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7-28 11:09:51
都市人注重增肌减脂,但要注意方法!台湾复健科医生王思恒表示,有“1类人”虽然通过运动及饮食管理来控制体态,但研究却显示这类人死亡率异常高,平均寿命仅有45岁。
心因性猝死风险为业余选手14倍
复健科医生王思恒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引用一项针对超过2万名IFBB(国际健身健美总会)男性职业健美选手的调查,平均追踪时间为8年,发现追踪期间共有121人死亡,其中38%死于心因性猝死。若单纯比较心因性猝死,职业选手的风险是业余选手的14倍以上。这些死亡选手的平均年龄仅45岁,多数为英年早逝。
对于职业健美为何如此危险,王思恒解释,病理解剖发现猝死选手普遍存在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心肌纤维化等问题。多数死者有使用睪固酮(合成性类固醇)及体能增强药物的纪录。此外,比赛前的极端脱水及减重行为也增加肾脏受损风险,而选手自杀、他杀与药物过量等风险也显著上升。
用药物增肌减脂 大增死亡风险
王思恒表示,通过训练增加肌肉及提升肌力对健康有许多好处,每个人都应进行规律的肌力训练。但若以药物来追求极致的增肌减脂,反而会使健身成为极高风险的运动。令人担心的是,药物在健身族群中使用是相当普遍,甚至让大众误以为未用药者缺乏训练痕迹,这种错误观念可能促使更多人开始使用药物。
他提醒,人体的生理运作多维持在理想范围内,例如血压过高或过低都很危险,极少数指标是“愈高愈好”,肌肉也是如此。他提出以下4点:
肌肉过少绝对不行
每周两次训练,维持健康
追求自然极限,但健康效益会递减,无需过度强求
用药极度危险,以药物达成的极端体态并不健康
7大年轻人猝死诱因
台湾重症专科医生黄轩曾在其Facebook专页分享,提醒不要以为年轻,就不会生重病,“玩命习惯”持续,会加速重病风险,并列举出7大年轻人“玩命习惯”:
熬夜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亢奋、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长期下来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律不整等问题。
过度健身
超负荷运动会诱发致命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导致心跳骤停。长期极限耐力运动(如超马、铁人三项)可能造成心脏结构重塑,出现微小疤痕组织,增加心律不整风险。
常饮用能量饮料
能量饮料会干扰心脏电生理,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延长心脏电气重整时间,这些改变可诱发严重心律不整。
久坐不动
久坐会导致血液循不良、血脂代谢减慢,长期下来促使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肥胖等慢性问题出现,这些都是心脏猝死的风险因素。
压力过大
长期高压状态会促使体内释放大量压力荷尔蒙,导致心跳加速、升压飙高、血管收缩。长期可导致心肌病变,甚至引发致命性心律不整。
忽视心脏警讯
潜在的心脏隐患,例如遗传性心律不正、心肌病变,若忽视早期症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珍爱年轻生命
年轻不是挥霍健康的借口,面对生活压力与其他诱惑,更需要提高警觉,远离猝死风险。
资料来源:重症专科医生黄轩
大部分猝死个案与心脏病有关
本港心脏科专科医生高耀钧曾接受访问时表示,大部分猝死个案与心脏病有关,多数猝死原因是急性心肌梗塞。病发时,一般以5分钟内为“黄金急救时间”,当心脏停顿时间越长,死亡率会越高。当中,有6大高危因素恐增猝死风险:
1.冠心病
2.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3.吸烟
4.患心肌病
5.心律不正
6.家族有心脏病史
资料来源:心脏科专科医生高耀钧
10大猝死征兆
台湾急诊专科医生魏智伟曾在健康节目《健康好生活》拆解10大猝死征兆,提醒大众留意身体讯号;若以下症状搭配出现,就可能有猝死危机:
1.反复肠胃道症状
2.经常性疲累
3.胸闷
4.出现不明原因疼痛
5.频繁心悸
6.经常眼前发黑、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
7.盗汗
8.经常性头晕及昏厥
9.呼吸不顺、嘴唇发紫
10.失眠,经常性睡眠窒息
资料来源:台湾急诊专科医生魏智伟
资料来源:复健科医生王思恒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