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8-19 18:11:52
翰森制药(03692)及中国生物制药(01177)齐公布业绩,其中翰森中期纯利按年升15%,派息亦增15%至23.16港仙,收入则升14%;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更升22%,占比提高至82.7%。翰森绩后获多家大行唱好,均指其业绩胜预期,股价今日(19日)最多飙逾7%高见39.76元。中生制药中期纯利及收入亦分别有12%及11%的双位数增长,其中创新产品收入更增27%,派息亦增近67%至5港仙,绩后大行指其业绩大致符合预期,其中花旗将目标价升至10.5元,惟其股价今日却急插逾半成。值得一提,翰森及中生今年仍分别累升约1.3倍及1.4倍,是否仍可吸纳?应如何部署?
(翰森制药网页截图)
翰森制药中期纯利升15%息增至23.16港仙 收入升14%
翰森制药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中期纯利31.35亿元人民币,按年升15%,每股基本盈利0.53元人民币,派中期息23.16港仙,按年增加15.22%。期内收入74.34亿元人民币,升14.3%,主要受惠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集团上半年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人民币,按年增22.1%,占收入比升至82.7%。研发开支14.41亿元人民币,升20.4%,占收入比约19.4%。
在治疗领域方面,集团上半年抗肿瘤业务收入达45.31亿元人民币,增长1.3%。抗感染业务收入7.35亿元人民币,增长4.9%。中枢神经系统业务收入7.68亿元人民币,增长4.8%。代谢及其他疾病业务收入14亿元人民币,增长134.5%。展望未来,集团表示,会持续聚焦创新及国际化战略,深化抗肿瘤等布局,坚定对外合作及“出海“步伐。
花旗:中期业绩胜预期属行业首选 升目标价至45元
花旗发表研报指,翰森制药上半年收入7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4.3%,高于该行及市场预期介乎67亿至69亿元人民币,主要受高于预期的业务拓展(BD)收入推动。净利润按年增长15%至31.4亿元人民币,高于该行及市场预期各22亿元人民币。
花旗将翰森制药2025至27年各年收入预测分别上调8.9%、5.6%及3.8%,每股盈测分别上调13.4%、14.3%及14.6%,以反映最新销售趋势及业务拓展合作收入,又将其目标价从32元上调至45元,并维持“买入“评级,属医药板块内首选之一。长线看好该股票,原因包括:创新及国际化支持的可持续领导地位及较快增长;研发推动转型及增长,包括向生物技术的战略扩展;经证实的销售平台及强劲定位。
麦格理:上半年收入及净利润均胜预期 予目标价40.5元
麦格理称,翰森制药上半年收入按年增长14%,较该行及市场预期高出12%至13%,主要受惠于合作收入增加;净利润按年增长15%,较该行及市场预期高出41%,主要受惠于销售及管理费用控制。翰森管理层将2025年销售增长目标由“双位数“上调至“高双位数“。创新药物销售按年增长21%占上半年销售额的82.7%,高于2024年的77%。该行维持对翰森“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0.5元。该行认为,公司研发实力强劲,已有8款新药进入临床阶段,预计将吸引众多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的关注。该行同时强调翰森是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中最成功的授权企业之一。
高盛指,翰森制药上半年销售额按年增长14.3%,超出该行预期;纯利按年增长15%,同样高于该行预期。管理层上调2025年产品销售指引至高双位数增长,较早前的双位数增长指引更为乐观,并重申海外合作将为翰森制药提供可持续的盈利驱动力。该行将翰森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10.4%、8.9%及6.3%,以反映更高的合作收入及创新药销售。同时将目标价由34.83元上调至39.93元,基于更新的预估,给予“买入“评级。
中生制药中期纯利升12%息增至5港仙 收入升11%
中生制药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中期纯利33.89亿元人民币,按年升12.3%;每股基本盈利18.82分人民币,派中期息5港仙,按年增加66.67%。期内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75.75亿元人民币,升10.7%;毛利144.94亿元人民币,升11.2%。
