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美就业差劲,有传9月美国联储局就要减息,市场开始炒减息利好,但美股却先升后回,美债息亦是向上,何故?历史告诉我们,当所有人都觉得下一张牌是A的时候,那大机率发牌的荷官就要开始出老千了。
请想一想以下三项:
第一如果减息真的能让资产价格暴涨,那为什么去年那两次减息,反而把美债价格砸出了两个深坑;
第二如果美国经济真的像新闻里说的那么强劲,那为什么政府现在比谁都着急,哭着喊着要减息;
第三如果这真是一场明白送钱,为什么那些真正顶级的玩家、那些掌管千亿基金的大佬们反而一个个都静悄悄往外跑,这背后一定有鬼。
谁最想减息?白宫,因为美国国债在2025年8月已超过37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以每100天增加1万亿美元的速度疯狂飙升。按现在5厘左右的利率来算,美国政府每年光是支付国债利息就得花掉超过1.8万亿美元。1.8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造一只福特级航母才100多亿美元!
美国政府怎样才能迫着联储局这个名义上独立的机构听话呢?靠“手硬”、“口软”。
手硬,是直接炒了不支持减息的联储局理事;口软,是公开承认说美国之前的数据模型,例如就业统计确实有问题,存在夸大的成分。所以上个月承认2024年的就业职位夸大了80万个,今个月又来个职位增长只有2.2万个(以前数月,是月月增22万个职位的)。这那是承认错误,这分明是在给联储局下最后通牒,潜台词就是“我都已经自残到这个份上了,联储局还不赶紧给减息?”(见图一)于是乎一场由政府自导自演的经济衰退预期,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
整个市场都被卷入了这个叙事里,从华尔街的交易员到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大家都在异口同声的喊:9月必须减息。
2024年减息后债价反跌
9月真的减息,那按照书本经济学,债券利息与债券价格成反比走向,接下来就该是债券牛市了吧!逻辑很简单嘛,减息意味着未来新发行的债券利息会变低,之前高利息的老债券,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这个逻辑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不容置疑。
在2024年美联储其实就已经在9月、11月及12月减息3次,合计减息幅度达1厘,目标利率降到4.25厘至4.5厘。当时的市场跟现在一模一样,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认为债券的春天来了,但那次债价却跌。
为什么减息这个大利好,反而成了大利淡?这就要说到一个更深层次、也更凶险的机制。那就是美元和美债的跷跷板效应。
当全球经济一片大好,投资者风险偏好高的时候,就会卖掉避险的美债去投资股票、大宗商品等高风险高预期回报的东西。这时候美债价格下跌,但卖掉美债换来的是美元,大家拿着美元去全世界投资,美元的需求就上升,汇率就走强。反过来当全球经济风雨飘摇,比如发生战争或者金融危机,大家就会吓得赶紧抛售所有风险资产,换成美元,然后去买最安全的美国国债来避险,这时候美债价格就会暴涨,而美元因为避险情绪也会非常坚挺。
这个玩了几十年的债、汇跷跷板,今天生锈了,甚至已经断裂了,断裂点在那?就在于“高利率”和“高通胀”。
假设今年9月,美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宣布决定减息0.25厘或0.5厘,在旧世界里市场会欢呼,但在新世界里会发生什么?一个在伦敦的对冲基金经理、一个在东京的保险公司高管、一个在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操盘手,他们会立刻在自己的彭博终端机上敲下指令,这个指令不是买入而是卖出。为什么?因为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美国的通胀真的被控制住了吗?如果这次减息只是因为政治压力,而不是因为通胀真的回落,那现在减息不就是给通胀火上添油?一旦通胀预期再次燃起,大户手中这些债券的实际购买力,就会被稀释得一文不值,所以大户必须跑。
第二个问题:美国的利息减了,但一些新兴市场的利息可能还很高。钱是逐利的,资本就像水,永远会流向息差更高的地方,大户为什么还要把钱放在美国这个利息愈来愈低的地方?大户完全可以换成其他货币去持有,赚取更高的利息,这个操作在金融上叫套息交易平仓,所以大户必须跑。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致命的问题,美国政府欠了那么多债,他真的还得起吗?他现在选择减息,是不是就等于承认自己玩不下去了,要开始撒赖了?减息本质上就是让储户和债主的利息收入减少,是一种温和的违约,一个开始撒赖的借款人,你还敢继续借钱给他吗?答案是,你不仅不会再借给他,你还会立刻上门,把他之前欠你的钱全部要回来,所以大家会跑。
当成千上万亿美元的美债卖盘瞬间涌出,而接盘的人寥寥无几,美国国债价格会暴跌;又当大户将卖掉国债换回来的美元,在市场上抛售,换成欧元、日圆或者别的货币,美元的汇率亦会跌。
联储局扩表缩表才是升跌市关键
减息不减息,不一定会引出上述问题,真正决定全球资产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的是美国联储局的资产负债表(详细见附栏)。
减息加上扩表,就成了量化宽松(QE),是真正开启了印钞机。我们过去十几年经历的所谓大牛市,说白了就是一场由联储局量化宽松吹起来的巨大货币泡沫(见图二)。
