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于1972年加入香港《大公报》,至移民加拿大前已升迁为编辑副主任,且为报社撰写与财经有关社论。于1999年回流香港,并受聘于证券行,创办研究部,和任研究部联席董事高职,对金融经济更具深度专业。于2006年转职NOW电视,任财经台主持及评论员,对香港、内地以至欧美经济金融动态作专题深入分析,和每日接受观众电话的个别股票问咨,以图表技术和基本因素简明扼要提供专业意见,深为观众欢迎;为香港、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报章、杂志、财经网站撰写财经文章、专论
中国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于2025年1-6月份保持近三成的增长,乃受“政府债券融资”倍增的强力拉动,但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净融资”出现少增或多减之况,仅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有所增长,显社会融资市场发展不平衡和有待回稳改善,以更好地发挥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佳作用。
政府今年加大债务总规模促增国债融资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所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全国社会融资的总规模增量于2025年1-6月份累计22.8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多增4.74万亿元或26.13%,连同1-5月的25.8%和1-4月份的28.3%升幅皆逼近三成的增长之态,更明显高于1-3月份的17.4%增长,有加快增长的良佳态势。此数相对于2024年全年减9.3%的情况,大有改进。
但社会融资项目发展和表现有颇大的强或弱的差异,最惹人注的当然为(一)“政府债券融资”,增量净额于2025年1-6月份累计达7.66万亿元,比2024年上半年净增4.32万亿元,同比升幅高达1.04倍并于社会融资总额22.83万亿元中所占比重高达33.53%,比2024年同期的18.45%占比,明显扩大15.08个百分点,所衍生的效应该会有利于推动商业融资市场的发展和增长,但情况却非如是。
相信“政府债券融资”于2025年会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其中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和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或12.8%。政府的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和要加快各项资金下达拨付,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和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相信社会融资市场会相当认受。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逾四成
同样有增长的项目,只有(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于2025年1-6月份累计17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3亿元或40.6%,而1-5月份达1504亿元同比亦增41.1%亿元,意味经济中求进发展促非金融企业的以股票的融资需求转殷,和上海及深圳股市回稳并发挥到多方融资作用。
需要关注的,是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多个项目有不同程度转差之况,特别是(三)“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于2025年1-6月份净减少557亿元,即使比去年上半年所减之1088亿元少减76.4%,惟1-5月份仍净增1318亿元,显示6月份实际减少1875亿元,而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的票据融资,期内则增加3645亿元和同比上升19.62%,或为毋须通过成本可能较高的社会融资市场集资之因也。
至于(四)“委托贷款”,于2025年1-6月份同比减少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减404亿元或44.05%,仍须加以改善。“委托贷款”是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而委托业务银行会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委托人通常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亦有个人,属可靠性和稳定性相对颇高的融资。
(五)“信托贷款”,于2025年1-6月份的净增量累计1443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655亿元或53.42%,有待改善。“信托贷款”为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将委托人存入的资金,按指定对象、用途、期限、利率与金额等发放贷款,和负责到期收回贷款本息的一类金融服务,委托人在发放贷款的对象、用途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又可利用信托公司在企业资讯和资金管理方面优势,增加资金安全性,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信托贷款企业债券未贴现汇票等仍须加以改善
增量减少的项目还有(五)“企业债券融资(Enterprise Bond)”,于2025年1-6月份的增量累计为1.15万亿元,比上年少增2562亿元或18.43%。此为股份公司而在中国有一部分属非股份公司发债,通常是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获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特别是非股份公司的企业机构债券融资。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