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本地设计师(MADE IN EDEN)、手作人(EDEN CRAFTS WORKSHOP)及绅士文化平台(WALKING DAPPER)的左脑,主张在细节中透现文化内容,从音乐、电影、历史、人文……多角度品尝每个时尚风貌,在现代与传统的互相激荡之下,道出你我他身上每件服装的背后故事。
上年看过英国时装数据分析大行公布,有指疫情后消费者拒绝再依赖网上购物,开始出现实体消费卷土重来的趋势,除了见到各大品牌在商业大街设店、扩充业务,时装业界的展销会及独立设计师市集亦举行不断,一年一度的MADE LONDON便是介乎两者之间的Craft fair,云集不少欧洲设计师与工艺品牌,当中很大部分并不活跃于网店,这一点就更吸引大家前来实体购物。
由于需要邀请柬或者购票进场,MADE LONDON的产品是比较有质素保证,活动场地One Marylebone前身是1826建成的Holy Trinity Church,加上Evening drinks的环节更令人觉得体验非凡。展场总共占地三层,设计类型涵盖时装饰物、木工家品、印艺画作到高级珠宝,满足不同价位市场的产品或订制服务,大家都很享受这种由独立设计师主导的活动。
同场遇上香港设计品牌The Polska Traveller,所展示的新系列有别于其铜锣湾店的款式。这些纯铜或纯银饰物全部在香港或伦敦以全手工制作,植物及布料形态的塑形,加上天然宝石都是独一无二,据知他下周将带同新系列参加Venice Design Week。
这次展览底层是The Vaults活动场地,有更多精致的设计小物及工艺品,例如以机械臂组装成的灯具及一整片原木雕塑成的座椅,全是市面罕见难求的职人逸品。
《经济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关内容属作者个人意见,并不代表《经济通》立场,《经济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个自由言论平台。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