反过来,加息加上缩表,就成了量化紧缩(QT),就是印钞机关掉后再把钱从市场里抽走。
利率只是调节水流速度的阀门,而扩表和缩表才是控制水池里到底有没有水的总开关。
华尔街的职业玩家们盯着的从来就不是利率,他们所有的分析模型、所有的交易策略都只围绕一个核心指标——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只减息但不扩表,结果就是,预想中的放水根本没来,反而因为减息引发了资本外流,导致了债汇双杀的小规模金融海啸。
到减息又扩表了,海量货币真的会像洪水般涌入市场,到那个时候资产价格才会真的开始暴涨。
在这个高喊减息潮中,怎投资?
第一警惕共识。当一个投资机会已经家传户晓时,可能已经不是机会了,而是个坑。
第二放弃预测,拥抱计划。不要去猜9月份到底减不减息,也不要去猜减息后市场是涨是跌,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为所有可能性都做好计划,你的计划应该像一个“如果那么、如果这样”的假设程序,如果市场上涨,你的策略是什么?如果市场下跌,你的止蚀位在那?如果市场横行,你该如何应对?一个好的交易者,不是一个好的预言家,而是一个好的风险管理者,他的目标不是赢得多,而是输得少。
第三转移你的战场。既然美元资产这个赌场现在充满了迷雾和陷阱,为什么非要在这里面赌命呢?抛弃美国,外间是安全得多。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把你的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赌场里,只要你还有筹码,你就永远有翻盘的机会;但如果你一次就把自己输光了,那你就连看下一局牌的资格都没有了。
美联储局资产负债表什么意思?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含义: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美国中央银行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美联储持有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包括国债、按揭抵押证券(MBS)等资产以及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储备金等负债。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洞察美联储局货币政策的操作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例如,当美联储局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它会购买大量国债和MBS,这会导致其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公式表示为:
总资产=总负债+股东权益,即A=L+E
在这个过程中,美联储的资产增加,同时银行系统的准备金也相应增加,刺激了信贷扩张和经济增长。
美联储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与影响:
美联储局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对金融市场和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扩表通常意味着货币政策宽松,有助于降低利率和促进投资;而缩表则相反,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和借贷成本上升。
在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通过大规模购债计划稳定了金融系统,防止了更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长期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也可能带来通胀风险和其他副作用。因此,理解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动态变化对于投资者、企业和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
常见问题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如何影响股市?
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往往伴随着股票市场的上升,因为更多的资金流入市场,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企业应如何应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调整带来的利率变化?
答:企业可以通过改善债务结构,利用低利率环境锁定长期融资,减少未来利率上升的风险。
个人投资者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变动时应采取那些策略?
答:个人投资者可以关注美联储的政策动向,适时调整投资组合,比如在预期加息时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例。
投资涉风险,每位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