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及荣休教授。
在2014年我看过一套央视的传记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其中有个情节很有意思。
话说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百废待兴,工业非常落后。有一间汽车厂接到任务,有日本著名车厂代表团来参观访问,需要接待。汽车厂的领导不敢怠慢,但却十分害怕自己车厂的“先进”技术会让日本访问团学了回去,所以连忙到处设防,这里不准参观,那里也不能进入。殊不知那时日本汽车制造业已领先中国几个世代,哪里会有兴趣偷走中国的技术“机密”?
历史总会开玩笑,今天历史又似在重演,但演员却改变了。扮演不明世情的中国汽车厂领导的,变成是美国政客;代表着先进技术创新的,却是中国的高科技产业。
《纽约时报》著名的专栏作家弗列德曼(Thomas Friedman)今年4月2日有篇文章〈我刚见到了未来,不是在美国〉,文章记叙了他刚从访问中国所感受到的震荡。他参观过华为,对手机公司把手机技术融入汽车中,并把自己变成电动车公司深感震撼。
华为将手机技术融入电动车中,令人惊叹。(AP)
他又知道每年中国生产350万理工科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才取之不尽。对中国高铁、制造业等井喷式的创新与进步,直言感到害怕——替美国害怕!但美国的政客对中国的变化有什么感知?他引用了共和党参议员霍利(Josh Hawley)的一段“名言”作为概括:“我不认为他们(中国)靠自己能有什么创新,但我们(美国)若继续向他们分享科技,他们便可以。”
有参与在中国投资的西方世界企业家的认知,比起这些故步自封绝无“当惊世界殊”感触的井蛙政客,却是大大的不同,前者已经懂得,要了解当世前沿的创新,便要到中国去!恨铁不成钢的弗列德曼只能告诉美国人:高叫“美国、美国、美国”口号多少遍,或把“民主国家在创新上总会完胜专制国家”的教条朗朗上口,都是于事无补。北京已对美国发出信息:“我们不怕你。你并非你自以为的你,我们也不是你想象中的我们。”
税务土地优惠,吸企业参与投资
中国的创新科技与产业为何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在今年4月Ezra Klein的一个访问弗列德曼的视频中,后者提出一个观察:中国正采用着一种特殊的模式,若中国政府认为某一个行业需要发展起来,她会透过税务、土地等优惠鼓励企业自由入场参与。开始时,参与的企业数量可能非常多,但却又不一定都拥有比较优势。但在众多企业割喉式的竞争中,大部分都会被淘汰,剩下来的都是非同小可,极具竞争力。在此过程中,不但曾参与的企业在实践中学懂了秘技、锻练出身手,还会衍生出大量与之相关的支援性行业,逐渐形成行业的生态圈及供应链,一旦如此,其效率之高便会使别国的竞争者知难而退,望而却步。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列德曼表示,中国政府若认为某行业需发展,会透过税务、土地等优惠鼓励企业入场。(AFP)
割喉式竞争,刺激创新弯道超车
这个模式是否反映真实?我们大可用中国的新能源车,即电动车的发展来检验一下。中国第一部自制小轿车叫“东风CA71”,1958年5月12日由长春一汽制造,已进入了博物馆。今天看来,相当落后。中国也知道在内燃机汽车上,中国不可能超越欧美日本,所以决定弯道超车,搞环保的电动车。2012年,中国攻破了年产1万辆的大关,那年生产了1.3万辆新能源车;6年后破百万大关,2018年产115万辆;再过6年,突破了千万大关,2024年生产了1200万辆,无论产量及出口,早已是全球第一。
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确曾有扶持过。2009年开始有购车补贴(香港也有类似补贴,但用环保作理由),后来补贴愈来愈多,2016年还出现过骗补风波。政府之后决定在2023年1月1日开始,完全停止补贴。
庞大的市场,加上电动车符合社会需求,又有相应的技术创新,再加上补贴,电动车这行业迅猛发展。据《华尔街日报》估计,2018年,中国共有487家电动车制造商!中国显然不需要这么多,在割喉式竞争下,到2023年仅剩下40多家。今天多少,我找不到统计,但我相信再过几年,可能只剩下10余家效率极高的超级汽车制造商。
此种竞争有促进生产、刺激创新技术的正面作用,但也是残酷及代价高昂的。我们可以用两大公司作一比较,现在电动车的世界龙头是比亚迪,2024年卖出427万辆,远高于曾经是龙头的特斯拉(Tesla),后者去年只卖出179万辆。
比亚迪现时是电动车的世界龙头,2024年卖出427万辆。(AP)
平价外销反被骂,不如共同加价
在生产及销售上与比亚迪相比,已低了一个层次。不过,我们再看数据:特斯拉市值1.05万亿美元,比亚迪市值1.06万亿港元!在销售及产量上被比亚迪辗压的特斯拉,市值竟是比亚迪的近八倍!为何如此?这主要是比亚迪的利润率远低于特斯拉。为何赚不到钱?其他一些车企还愈赢愈亏,原因是割喉式竞争迫使各车企不停减价,不减至无利可图便被淘汰掉。
这种现象终会在几年后车企减少而终止掉,但在今天,我们要注意,在国内市场减价无可厚非,符合经济原则,消费者可廉价购车是好事,但在输出到外国的车,减价十分无谓,别人不会感谢你,还会骂你太便宜,共同加价可也!
【知识库】中国如何扶持电动车产业?
-研发与生产补贴:中国政府投入超过570亿美元(2016至2022年)用于支持新能源车企的研发、生产与基础设施建设。
-专项债资金支持:2024年中央政府提拨1500亿元人民币,用于设备更新及新能源车推广。
-政策导向与市场换技术:中国透过“用市场换技术”策略,吸引外资与技术转移,加速产业升级。
-以旧换新政策: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车,补贴由1万元增至2万元(2024年新制)。
-税收减免: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至2027年底。
(本文原载于8月22日《香港经济日报》)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