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博客范强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放飞米价“修成正果”,日本自民党痛失参院
范强
作者:范强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07-22 10:00:51

作者介绍

资深新闻工作者。90年代任驻英国记者,专职采访香港政权交接新闻。回港后长年从事国际、两岸新闻的报道和时事分析。

  石破茂领导的日本自民党,在上周日(20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遭遇了滑铁卢,与执政盟友公明党加起来,也未能保住125席过半数票。

  石破政府在迎战今夏参院选举的过程中,遭遇了两大挑战:一是美国单方面发起关税战,对日本开出了25%的税率,对其出口导向经济,例如汽车业,构成关乎生死存亡的打击;二是国内物价上涨,尤其是米价失控引发民怨沸腾。

日本首相石破茂(右三)为自民党参院选举拉票。(美联社)


  关税问题虽然动摇日本经济,但却并不是导致自民党败北的关键因素,因为它是由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日本算是“无端受害”的一方。且上台不久的石破政府也算强硬,直至参院选举一刻亦未向白宫示弱。

自民党不惜牺牲基层民生

  通胀问题,尤其是米价的飞涨,才是真正反映了自民党为操弄经济数据,而不惜牺牲基层民生的特性,最终在选民怨声载道下被唾弃。那么,米价为何反映了自民党操弄经济数据?该党究竟暗藏了什么小算盘?

  从时序上看,日本米价上涨的导火线,是2022年初俄乌战争全面爆发:一方面日本加入对俄制裁,导致能源与化肥入口成本大增;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日本仍沿袭安倍经济学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日圆的积弱,令大量依赖能源、生产原料入口的日本农业,及相关加工业和批发零售业成本百上加斤。

  然而在此后3年间,自民党首相历经岸田文雄至石破茂,迟迟都未有对米价上涨作出反应,似乎这是一个因为存在各种复杂因素而“无解”的问题。米价就这般自由放飞,直至5月底连连突破历史新高。超市5公斤大米均价此时飙至4285日圆(约230港元),达到了去年同期的两倍。


大米与日本民生息息相关;图为当地一家清酒厂。(美联社)


小泉进次郎未能扭转败局

  自民党大佬们终于开始担忧,民怨沸腾会打击参院选情,才慌忙采取措施,要压抑米价了。哪怕到了这个时候,石破内阁中有些官员仍显得不紧不慢,例如本来应该负责解决米荒的农产大臣江藤拓,居然公开表示:“我从没买过米,家里都是别人送的。”又指“家中的米多得可以拿出去卖”。

  江藤拓这副“事不关己”的嘴脸,犹如给捱贵米的民众火上淋油,导致他匆匆下台谢罪,改换上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二公子——自民党80后少壮派议员小泉进次郎披挂上阵,接过农相职务,担起解决米荒的重任。自民党当时还憧憬,进次郎一旦成功抑压米价,就可以扭转参院选举的劣势。


  小泉进次郎接过处理米荒的烫手山芋后,立即向市场投放储备米,各地超市门口随即排起千人长龙,甚至通宵等候发售。然而,自民党大佬们和进次郎最终都失算了。米价虽然回落,但并未能挽回该党参院选举的败局,说明选民这回并不买账。

  说起来也是,日本作为亚洲唯一G7国家,拥有世界一流的农业、贸易和运输业,在足足3年间,米价非但一直压不下去,到最后连基本供应都成问题了,怎不令人感到奇哉怪也?小泉进次郎走马上任后,一个开仓放粮的决定就为米价降了温,不正说明压抑米价并非不可为,而是自民党政府不作为。

“米价”与“加息”瓜田李下

  关键问题在于,自民党政府为何不作为?其实,在当局仍由米价放飞之时,日本还同步上演了另一件大事,就是前首相岸田文雄在任内启动了日本利率的正常化进程。石破茂去年10月上任后,更全盘接过了岸田的金融政策,矢言尽一切努力,为央行加息闯关。

  说到这,米价与加息已隐隐约约,有了一层瓜田李下的关系。虽然直指自民党政府“故意”透过米价来推高通胀,难免有些牵强,但客观事实就是,米价推高通胀,为日本央行加息提供了理由。根据上周五(18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日本6月食品通胀大增7.2%,米价上涨就是主要的“动力来源”。


日本央行认为米价推高国民通胀预期;图为行长植田和男。(美联社)


  再说,米价与加息之间的互动关系藏得再深,也终究会露出尾巴——本月8日,日本央行新任委员小枝淳子率先“打开了天窗”。她在上任后首次接受传媒采访时说:“我正在密切关注大米这种主食,对基础通胀的潜在第二轮影响,大米和食品相关商品的通胀高于预期。”


日本民间“自愿”接受加息

  小枝淳子今年3月才加入日本央行,是支持加息政策的新力军。她也是首个挑明米价对日本央行政策走向影响的委员——她的算盘不仅仅是当前的CPI通胀数据,而是更具“政治色彩”的通胀预期。

  事实证明,小枝淳子是代表央行对外放风。在她发言后一周,日本央行就发布了季度调查报告,指出85%日本家庭预计未来一年物价将上涨。因此,日本央行有意在本月30日至31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上调当前财年的通胀预期,反映出“大米和更广泛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

  报告还特别指出两点:一是近期通胀数据相当强劲,特别是由于大米价格上涨,推高了其他价格,如外出就餐的价格,通胀速度超出了央行的预期;二是“随着企业继续通过涨价来转嫁原材料成本,曾面对长期通缩的日本民众,对未来价格走势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

  上述两点解释了为何营造“通胀预期”,是件具有政治色彩的工作:当年安倍推出超宽松利率政策,是“打劫”国民,尤其是退休人士的银行存款,但他画了一幅美图——只要日企挟现金流扩张海外,日本就有可能再创昭和经济奇迹。

  安倍经济下线,自民党政府重回利率正常化,意味着再创昭和经济奇迹的口号破产。而岸田及石破两位首相,在重推央行加息的时候,均未能像安倍般,为国民画出一张可供望梅止渴的蓝图。结果,民间的米荒之苦,居然成了推动通胀预期的主要动力。

  转换成较为浅白的说辞就是,无论是首相还是央行行长,现在拿捏的都是民生之苦。随着米价一天天涨起来,民间终究会长叹一声:“我们买你怕,立即加息吧!”


  只不过,日本选民也不是傻瓜。当年安倍好歹还肯给国民描述一幅人人有份的美丽新世界,现在自民党已沦落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即就在政治选举中遭受国民冷脸了。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分享:
返回范强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只看作者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