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曾任职传媒行业,不学无术,笔耕半生才悟出“识人好过识字”的大道理。患有轻度社交障碍,依靠与异性沟通来缓和不安情绪;习惯在单身主义与渴求归宿的两极中矛盾穿梭。
女友K去年发现男友出轨,结束了6年情,这次失恋令她陷入了严重的自我质疑,怕自己怎样努力最终还是会被人嫌弃。
奈何年纪不轻了,不想空等缘分降临,惟有转往交友平台碰运气。
经过好友们帮忙小心过滤,成功稳聊的对象分别有发型师、网店店主和外展教练,然而真人约会过后,只剩下外展教练有后续往来,“那位发型师外表其实颇吸引,说话也很风趣,但我猜他并非真的单身,以他的条件怎可能没女人缘!而网店店主,我怀疑并不是那人的真实工作,他似是在隐瞒些什么……”K说。
相较起来,外展教练算是很务实,也是K喜欢的运动型男生,满以为可以顺利发展,却又迎来了信任问题,“我确实很喜欢他,但他的工作是自雇性质,需要到不同学校及机构筹办活动,所以没有固定工时,偶然甚至要带队出外比赛。他工作时又不方便用电话,每次等他回短讯等得久了,我便会开始胡思乱想,不知他究竟真的忙着,抑或讹称工作,实质在背后约会其他人。”
还未正式确立关系,K已经担心地位不稳,然而,男方似乎比她着紧,“他已经说过好几遍很想与我正式交往,我有点怕他只是想借男女朋友之名做亲密情事,得手后便逃之夭夭。”骗财骗色,往往一不离二,“对呀,现在回想起来,他说过每月收入虽然还不错,但家人有长期病患,单是医疗开支已经很庞大。不知道他这样说是否想铺垫好借口,一旦确立关系,便开口跟我借钱。”K说。
我问K,过往谈恋爱都是这么谨慎的吗?
“以前我很‘恋爱脑’,喜欢谁便一头栽进去,但那时交往的男生,多半都是相处了一段时间的朋友,大家熟知彼此的背景和性格,不用怕会被骗。就算经朋友介绍而认识的男生,也算是通过了那位朋友的人格认证。但网上交友我真的不敢轻率,从姓名、年龄、外貌、职业、性别、婚姻状况等等,全都可以捏造,我不想成为那些网络情缘骗案的女主角。”
不是只得女生才怕受骗,我也听过一些男性朋友分享,他们也怕在交友网遇上“呃饮呃食”的玩家,亦听闻过有人隐瞒自己曾经生育。我们永远不知道骗子在交友网占据的比例有多少,我们能够做的只有小心拆解每个疑团。
想说的是,像K那种情伤累累,对爱情欠缺信心,而且经常自我质疑的人,其实并不太适宜于交友网找对象,身处其中,我怕她的不安感只会无限扩大。
不是想将交友平台污名化,而是我见证过身边不少朋友,即使花上了许多许多时间,还是无法抚平自己的疑心。对方所说的一字一句,哪怕只是一个小小赞美,但听进耳里,好像仍然带有动机性;这个人所说的,或许全都是真心话,然而因为你们所结缘的地方充斥着骗子,所以他和他们,甚或乎你自己,也经已被预判了。
对的人可能曾经出现过,却被你的疑心煞掉了,错过了。
假如你相信爱情,应该会更明白“欲速不达”的道理,尤其当我们迷失之时,先治愈自己的内心才是最重要。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