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持有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他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极有研究,尤其对中国经济的见解更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等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警。 陶博士过去于多家国际及知名的金融机构出任亚洲区经济研究部及中国研究部主管,工作地点遍及中国、美国及日本,自1994年起获派驻于香港任职。
在经历了128年之后,道琼斯终于站到了40000点之上。美国通胀数据弱过预期,企业盈利好过预期,零售投资者一拥而上,在巨额的期权结算日,美股再下一城,并写下了二月份以来最长的连涨周。美债市场和利率期货市场对数据有反应,但是减息的期许没有维持多久。鲍威尔上周二的一席话,总结了市场对利率前景的看法,“要有耐心,让抑制性政策做它应该做的事情。”
股市狂热,商品市场更狂热。供应的不确定性,令铜价、镍价暴涨,并带动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急升。原油价格和金银价格亦有不俗的表现。美元汇率顺势回落。
在经历了连续三个月的通胀超预期后,美国通胀终于迎来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四月份CPI同比增长3.4%,较前值3.5%略降;4月CPI环比增长0.3%,低于前值0.4%。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核心CPI同比增长3.6%,低于前值3.8%,这是后疫情时期最低的涨幅,环比增0.4%,是六个月来首次环比增幅回落。
从数据角度说,这对于饱受经济过热困扰的美国经济来讲,可谓久旱逢甘霖,终于见到一个不那么强劲的数据点,终于见到期盼已久的物价回落,开始又有经济学家谈论九月开始减息,但是从市场角度看,交易员对此的反应并不热烈。对政策利率最敏感的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一个星期下来下降了区区3点,资金显然不认为这个数字会影响货币政策。
首先,一个月的数据不足以形成新的趋势,更不足以改变政策决策者变得更审慎的态度,市场的反应不过是一声“知道啦”。其次,这次物价回落中商品价格下跌远大过服务价格,而联储关注的是服务价格,是工资和服务价格的螺旋攀升问题,而不是汽车价格跌了多少。
服务价格其实挺有看头。撇开机票价格跌、汽车保险升等噪音,最重要的是房租上涨在回落,不过回落得很缓慢。房租受到合约周期影响,升跌起伏都相对平缓,但是扣除季节性因素后,房租对核心CPI的拉升作用已经转向。租金这个最大的CPI权重,应该进入逐渐受控状态。这无法改变下个月的利率走向,但却增添了明年减息路径的确定性。
华尔街传统智慧是债市跌、股市升,这背后是资金在各大类资产之间的轮动。最简单的解释是,当利率为零的时候,固定收益类产品名义收益太低,资金的机会成本低,资金涌向更高风险的资产,这时候权益类资产的价格更高,估值更贵。利率高时,股市理应受压。联储谈论利率更高、更久(higher for longer)的时候,的确美股受到冲击,因为不承担风险,光买国债也能有大约5%的回报。
但是最近,股债关系上的负关联性受到冲击。国债收益率维持在高水平,但是股市却不为所动,反而屡创新高。不仅股市旺畅,黄金、大宗商品,甚至虚拟货币都纷纷创出佳绩。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笔者认为,风险意识彻底淡化,导致资金涌向风险资产,增杠杆、增风险权重。COBE恐慌指数VIX跌破了12关口,这是自从九十年代初数据出现以来第三低点,最长的持续低位之一。美国的银行储蓄持续移向资本市场,每周有超过百亿的资金涌入美国股市。
本栏近来谈了不少日本货币政策和汇率,这次聚焦于日本的经济复苏。日本初步达成了2%的通胀目标,央行退出了负利率政策,首相也宣告通缩时期已经终结。日本经济摆脱了经济衰退,出口企业利润创新高,工资上涨加速,消费改善,游客云集,股市旺畅。的确,日本经济目前的形势,与过去三十年相比不同了。
然而,日本经济复苏并不均衡,突出特点是外热内冷,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外部。日元的暴贬,大幅改变了贸易条件和企业盈利。进口产品贵了,能源和食品价格带起了通货膨胀,迫使储蓄进入消费市场。出口产品便宜了,在海外市场好卖,以日元计价的企业盈利大幅改善。同时日元持续暴跌,令海外资金更值钱,激发了海外游客旅游热和海外资金投资热。
但是,内部消费和本土固定资产投资的恢复却十分缓慢。尽管工资涨了,物价也涨了,居民实际收入并没有上升,消费意愿自然不高。本土消费有限、人口结构老化,企业在本国的投资积极性并不高,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仍然不多。
日本现在面临的是,外生型的通胀趋势和内生型的通缩心态共存的局面。前者在贬值推动下来得急,也改变了日本经济表层生态,但是通缩心态仍左右着经济更深层次的消费信心、投资意愿和增长动能。通缩心态非一日之寒,并不是汇率贬值可以一夜间改变的。日本经济能否彻底走出失去的三十年,要看消费能否走上持续自主改善之途,而不是看股市又上升了多少点。
日元持续贬值,其实是双刃剑。弱日元的确带来了上面所讲的好处,但也蚕食了日本人的购买力,海外游客人满为患,由此可能制造出社会矛盾。汇率过弱,势必将资源倾斜到国外部门,与刺激内需的政策意图背道而驰。日本政府对于日元过度贬值,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日元汇率屡屡贬值的核心逻辑,是日元利率远远低过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导致巨大的利差。利差不仅使大量日本储蓄外流,更麋集了巨大的套利交易,日元长期受到沽空压力。日本政府公开呼吁不要沽空日元,不过笔者看来这是日本反市场的利率政策惹的祸。
