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及荣休教授。
今年是“中国制造2025”收官之年。此计划在2015年5月8日提出,目标是在2025年进入制造业强国行列,再走多两步,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阵营中等水平,2049年则进入强国前列。
以目前的成绩而言,中国显然已远远超额完成任务,现时已是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强国。以制造业总产值而论,2023年已是全球的31.6%,比排名第二至第十加起来也不遑多让!此种成就不单是产值的数量上,在质量上多个领域亦所向披靡,十分反华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去年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电动车、绿色能源、造船及高铁四大产业中已占有领先地位,在航天科技、生物科技、先进材料、机械人与工具机、半导体已取得重大进展,只在农业机械上未达预期。
电动车绿能造船高铁等,华领先
其实鲁比奥所言已稍有过时,例如在太空科技与机械人等,中国已是最先进的参与者之一,在上述四个领先产业中,已不单是普通的领先,而是碾压式的领先,例如造船,产量已超过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中国造船业的产量,超过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AP)
制造业与国防又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保护不了制造业及整体经济的发展;没有超卓的制造业,国防科技也好不到哪里。中国最近几年展现出领先全球的高超音速导弹、立体防御系统、第六代战机等,不但震慑到对手,亦显示出其制造业的非同小可。
这些成就都是无法抹杀的。西方世界曾长期低估中国的能力,现在其智者已知道过去错得多严重。当然也有一批政客及媒体仍在不断唱衰,但从中国利益的角度看,这是很好的,他们麻痹大意,会使中国有更大的空间与时间继续和平发展,中国不用反驳这些人,让他们糊涂下去,不知己不知彼,是求之不得的。
中国为何可取得这些成就?中国超过GDP四成的高储蓄率,意味着每年大量资金可投资在未来,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更关键的是生产力及技术上的长足进步。缺乏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投资者找不到更多可赚钱的投资机会,他们便会失去投资的诱因,储蓄起来的钱也起不到积极作用。例如,若没有现时先进的电池技术,电动车根本便发展不起来,投资也是白搭。中国在制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必然与创新能力与工匠精神有关,近年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工匠精神一定有飞跃式的进步。
中国的电池技术领先全球,带动电动车高速发展。(AP)
在香港,谈论创新能力的人很多,但少人注意对经济发展也是同样重要的工匠精神,现在我集中只谈这点。什么是工匠精神?我的理解是一种追求完美、对产品精雕细琢、做事认真的态度。在制造业上,德国人的工匠精神闻名于世,他们的产品亦深得世人信任。
昔做事马虎,充斥“差不多先生”
中国的工匠精神怎么样?在近代史中,这倒是使人泄气。记得中学时国文课本中,有篇胡适可能在1919年所写、但在1924年才刊登的文章《差不多先生传》,文中极度嘲讽那年代的中国人做事毫不认真,不求准确,自以为差不多便可。我在家中藏书中找出12册的《胡适文集》,果然有此文,读之确感到过去中国人有此积习,与工匠精神完全背道而驰。
要知道,19世纪的德国早已建立了世界第一批研究型大学,100年前已孕育出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等大量科学家,工业力量也质量高超。中学时买计算尺,我和同学必定买德国名厂Aristo造的,其质量就是无人能及。
历史上,中国倒也不是一直都马马虎虎。宋朝时期,中国的科技及工业成就完全领先世界,读一读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便知。但在明代,西学东渐,中国的领先已不能说得太尽了。欧洲经历数百年的中世纪“黑暗年代”后,又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的文明,而当中欧几里得(Euclid)所汇编的巨著《几何原本》,更是希腊科技文明集大成之作。此书是公认除了《圣经》外,对西方文明影响最大的著作,2300多年以来出版过千多个版本。利玛窦向中国介绍西学时认为,不懂此书,西学便无从谈起,所以与徐光启用了大量时间翻译此书的头六章。徐光启为此书作序时赞叹不已,指出其思想中包含“不用为用,众用所基”,且其中的数学推理,“其分解擘析,亦能使人无疑”。
教育诱因,引导民众认真求质量
读过数学、懂得几何的人,都知道这是事实,数学推理出的结果,可以十分彻底地把怀疑的空间完全排除掉。此种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根本,做事不做则已,一做便要追求完美。很可借,在现代社会之前,《几何原本》的心法只在少数中国人中产生影响,以致在胡适的年代,中国充斥着差不多先生,人人马马虎虎,国势颓败。
内地高考竞争激烈,学生为进入好学校而拼尽。(AP)
中国今天似已基本上摆脱掉做事毫不认真的态度,否则根本不可能在科技与“中国制造2025”中取到如此的成绩。如何做到?经济学家相信诱因在教育上,内地高考学生若缺认真态度,便进不了好学校,一生前途受阻。在制造业上,中国要与世界展开激烈的竞争,产品质量不够,便会在市场中吃大亏。中国的制度成功地把人民组织了起来,把人民引导上做事认真的道路,才是使中国人民脱胎换骨、培养出工匠精神的根本。
【知识库】何谓“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一种对职业的极致追求与敬畏之心。它不只是技术上的精湛,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仰。
-其核心追求“精益求精”,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不断打磨产品与技巧。
-同时,出现“创新突破”,在传统技艺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推动产业进步。
-在数码化与人工智能制造浪潮中,工匠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它是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的精神支柱,也是培育“大国工匠”的文化土壤。
(本文原载于8月1日《香港经济日报》)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