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深新闻工作者。90年代任驻英国记者,专职采访香港政权交接新闻。回港后长年从事国际、两岸新闻的报道和时事分析。
泰柬冲突持续近一周,经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调停,中、美两个大国从旁协助,在周二(29日)凌晨零时实现了停火。虽然零星冲突仍有发生,这场阴沟里的风波,看似翻不了大船。但是,事态的某些不寻常之处,仍然是可圈可点,值得警惕的。
其中最为不寻常之处,就是柬埔寨资政洪森及其子洪玛奈的“逆流”表现。无论是柬埔寨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国家中国,还是其所属的东盟绝大多数成员国,当前正值全力以赴维持地区政治、经济稳定,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之时,洪森父子非但没有考量地区整体利益需要,反而蓄意推高了边境纠纷的情势。
泰柬爆发边境冲突,两国民众流离失所。(美联社)
洪森父子的反常行为
在边境纠纷之初,泰国总理、他信女儿佩通坦曾致电洪森,以“叔叔”相称,试图借两家世交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洪森却制造了一宗“电话门”事件,把佩通坦对泰国军方不满的电话内容公诸于世。泰国军队背后是泰王,及保王派的黄衫军政治阵营。以洪森的老练,怎会不知道此事对佩通坦首相地位,将造成灭顶打击?
另一个不寻常之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调介入,及洪森之子、现任柬埔寨总理洪玛奈的相向而行。在泰柬爆发冲突后,北京立即展开了外交促和,但洪玛奈却一再强调主权问题不接受第三国介入调停,看似连中国也“不给面”。但当特朗普开腔要参与调停后,洪玛奈却瞬间改变了口风。
特朗普给洪玛奈打了一通电话,后者立即正面回应了美方停火要求,同意前往吉隆坡与泰国代总理普坦谈判。注意洪玛奈的措词,他说:“将会率团到吉隆坡,参加由马来西亚主办、美国协办、中国参与的特别会议。”
虽然这些年来,柬埔寨被视为中国在东南亚最为稳固的战略伙伴,但如今洪森刺激地区局势升级,其子参加由东盟“主办”、美国“协办”、中国“参与”的停火会谈。从这番措词来看,洪玛奈显然把中国说话的份量,排在了美国后面……
洪森父子主动升级边境纠纷。(美联社)
关税战的多米诺效应
洪森父子的“逆流”表现说到这,不由得带出了两大问题:一是洪森出卖他信家族目的何在?二是内地网民近来常讨论的,曾在西点军校学习的洪玛奈,现在要“投美”了吗?这两个问题归根结柢,此次事件由边境纠纷升级至冲突,“泰柬”和“中美”两重关系发生了何种交互作用?
单从泰柬关系来看,此次边境冲突暂告段落,似是阴沟里的风波,但却折射出整个东南亚当前陷入的困局——在美国推动对华脱勾断链、全球化进程遭到窒息的大环境下,区内各国都需要保经济、稳政权,情急之下甚至不惜挑起边境纠纷,刺激民族情绪,把国内矛盾输出到国外。
因此,美国推动关税战的多米诺效应,才是泰柬边境纠纷升级至军事冲突的根本原因。简单来说,泰国佩通坦政府为了提振疲弱的旅游业,决定改善治安环境,严厉打击周边电诈等有组织罪行,结果动了境外利益集团的“奶酪”,恐怕只有这个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释围绕着泰柬边境的不寻常事件。
柬埔寨在边境调动火箭炮。(美联社)
小国的不对称博弈
虽然在冲突爆发后,泰国在军事上展示出压倒性的海陆空优势,柬埔寨似是处处捱打,但实际上,洪森父子发动的是一场经过周密考量的不对称博弈,并达成了一定程度的效果——“电话门”事件迫使佩通坦卸下总理职务。一旦泰国陷入政治动荡,泰柬之间的利益集团就有机会洗牌,并进行新的利益交换。
令洪森父子失算的是,过去多次发动兵变的泰国军方,此次并没有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他信家族,反而在泰柬边境实施了重拳出击,打得柬军毫无招架之力。但是,洪森父子显然对最坏的情况也有预案:一方面,如果战争持续,将令泰国本已脆弱的经济百上加斤,恐加剧社会动荡,进一步动摇他信家族的根基;而另一方面,就要看中美博弈的上场了。
正是在这一问题上,从泰柬两国角度来说,无论是“亲中”还是“投美”,无非也就是找寻一个下台阶,把战损控制在可承受区间,避免自身政权崩溃。从中美两国角度来说,既然都是来促和,谁协办,谁参与,似乎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从表面上看,特朗普给两国打一通电话,威胁停止贸易谈判,就把军事冲突“摆平”了,北京反而插不上手。
“电话门”事件迫使佩通坦卸下总理职务。(美联社)
特朗普展示对东南亚掌控力
但事实上,中、美双方都是根据各自立场,采取适当的步骤:特朗普的高调现身,是为了展示美国在遏止中国的大棋局中,重拾对东南亚局势的掌控力。当泰柬双方停火后,特朗普干脆把主持会谈的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抛到一边,声称是他平息了一场东南亚地区争端,避免了数以千计人被杀。
正如前文所述,特朗普在摇身一变为“和平之鸽”时,并没有提到他对泰柬两国都单方面开出了高达36%的关税,且加紧迫使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经济脱勾,而这成为区内政治、经济及社会动荡的主要推力。在关税阴影下,泰柬两国领导人也不得不看他的脸色行事。
可见,特朗普只是来“抢风头,凑热闹”,不仅削弱了东盟对区域问题的主导作用,且未必会在关税问题上给泰柬解套,尚看不到他能对区域事务发挥长远的建设性作用。相反,中国一向视美国为“域外国家”,并不乐见其插手周边事务,特朗普把手伸到泰柬边境纠纷问题上,北京必会紧密关注此举对地区形势的各种影响。
中国避免在金边与曼谷间陷入两难
与特朗普的“抢镜出风头”相比,中国在泰柬冲突中的取态则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一方面,泰国近期是为了挽回中国游客信心,按中方要求下决心打击电诈集团;另一方面,柬埔寨仍旧是中国的重要战略伙伴,这就使得北京在有关问题上,避免在曼谷和金边之间陷入两难。因此,北京在此次冲突中选择了“参与”调停,其实也是和事态保持适度距离。
中国不像美国般搞“门罗主义”,并不视东南亚为其势力范围,一向主张东盟内部事务由东盟成员国主导解决,北京只会从旁协助及配合。如果北京改变这一既定政策,积极主动介入泰柬冲突,则必会触动东盟其他国家的神经。
最后,从中美在泰柬冲突中可扮演的促和角色来看,中国近年在区内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建设,其切身利益也受到周边局势变化的影响,然而一旦有不测事件发生,反而处处受到制肘。相反,泰柬冲突看似与美国利益无直接关联,但却处处有美国插手的影子。美中在泰柬,甚至整个东南亚行事的差异,于是成了“破坏容易建设难”的活教科书。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