本周焦点是联储5月1日会议纪要,面对更强更持久的通胀压力,FOMC打消了六月减息的念头,但是会后声明和记者会言辞都比较温和,并提出供应端价格压力可能舒缓的观点。另外关注日本和英国CPI。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的官方立场和预测,亦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咱好奇,拜登政府为啥不对比亚迪加州工厂电动大巴制裁?[回 复]
美联社(AP):玉米、小米和......屋顶太阳能?农家户户最新收成彰显中国太阳能优势
Corn, millet and ... rooftop solar? Farm family’s newest crop shows China’s solar ascendancy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in the US moved down to 1.62 births per woman in 2023, an all-time low.
3.59 million babies were born in the US in 2023, the fewest since 1979.
个人出部分房款住一套房,出售保障房得房款个人与政府分。[回 复]
美联社(AP):China sanctions Boeing, two U.S. defense contractors for Taiwan arms sales[回 复]
近5个交易日A股涨幅前20只股票
300162 54.51%
603389 49.78%
300159 49.77%
000560 47.25%
300563 46.21%
300536 44.93%
300644 42.57%
300737 41.70%
300175 38.08%
300506 37.89%
300554 37.68%
603737 36.44%
002285 34.62%
600565 34.62%
600649 34.44%
300155 33.80%
002146 33.54%
002264 31.46%
600889 31.15%
002037 30.86%[回 复]
反转,新高与活蹦乱跳,把握结构性机会。
转: 财通证券回顾了2022年以来四次房地产政策,股市走势
![]()
UniSuper是一家澳大利亚养老基金,管理着价值1350亿美元的资产,拥有6.47万名成员。这个价值万金的谷歌云账户,却因谷歌的bug,都没了,包括所有交易记录以及在谷歌云上备份。
幸好这家基金有头脑,还在第三方平台上又备份了一份,恢复其数据
“Unprecedented” Google Cloud event wipes out customer account and its backups
UniSuper, a $135 billion pension account, details its cloud compute nightmare.[回 复]
FOX新闻正在颠覆特朗普的审判报道
保守派网络正在策划其报道,以提振特朗普。
政治:Fox News Is Flipping Trump’s Trial Coverage on its Head
The conservative network is curating its coverage to boost Trump.[回 复]
拜登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关税,贾跃亭在美法拉第未来5
5天暴涨2000%
财通证券回顾了2022年以来四次房地产政策,股市走势
政治:Ukraine’s Zelenskyy rejects Macron’s Olympic truce proposal[回 复]
美国财长耶奶,可是耶鲁经济学博士
Federal Reserve chair Jay Powell said “the US is on an unsustainable fiscal path” with regards to its debt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news programme 60 Minutes earlier this year.
拜登上任总统后,经通胀调整后的美国政府支出超过一战二战和1970年至1990年总支出
![]()
S&P 500 stock buybacks are projected to hit a record $1.075 trillion in 2025, a 16% increase from this year’s total.
储蓄率下降,美国人说,消费见顶?
Is the US Consumer Finally Pulling Back?
Persistent inflation appears to be taking its toll on the American consumer.
We’ve seen a renewed decline in the Personal Savings Rate, which moved down to 3.2% last month. That’s the lowest rate since October 2022 and well below the average savings rate over the last 30 years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