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持有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他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极有研究,尤其对中国经济的见解更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等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警。 陶博士过去于多家国际及知名的金融机构出任亚洲区经济研究部及中国研究部主管,工作地点遍及中国、美国及日本,自1994年起获派驻于香港任职。
最新的PCE数据显示,收入增长加快,消费却慢了下来,让华尔街经济分析员感到了困惑。市场很快决定相信消费数字,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一小时里下挫11点,债市全线造好,联储减息交易再次登场。美股则在AI狂热之下继续上扬,并带动世界多数股市前行。日本股市再创新高,石油黄金一起上扬。比特币ETF的出现为机构投资者进场扫除了最后一个监管障碍,比特币升破60000大关。
美国PCE数据显示,PCE通胀仍有2.4%,核心PCE仍在2.8%,鲍威尔特别看重的扣除住房、能源和食品的超级核心PCE环比更有0.6%的上涨,反映服务业通胀问题挥之不去。著名经济学家Anna Wong写到,强劲的收入、疲弱的消费、炽热的通胀,这三个数字很难同时出现但却发生了。“如果收入强劲,为什么消费疲弱;如果消费疲弱,为什么通胀猛烈”?
笔者对此的解释是美国的增长和通胀正在趋向正常化,但是劳工市场则处在一个前所未见的不同周期,用传统眼光分析经济就令人感到困惑。不仅如此,甚至在一段时间数据的发展可能不合逻辑。
亚特兰大联储刚刚公布了对美国经济的最新实时预测,据GDPNow模型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为2.1%,较之前的3%预测大幅下调。个人消费从3%下调至2.2%,民间投资从3%下调至1.1%。下调主要基于最新的建筑和生产数据。
GDPNow是联储根据最新数据进行实时预测的增长模型,预测改变的波幅很大,不过在方向上比较准。看来华尔街喊了很久的狼来了,真的来了。美国的经济增长终于开始大幅下滑,当然下滑幅度被夸大了,前两期5%左右的增长被库存等暂时因素所垫高。笔者对经济下滑不担心,增长只是从超快状态回归到正常状态。只要美国人的收入增长得以维持,消费是可以维持的,近期跌入衰退的风险不高。
联储有空间减息和有必要减息是两回事。通货膨胀大幅回落,现在增长过热问题也在缓解,给出了联储作政策调整的余地。然而,就业市场仍然炽热,服务业涨价仍然严峻,联储暂时并没有感受到减息的迫切性,多观望一段时间应该是货币当局的最佳选择。笔者相信,除了增长因素外,发债成本因素也很重要,降息更可能需要金融事件来促成。仍预计年中前后美国出现首次降息,如果通胀出现反弹则时间点可能进一步推迟。
3月5日,美国进入超级星期二,15个州分别对两党的总统候选人进行初选投票。历史上,超级星期二很多时候是赢家和输家的分水岭,是初选的关键时刻。不过今年情况不太相同,共和党的特朗普和民主党的拜登在迄今的初选中,闲庭信步般赢下了每一个州的党员投票。预计他两人也将是超级星期二的超级赢家,这次初选结果的悬念不大。
共和党计划在7月15-18日的党代表大会上提名本党总统选举候选人;民主党在8月19-22日在党代表大会上提名自己的总统选举候选人。如果不出巨大的意外,看来最终角逐将在现任总统拜登和前任总统特朗普之间进行。特朗普进入总统大选(甚至当选)的最大障碍,是一系列的法律诉讼,尤其是关于其在任期间不当行为的几个诉讼。
美国最高法院上周决定审议关于特朗普全面豁免权的案件,此举将特朗普从法律困境中拉了出来。原本地区法院本周一开庭,审议特朗图试图改变2020年选举结果的案子,但是由于最高法院的介入,案件必须要等到高法判决后才能进入程序。如按正常流程,高法可能要到今年秋季才有判决,而司法部规定选举前六十日暂停一切政治案件,特朗普案件可能要拖到选举后再有结果。美国高法的判决结果不得而知,但是它影响了法庭判案的进程,可能对大选结果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总统选举对美国的货币政策有何影响?从1971年以来的历史数据看,每年利率调整幅度(可升可降)平均为145点,大选之年调整幅度为149点。每年利率调整次数为4.0次,大选之年平均为3.9次,2008年金融危机那年的数据被筛除,以维护数据的相对稳定性。这些数字看,美国选举对联储货币政策没有直接的明显的影响。
总统选举对美股有何影响?1928年以来,美国总共经历了24次总统选举,选举年S&P500平均回报率为13%,跑赢大市。不过数据中包含了1928年胡佛选举的+38%,1936年罗斯福选举的+34%和1980年里根选举的+33%。不过数据中包含了1928年胡佛选举的+38%,1936年罗斯福选举的+34%和1980年里根选举的+33%。这三次选举都是从之前的经济衰退和市场低迷中走出来的,股市数据存在着“幸存者偏差”,可能拉高了选举年股市的整体平均表现。
