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曾任职传媒行业,不学无术,笔耕半生才悟出“识人好过识字”的大道理。患有轻度社交障碍,依靠与异性沟通来缓和不安情绪;习惯在单身主义与渴求归宿的两极中矛盾穿梭。
刚新婚不久的N小姐捎来了语音短讯,按下收听键时,我以为自己按错了两倍速。听她连珠炮发骂了好一会,我终于抓住了重点,可怜的她被同事误以为怀孕了,还说她珠圆玉润、好生养……
“我真的气炸了,什么珠圆玉润,什么好生养,我BMI才23而已!这个年代说别人珠圆玉润、好生养,根本就是毒舌,没事找事,惹我生气!”N说。
N没说明那位同事是男或女,也没说明年纪,如果对方属于老一辈,或许真的会认为“珠圆玉润”和“好生养”是一种赞美;正如在他们那个年纪,会把长胖说成“发福”,亦常常强调女人老了不能太瘦,要胖胖的才好看。只能说,微胖是胖,痴肥也是胖,好看与否纯属主观角度。
假如那位同事是年轻直男,也许尚算有商榷余地,但若然是年轻的、女的,又或者本身就喜欢口舌招尤的男性,那肯定是“明赞暗踩”了。
这个年头,大家都接受过基础教育,互相尊重这回事,懂的都懂。就算真的想讨个话题,一句“你最近长胖了”或“是时候减肥”,好歹也算实说实话;相反,那种刻意要你听得出端倪的赞美,搞不好让你以为自己欠他一句多谢。
“就同事而已,记在小器簿好了,不要放在心上。还好对方不是说你既‘珠圆玉润’,又‘节俭’,否则我怕你的血压突破二百!”我安慰着N。
节俭,自古以来都是美德,但落在今时今日某些女性族群的口中,就变成了“穷酸”的代名词。她们眼中,女人要活成女人应有的模样,头发要打理、皮肤要保养、出门要化妆、体态要管理、穿搭要时尚、生活要有品味,应花则花是硬道理。
听过一位朋友的自白:“我宁愿人家骂我‘港女’,也不想被人赞节俭。想一想,当你有经济能力时,那句‘节俭’的含意,就变成守财和吝啬。”
认不认同她的见解也好,应花则花准没错。否则,待在银行户口的存款,永远只是个数字而已。把钱变成喜欢的东西,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感受个中快乐,化作共同的美好回忆,才是善用它的价值。
当然,这样子的女性有一部份是靠自己挣钱,而有些人的生活花费则是从另一半手中获得。就是说,大家的经济能力有限时,固然需要节俭,但当财政稍有余裕,懂得提升生活质素也是重要的。而重中之重,是当他赚到钱了,但你仍然习惯省吃省喝,活得简朴;最终,你或会发现,那些你不敢乱花的钱,外面的女人会代你挥霍。
曾经听过一些成功人士分享,他们努力赚钱,为的是想看到家人吃好穿好、享受生活的模样,这同时亦是一个循环,是推动他们继续拼搏的源动力。而你永远维持一副无福消受的态度,倒过头来会令他们很气馁,甚至质疑自己所付出那么多的心力,到底是为了谁?
我们的人生不需要穷奢极侈,但过份节俭,生活水平亦难以进步。说到底,适度享受,像水流一样有入有出,才是平衡身心灵的最佳方法。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