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7-31 09:51:42
身体生病前必定有先兆,只要细心留意就可以及早治疗。日本有专家提醒,尤其是踏入中年后和年过40岁的人士,每日“办大事”后一定要养成1个习惯,随时能够及早发现初期症状和关键病征。
专家揭4大厕所设计/用品 恐错失疾病警讯
日本药膳护理师惠子在健康网站《サンキュ!》撰文指出,40岁后肠胃功能逐渐衰退,许多疾病初期症状往往反映在排泄物上,若未能及时察觉异常,可能延误就医时机。她强调,打造易于观察的厕所环境至关重要,并点名4种常见厕所设计和用品,有可能会掩盖患病早期的征状:
● 暖黄灯光:橘黄色灯光会遮盖尿液真实色调,可能让人忽略肝胆疾病导致的茶色尿。厕所应改用明亮白灯,确保颜色辨识准确。
● 泡沫型清洁剂:冲水后产生大量泡沫的产品会遮蔽排泄物外观,影响对颜色、形态的判断。
● 浓烈芳香剂:过度香氛会掩盖排泄物异味,错失如糖尿病酮酸中毒特有的“水果味尿”等关键症状。
● 马桶自动冲水功能:建议关闭以利观察排泄物,有异常可以用手机拍下做记录
如厕后养成1习惯
惠子提醒,尿液与粪便的颜色、气味变化常是疾病前兆,例如肝病患者的尿液可能呈现深橘色或茶色。她建议每次如厕后应养成“回头看一眼”的习惯,若发现明显异常可用手机记录,求医时提供医生参考。
惠子强调,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警讯往往藏在日常细节中。透过调整厕所环境、建立观察习惯,就能在黄金时间发现异常,及早求医。
4种大便颜色看健康
中国台湾大肠直肠外科医生陈威智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指出可从大便颜色和形态看出健康状况。大便是身体的排泄物,如果出现以下4种颜色,要留意身体健康,其中1种颜色更可能是罹癌先兆:
墨绿色
● 胆汁浓度过高
● 有急性肠胃炎风险
红色
● 下消化道出血
● 痔疮、肛裂、肛门脓疡
黑色
● 上消化道出血
● 红血球遭胃酸破坏释放高浓度铁质
灰白色
● 胆汁含量过低
● 有胰脏癌、胆管癌风险
资料来源:大肠直肠外科医生 陈威智
灰白大便恐胆道胰脏系统出问题
据中国台湾急症科医生翁梓华在Facebook专页“急诊柯南.翁梓华医师”分享指,大便作为人体排泄物之一,医生会透过其气味、颜色、形状3方面,作为观察患者肠胃道健康的其中一个渠道。
3招观察大便
气味
出血恶臭:肠胃道正出血
脂肪便恶臭:胆道胰脏出问题
颜色
黄色到深褐色:正常
黑色:上消化道出血
红色:下消化道出血
白色:胆道系统出问题
形状
条状:正常
细条状:消化道狭窄
颗粒状:长期便秘
黏液状:肠胃感染
黏糊状:肠胃出血
资料提供:台湾急症科医生翁梓华
观察大便 发现肠癌、胰脏癌警号
翁梓华医生提醒,大家日常排便后不妨多观察大便的质地,当中如出现以下3类大便就要留神,需要尽快就医:
3类大便需求医!
气味:正常
颜色:偏黑或带血丝
形状:偏细
临床原因:有机会为大肠癌警号
气味:恶臭
颜色:黑色
形状:黏糊状
临床原因:上消化道出血
气味:恶臭
颜色:偏白
形状:正常或水便
临床原因:胆囊发炎、胆结石、胆管癌、胰脏癌等
资料提供:台湾急症科医生翁梓华
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粪便太干
第1型-干硬球状(羊大便状)
第2型-长条形、多凹凸(香肠状)
第3型-长条形、有裂痕(香肠状)
第4型-长条形、表面滑顺(香肠状/蛇状)
粪便太湿
第5型-湿软且大块(柔软块状)
第6型-松散且糊状(薯蓉状)
第7型-完全液体(水状)
资料来源:dietitian.lab@Instagram
转载自晴报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