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持有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他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极有研究,尤其对中国经济的见解更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等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警。 陶博士过去于多家国际及知名的金融机构出任亚洲区经济研究部及中国研究部主管,工作地点遍及中国、美国及日本,自1994年起获派驻于香港任职。
悲极生乐。在市场沉浸在美国经济过热、降息无望的沮丧之中时,上周爆出了两个惊喜。第一个是联储果然打算重设降息路径,但是鲍威尔的语境出人意料地温和,还减少了抽取流动性的规模。第二个是美国非农就业增长大幅放缓,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就业数据发布后,掉期市场重新燃起了今年两次减息的希望,首次减息在九月出现的概率是50:50,十一月则接近100%。应对这两个惊喜,债市两度大涨,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一周内下行了近20点。美股引领全球股市上涨,香港恒生指数涨势尤其凶猛。
资金对利率走势持更积极态度,美元汇率随即回落。美元对日元汇率一度逼近160关口,但很快被疑似政府干预击溃,收153。中东局势有缓和的迹象,布伦特原油期货价大幅回落,贵金属价格也回落。
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暂缓启动减息程序。这不是将减息时间点顺延,而是重新调整对经济、通胀的看法。用主席鲍威尔的话说,“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有足够的信心,通胀可持续地走向2%的政策目标”。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减息,鲍威尔称自己也不知道。
今年以来,美国通胀一直高于预期,物价治理开始停滞不前。就业市场依然火爆,并通过工资上涨传导到服务业价格,形成工资-物价-通胀预期的螺旋上升。无论是通胀还是消费,无论是就业还是增长,经济数据持续偏离联储(以及市场)的预期,迫使货币政策制定者重新评估经济形势,政策操作模式从“准备减息”回档“观察状态”。
笔者怀疑,美国通胀达成2%的政策目标十分困难,在不把经济拖垮之前甚至可能根本达不到。去年通货膨胀迅速回落,主要是拜供应链冲击和能源价格冲击消褪之福,并非联储收缩性政策之功。联储政策只对国内需求产生抑制作用,但目前看来就业和消费势头依然旺盛,政策尚不足以对国内最终需求产生足够的降温效果。
从经济数据上看,的确联储没有减息理由,美国人对生活成本上升的不满情绪高涨,所以联储按兵不动是适当的选择,官方立场不再对减息启动时机作较清晰的暗示也是适当的。这些在FOMC的会后声明以及鲍威尔记者会上,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接下来,鲍威尔话锋一转,提出下一个利率动作减息的可能大过加息,同时FOMC决定从六月份开始缩小债券购买规模,把更多的流动性留在系统里,Tapering减码。
鲍威尔以温柔的态度表明延迟减息,做到了必须做的事情,但同时安抚了市场的焦虑。资本市场反而松了一口气,避免了资产价格大动荡。但是联储确实修改了今年降息的既定方案,回到去年多数时候的观望态度。
笔者认为今年美国还是会减息的,不过触发点可能不是经济数据,而是出于金融稳定考量。高企的利率和陷入困境的商业物业(写字楼与商场),令中小银行受到流动性和坏账的夹击。联储内部对金融风险问题很担心,但是无法公开表述出来,就像救火车只有等火警后才能上街。同时美国的财政赤字在以疯狂的速度积聚者,通过降息减低政府的利息支出也是联储不可言传但需考虑的因素。
FOMC这厢刚刚决定推迟启动降息周期,那边就业市场就送出了今年第一个偏弱数据点。四月份非农就业新增了175K,大幅低过市场预期的250K。二月和三月数据也下方修正了22K,休闲、酒店、建筑业就业放缓,健康和零售业依然强劲。时薪环比升0.2%,同比3.9%,这是2021年中以来最慢的工资上涨。
就业数据向来波动很大,事后修正也很常见,所以一个月的数字可以作参考,但必须要看接下来的两个数据点。联储刚刚重设了利率政策方向,也不会因为这个数据而改变立场。笔者看来175K的新增就业从周期尾段来看,仍然是偏强的,这是一个回归正常水平的表象,并不足以改变决策者的决策思维。新增就业数据持续回落到100K以下,才会影响到利率政策。
整体来看,美国的商业活动在放慢,ISM数据已经放缓,消费者信心开始弱过预期,物价上涨开始蚕食实质购买力,家庭的储蓄水平下降、债务上升。笔者坚信,联储接下来的政策动作是减息,不过既然联储已经作出重设路径的决定,恐怕要等起码六个月。短期内,有可能事件主导减息,不会有数据主导减息。
