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作者为资深投资者。
美联储局终减息了。但股、金未见大“喜”(起),反之美汇仍见坚挺,是有反经济书本上谓的减息所应带来的大“起”常态,何故?
两个解释:
一、美联储局今次的减息利好早被市场消化了。8月,美劳工部大幅下修订美国2024年的新增职位,谓是被拜登任内官员吹大了90万个,再加上7月和8月的新增职位只为7.3万个和2.2万个,两者都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更重要的是,前美联储局长耶伦,她是美国劳工市场的专家,曾谓,每月新增职位要达10万个才不致美经济陷衰退。这些极利淡的就业数据已使市场预期美联储局在9月议息会上必要减息,故市场自8月起,已被日日炒上,到减息了,就是股场老手的“买在利好预期,卖在利好兑现”的基本操作,只有新手才会在减息翌日见“猎”心喜,被套在股价之巅。以后要记取这些坑人的教训。
二、美联储局减息不积极,美联储局的息口后向点阵图反映美联储局在余下的2025年只减多两次息,在2026年减两次和2027年减一次,明言减息是叹慢板,市场怎能“喜”?
这两个看来很合理的解释,只应了个外行看热闹,即人人都知、阿妈是女人的解释。真正使华尔街大佬们“喜”不来的,是另有暗忧。
忧:有权决定今次利息加减的共有12位联储局理事,其中11位全投只减四分一厘息,只有一位由特朗普指派入美联储局的Miran,独他认为要减半厘。11:1有什么玄机?
联储局理事不站队特朗普
历次议息投票,鲜见有决策权的联储局理事,如斯齐心。如此齐心,一方面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若是,除非之后美国经济很差劲,不然,美联储局之后减息,在大家齐心略同下,都是叹慢板。
这次11:1,不是代表英雄所见略同,而是同仇敌慨,明摆与特朗普对着干。
在月前,特朗普辞退大声反对减息的联储局理事Cook,理由是她徇私。基于白宫不能辞退联储局理事的规定,这次特朗普是奸到出汁的硬来。法庭判对Cook之指控仍要时日去调查,容许Cook仍参加今次9月的议息会,其它联储局理事,有感于兔死狐悲,便United we stand,一方面表现不怕你,另方面更彰显美联储局的独立性,不受白宫干扰,若是,美储局与白宫日后(直到2026年,鲍威尔任期完,特朗普有权任新的美联储局长时)都会针锋相对,那就会上演美国的宫斗,有好戏了。
要看戏,要先将今次美联储局的议息后声明,跟7月的议息后声明对比下(附栏一)。
7月与9月文句,意见上的不同,暂不讨论,只谈那绿色底字的,此句与7月及之前数次议息会公布都是一样,此句是讲:“缩表照旧”,缩表即是抽水(QT),而减息是放水(QE),那么,美联储局是想QT还是QE呢?只要美联储局日后的议息公布不删去此句,美联储局是QT,而非QE。
此即口讲减息,实则加息,怎理解?
70年代末,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为应付通胀,请伏尔克为美联储局局长,条件是不准他加息,本来加息压通胀是王道之举,不准加息,如何压通胀?伏尔克用了一招“抽银根”(QT),市场息立马升,3月期票据息由6厘标上21厘,30年债息由8厘涌上13厘。
1998年索罗斯等大鳄来犯港股/汇,外行人谓是港府动上千亿资金来跟索罗斯等大鳄斗,唉!区区港府哪有那么多钱跟逾270只外资鳄斗呀,实情是港府当时抽银根(QT),港息在两三日内就由8厘抽上逾300厘。索罗斯等鳄不是被港府的钱砸死,而是被急升之港息夹死。而息升是因港府当时抽银根(QT),篇幅所限,不撇笔了。
图二是美储局资产负债表与美储局息的关系,以前文章已解释过了,不赘,笔者想要指出的是在2025年9月17日美储局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是:
---------------------------------
$6,608,597M(6.6万亿美元)
---------------------------------
美联储局是减息(QE)还是仍减债(QT),一两星期后便知,而在之前市场,尤其是美汇会春江鸭:美汇软,QE;美汇不软,QT,之后才到股市跟步。祝各位在此QE?QT?中稳坐钓鱼船。
投资涉风险,每位投资者承受风险程度不一,务必要独立思考。笔者会因应市况而买卖。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