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资深政策研究及传媒工作者,曾近距离观察政府施政,用心研究政策得与失。 但凡香港事,无论是与非,事事关心。
立法会上周通过《定额罚款(交通违例事项)条例》决议案,把违例泊车的定额罚款由现时的320元调高至400元,加幅达25%,议案最后需要记名投票,结果有四名议员投反对票及四名议员投弃权票,情况极为少见。俗称“牛肉干”的违例泊车定额罚款看似小事,实际极易引发民生不满情绪,据闻近年政府因维持交通秩序而大幅增加发出“牛肉干”的次数,早已令市民产生怨气,这次加费虽有充足理由,但政府不能低估民间情绪,应做好配套措施,尽力疏导不满情绪。
政府强调加费目的在恢复法例阻吓力以保障道路安全,资料亦显示警方执法近年显著加强,违例泊车抄牌数量从2016年至2019年间的142万至202万张不等,平均每年只发出约170万张,跃升至2020年至2024年间的254万至336万张,平均每年达300万张,增幅惊人。
警方近年对违例泊车的执法显著加强(警务处图片)
虽然抄牌只属小事,但难免会令市民感到不快,而最令市民不满是政府未能提供足够泊位,特别是商用车位。政府指过去3年新增1.5万个泊位,但截至2025年首季,商用车辆与泊位比例仍为1比0.66,即平均每1.5辆商用车辆争夺一个泊位。事实上,市民平日可能都会见到不少大型车辆晚上停泊在路边,甚至荒山野岭,车主固然可能为逃避支付泊车费,但即使愿意付费,亦不易找到车位。有商用车司机告诉笔者,政府过去甚少在晚上出动抄牌,于是司机“偷鸡”在晚上将车泊在路边,早上就开走,但近年当局已改变此习惯,晚上抄牌已成常态,是抄牌大幅增加的其中一个原因。
这次加费亦有客观因素支持,现行罚款标准已经冻结31年,远落后于期间逾70%的累积通胀,令阻吓性大幅降低;与国际比较,香港罚则明显宽松,例如新加坡违泊罚款可达本港十倍。从现实角度看,违泊车辆阻碍视线、危及行人安全,尤其大型商用车辆迫使行人“钻车缝”,对过马路的行人构成的风险更高。
提高罚款以恢复阻吓力确有必要,但绝非治理交通顽疾的万灵丹。若泊位长期短缺,商用泊位荒未能显著改善,加重罚款则明显未能服众。政府必须展现更大决心与实效,全力兑现增泊位的承诺,特别是解决业界燃眉之急的夜间泊位与弹性上落货区等问题,只有真正纾解泊位荒,使守法成为可行选项,加费方能服众。此外,当局亦应考虑灵活执法,可考虑现场实际情况,适度酌情处理,以减少驾驶者的不满,避免“为罚而罚”所衍生的民怨。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