家Joel Pobar等。


   踏入7月份,更有惊人消息传出:扎克伯格给出逾2亿美元(约15.6亿港元)的薪资方案,挖走了苹果(Apple)前AI模型负责人庞若鸣(Ruoming Pang)。这个金额比Apple执行长提姆·库克(Tim Cook)的2024年年薪(7,460万美元,约5.8亿港元)还要高!


为求一洗Meta在AI发展上的颓势,扎克伯格亲自领军,展开一场AI人才争夺战。(图片来源:Meta官网)


斥巨资筑建AI超级数据中心


   扎克伯格又宣布,Meta将投入数千亿美元,筑建一系列AI超级数据中心,以提供充裕运算力,帮助MSL研发出更强大的AI系统。第一座数据中心命名为“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预计2026年启用,电力规模逾1GW(十亿瓦),相当于一座大型发电厂的供电能力;第二座唤作Hyperion(海伯利昂),将会分阶段兴建,电力规模可扩充至5GW以上。


   因此,扎克伯格在招募顶尖人才时,能大胆承诺提供几乎无上限的GPU算力支援。Meta表示,其AI团队可动用的运算资源密度将居全球之冠,堪称业界人均可用量最高的企业之一。扎克伯格更豪言:“我们的目标是建立整个业界中最精英、最密集的AI研究团队。”


   根据Meta公开的财务数据,2025年度资本支出可能高达720亿美元(约5,616亿港元),其中绝大部分将投入于AI研发与数据中心建设。扎克伯格认为,Meta广告业务创造的现金流足以支撑这场豪赌。投资银行D.A. Davidson分析师吉尔·卢里亚(Gil Luria)指出,Meta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显然是为了在顶尖AI模型的长期竞赛中取得优势,但成果恐怕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浮现。


为应付日后AI超级数据中心的庞大电力需求,Meta已跟Constellation Energy达成为期20年的核能协议,为AI运算提供可靠和稳定的电力供应。(图片来源:Meta官网)


转向闭源策略谋取更大利润?


   然而,随着扎克伯格不断疯狂烧钱,资金压力也变得愈来愈大,于是Meta不得不考虑如何尽快将AI技术转化为收益——将研发重心从开源转向闭源模型,可能是其中一条出路。Llama的后继开源模型Behemoth已完成数据训练,惟因表现未能达标而推迟发布;当MSL正式运作后,该模型的测试亦同步暂停。


   据悉,MSL内部正积极讨论是否终止开源模型Behemoth的开发,改而投入闭源型的研发。虽然相关讨论仍属初期阶段,尚未有定案,而且最终还需扎克伯格拍板定夺,但这项消息已在AI圈引发高度关注。


   扎克伯格过去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力挺开源AI模型,并以Llama的开放策略凸显Meta与OpenAI封闭路线之间的差异性。可是,Meta转向闭源的话,不仅能强化对算法与数据资源的控制,更可能藉此建立可持续、具高利润潜力的商业生态。


   不过,一旦Meta退出开源模型阵营,势必对整个AI开源生态系造成深远冲击。当前推动开源发展的主力正是Meta,而2025年初轰动一时的Deepseek,就是在Llama开源模型基础上研发而成。若Meta最终舍弃开源策略,AI产业的权力格局恐将大幅向闭源开发商倾斜。这种转变势必引发连锁效应,对那些依赖开源模型进行微调、安全性研究与模型训练的初创企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智城物语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