日元汇率在上周上演了一场罗生门,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近160,之后经历了两次疑似政府干预之后回升到153。更有趣的是,日本政府公开要求美国政府不要压迫日元汇率,而美国财长呼吁日本不干预汇率。
首先,笔者认为这轮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来自美国,是美国通胀数据和利率政策的折射。其次,日元套利交易死灰重燃,市场认为尽管日本脱离了负利率时代,大幅加息的机会很低,美日间利差巨大,借日元成本仍然十分便宜。第三,尽管日本政府和央行屡次发声,市场认为日本反对的是日元贬值的速度,而不是贬值的方向。
事实上,“便宜日元”是过去十几年日本当局的一贯立场,也是日本走出通缩困境的支柱政策。在这一点上,日本可谓食髓知味,不肯轻易放弃的。弱日元,带起了空前繁荣的旅游业,也粉饰了不少上市公司的盈利助力股市。
然而,暴跌的日元也产生出副作用。日本是能源、原材料、食品进口国,汇率低迷意味着进口成本上涨,加重了物价上升压力,蚕食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也拖累了贸易收支。对于面向内需的企业,则一方面成本大涨,另一方面却没有太大加价空间,压迫利润。便宜日元对于海外游客是福音,但是对多数本国消费者来说却是负担,威胁着刚露萌芽的消费复苏。
美国需要强美元来支持海外资金购买美元资产,日本需要弱日元来走出通缩心态,所以过去几年两国相安无事。但是当日元汇率突然暴贬的时候,日本当局就坐不住了。日本单边汇率干预,罕有持久成功的案例。要想彻底稳定汇率,日本的经济基本面需要有结构性的改善,滞留海外的巨额日本资金需要班师回国。这两点,暂时看不到。
本周重点关注三点,1)英国央行例会,料利率不变,不过暗示减息在望。2)美国密执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预计进一步走软。3)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可能出现季节性回落。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的官方立场和预测,亦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南方财经4月30日电,中润资源4月29日晚间公告,公司2023年度会计师出具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及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公司股票于4月30日(星期二)停牌1天,将于5月6日 (星期一)开市起复牌。实施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由“中润资源”变更为“*ST 中润”。
这是浓眉大眼的江苏的财政收支情况。 税收收入显著下降6.7%。为了补足收支缺口,于是非税收入暴增29.6%。我解释过了,非税收入是各种政府收费和罚款,包括了水电气等地方国企经营收入。因此江苏人民今年以来同样感受到了水电气费用的猛烈上升。 在挖空心思搜刮老百姓方面,东部的江苏,和西部的重庆, 没有任何区别。
税收收入显著下降6.7%。为了补足收支缺口,于是非税收入暴增29.6%。我解释过了,非税收入是各种政府收费和罚款,包括了水电气等地方国企经营收入。因此江苏人民今年以来同样感受到了水电气费用的猛烈上升。
在挖空心思搜刮老百姓方面,东部的江苏,和西部的重庆, 没有任何区别。[回 复]
前不久美国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在国会听证时被问及中国为什么登陆月球背面,尼尔森说月球背面一直处于黑暗中,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要去,反正美国不会去。
嫦娥月球车太阳能板,中国有中继通信卫星
假日期间,有二件事将超美 1 福建号航母 2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着落
1 福建号航母
2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着落[回 复]
紧财政,宽货币,化风险,发展高科技新质生产力[回 复]
离岸人民币
赌场出老千,要有实力保证的,不然对方翻台,轻则断手断脚,重则丧命~!老美硬实力已经打不赢胡塞,指望赌场经济割世界韭菜翻盘,只会满盘皆输。百年变局,中国趋势已成,美国趋势难改,一个崛起,一个衰落,加速演进。加息降息游戏,老美自摸高潮迭起,切莫当真~~~~~呵呵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结束访华空手而归,香港恒生指数涨势凶猛[回 复]
4月中旬,日本首相岸田访美
1990年至今,日元干预史
![]()
等着看月中将公布美国CPI。[回 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