中生制药上半年创新产品收入录78亿元人民币,按年增27.2%。集团称,上半年2个创新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分别为普坦宁(美洛昔康注射液II)和安启新(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 N01),除创新产品外,集团还有5个仿制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整体仿制药收入上半年保持正增长。而上半年研究与开发成本为31.9亿元人民币,按年增23.6%。未来集团将继续聚焦创新,提升四大治疗领域的研发效率与质量,加快国际化步伐,力争实现业务快速发展与业绩稳步提升。
(中生制药网页截图)
野村:上半年业绩大致符预期 升目标价至9.17元
野村指,中生制药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致符合预期,收入按年增长10.7%至176亿元人民币,与该行预期及市场预测基本相符,纯利增长12.3%至34亿元人民币,较该行预测高19亿元人民币。若撇除已终止业务的收益,中期纯利接近翻倍达到约31亿元人民币。中生制药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创新药物销售带动,将其今明两年收入预测上调0.4%,并因较高股息收入,将盈利预测分别上调37%及1.3%,相信TQB3616、TQB2102及TQC3721等创新药商业化及临床进展可成为股价短期催化剂,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7.69元上调至9.17元。
花旗称,中生制药上半年利润和营收均高于预期,创新产品销售额按年增长27%至78亿元人民币,管理层预期2025财政年度创新产品销售额按年增长25%,并维持2025财政年度收入及净利的双位数增长指引目标。管理层又预期未来3年将有19种以上的新产品获批,其中许多产品的销售潜力超过20亿。管理层亦对包括TQC3721(PDE3/4)在内的创新候选制剂的外授权潜力充满信心。基于积极的进展,将其目标价由8.8元升至10.5元,评级“买入“。
大摩:中期收入及核心利润胜预期 予目标价8.4元
大摩指,中生制药上半年收入及核心净利润分别按年增长10.7%及101%,较该行预期分别高出2%及11%。若撇除来自科兴生物的13.6亿元人民币税后股息收入,中生制药上半年核心利润按年增长13%。管理层维持全年收入及核心利润双位数增长的指引,新产品销售符合全年增长25%的指引。另外,管理层预期将有更多新药推动加速增长,届时新药收入占比将达约60%。国际化战略保持不变并仍是首要任务,管理层有信心在未来数月达成对外授权协议,予“增持“评级,目标价8.4元。
高盛表示,中生制药上半年销售额按年增长10.7%,符合该行预期,主要受创新药品销售稳健增长所带动。管理层重申2025年销售额及盈利均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并指出合作收入可能带来额外增长。高盛认为,鉴于公司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未来两年将推出超过10种新药,但非核心收入(股息及投资收益)的可预测性较低,予“买入“评级。
郭家耀:翰森属稀有优质创新药股37元可吸 中生技术回吐7.3元可再吼
港湾家族办公室业务发展总监郭家耀指,翰森制药创新药占比较高,且属少数已达致盈利的创新药公司,并有派息,此类股份市场上选择不多。其实其股价今年表现已很好,由10几元起步,足足升了一倍以上,今次业绩大家又算是“收货“。记得由2021年开始因为进入加息期,大家对此类高估值的创新药公司都有些估值忧虑,当时翰森跌幅也颇显著,由近50元跌至10元以下才见底,但近一年已差不多完全收复失地,而且见公司无论在药物研发及销售方面的进度都符合市场期望,表现应可继续维持得较理想,当然股价始终升了那么多,现在才买一定没那么稳阵,宜控制注码。现时其技术走势较理想,一直在所有移动平均线之上,若近期回调至10天线约37元才考虑吸纳会较好,它既然之前也是由40几元跌下来,且经过几年发展,其药物管线已不同,盈利能力及派息又增强,再上试2021年时的历史高位逾46元也不太出奇,若打个折扣,中线也可以45元为目标。
至于中生制药,郭家耀指,其业绩未致令市场太失望,但之前股价已升了不少,今年由约3元起步,升幅比翰森制药更夸张。公司由以往做传统仿制药,现在转型做创新药,当然其创新药占比不及翰森那么高,但其转型过程大家都觉得成功,业绩也见再有增长动力,可能因在绩前已炒起不少,所以有些投资者借势获利,但今次业绩见不到很令人失望的地方,相信是正常技术回吐为主,回至20天线约7.3元可吸纳,应有机会重上8元以上。
翰森制药今日升4.75%收报38.82元,成交8.71亿元;中生制药跌6.57%报7.39元,成交27.43亿元。其他医药股表现各异,石药(01093)跌2.56%报10.64元,三生制药(01530)跌3.01%报31.54元,百济神州(06160)跌1.86%报190.1元,联邦制药(03933)升4.55%报17元,信达生物(01801)跌4.07%报97.75元,康方生物(09926)升0.18%报172元,再鼎医药(09688)跌1.68%报28.06元,先声药业(02096)升2.92%报12.68元,康臣药业(01681)升10.39%报14.88元。
(经济通HV2报价系统截图)
(撰文:经济通市场组、采访组、李崇伟,整理:李崇伟)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