近年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中间色彩减弱,左翼极端势力和右翼极端势力对选举的影响更大,对未来的政策走向的影响更大。美国正在抛弃自由主义经济原则,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在施政中越来越重要,而两党在贸易、能源和产业支持上的思维很多时候南辕北辙。反而在对华政策上,两位总统候选人的立场出现罕见的一致。在行事风格和政策侧重上不同总统可能有个人风格,但是世界老大之争这个根本逻辑应该不会改变。
本周重要数据和事件较多,1)二月非农就业数据,预计185K,时薪增长需要留意。2)鲍威尔在国会半年度听证会上的发言,对市场评估美国减息时间点十分重要。3)ECB更新经济预测,为接下来欧洲减息提供数据支持。4)英国财相亨特公布预算案,大约有200亿英镑左右的空间作公共开支调整。5)中国发布二月份贸易和信贷数据,不过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5)东京核心CPI可能调升至2.5%,不会改变央行的政策轨迹。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的官方立场和预测,亦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马斯克起诉OpenAI和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声称背叛了其造福人类的目标
AP:Elon Musk Sues OpenAI and CEO Sam Altman, Claiming Betrayal of Its Goal to Benefit Humanity
Elon Musk is suing OpenAI and its CEO Sam Altman over what he says is a betrayal of the ChatGPT maker’s founding aims of benefiting humanity rather than pursuing profits[回 复]
苹果董事会主席 减持苹果
![]()
奔驰原先说2030年全部改电动车,最近改口了,丰田董事长说以后电车最多30%,于是国内就有人反思了,真是一点骨气都没有。电机无论是马力,扭矩,精确控制还有是响应速度,都甩内燃机机械传动好几圈,根本没法比,至于智能化也是全电平台更容易实现,现在唯一的缺点就是充电慢点。至于奔驰丰田排斥电动车,因为它们知道自己在电动车上已经落后,追赶无望,想到最终会碾压成渣,抹不下面子,要讲讲情怀卖点老古董,再就是在关税上做手脚延缓它们的生命[回 复]
2005年至今,上证指数月收益箱体图
联邦政府预算开支包括国防开支。
本周看点 中国二会,美国盯着中方国防开支。
内需 国常会: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国常会: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回 复]
中国二会,美国盯着中方国防开支。[回 复]
拜登年龄问题和特朗普官司问题
据说美国两党可能达成协议,两位印度裔女性对决总统,哈里斯VS黑莉。[回 复]
消费,美国 Credit Card债务
Many consumers continue to finance their purchases, with ,美国 Credit Card debt hitting a record $1.13 trillion in the 4th quarter. That’s 14.5% increase over the last year, well above the rate of inflation.
消费,美国信 用卡债务在第四季度达到创纪录的1.13万亿美元
Many consumers continue to finance their purchases, with U.S. Credit Card debt hitting a record $1.13 trillion in the 4th quarter. That’s 14.5% increase over the last year, well above the rate of inflation.
美国零售额
US Retail Sales fell 0.2% over the last year, the first YoY decline since May 2020. On an inflation-adjusted basis sales were down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