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10-14 07:20:37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来自美国莫基尔(Joel Mokyr)、法国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及加拿大霍伊特(Peter Howitt)三学者获得,表扬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贡献。
诺贝尔委员会指,全球在过去两个世纪实现史上首次持续经济增长,使大量人口摆脱贫困,而三名得奖者的研究阐述了创新如何为进一步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停滞为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时期的常态,虽然不时会有重大发现,偶尔能改善生活条件及提高收入,但增长最终总会趋向平稳。
网络图片
占一半奖项的莫基尔运用历史资料,揭示持续增长成为新常态之原因。他指出,如要在自我生成过程中接连不断创新,人类不仅要知道某种事物行之有效,也要以科学解释其背后原因。但社会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发展往往欠缺科学解释,难以取得新发现和发明。他也强调社会对新思想持开放态度,并允许改革的重要性。
阿吉翁和霍伊特也研究了持续增长背后的机制,在1992年一篇论文中,透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机制,就是当一种更好的新产品进驻市场时,销售旧产品的企业就会遭遇失败。创新象征新事物,因此具有创造性,但也具有破坏性,会在竞争时淘汰技术过时的公司。
经济增长非必然 护机制免停滞
诺贝尔委员会表示,三名学者以不同方式展现“创造性破坏”如何引发冲突,而这些冲突必须透过建设性方式处理,否则面临处理不利地位风险的企业和利益团体将阻碍创新。
委员会赞扬他们的发现表明,经济增长并非理所当然,人们必须维护“创造性破坏”背后的机制,才不会再次陷入停滞。三名得奖者可分享1,100万瑞典克朗(约909万港元)的奖金,而莫基尔将占一半。
摘录自香港经济日报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