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健康解“迷”
打印logo打印本文章电邮logo字体:
分享:
伤肝陷阱:研究揭无糖汽水每日1罐脂肪肝风险激增60%
评论评论:点击率点击率:

发表时间 2025-10-11 09:13:32

   脂肪肝是都市人常见的慢性肝病。据本港最新数据显示,香港每4至5人中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情况令人关注。最新研究发现,每日饮用一种标榜“健康”的饮品,竟会使罹患脂肪肝的风险大幅增加60%,同时提高患肝病死亡的机率。


   这项由中国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科研究生Lihe Liu领导的研究,分析超过12万人的数据,系统性地探讨含糖汽水和无糖汽水摄取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堆积及肝脏相关死亡风险的影响。该研究报告已于今年10月7日在欧洲肠胃病学周(UEG Week)上发表。


研究:每日喝1罐无糖汽水 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增加60%


   研究团队追踪了123,788名没有罹患肝病的英国生物库参与者,透过24小时饮食问卷评估其饮品摄取状况,并进行长达约10.3年的追踪观察,获得以下重要发现:


   每日饮用一罐无糖汽水,会使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增加60%
  每日摄取超过250克含糖汽水,则会使风险提升50%
   若以水代替含糖汽水,可降低约12.8%的脂肪肝风险
  若以水替代无糖汽水,风险更能降低超过15.2%
   但若仅将两种汽水互相替代,则无法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Lihe Liu解释,含糖汽水中的高糖分会引发血糖及胰岛素浓度急速上升,导致体重增加与尿酸水平升高,这些都是造成肝脏脂肪堆积的重要因素。而低糖汽水则可能透过改变肠道微生物、影响饱足感、刺激对甜食的渴望,以及引发胰岛素分泌等机制,对肝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他进一步强调,这项研究结果证实,限制摄取含糖与无糖汽水应纳入整体疾病预防策略。此举不仅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对心脏、肾脏及整体代谢功能亦具有正面效益。最安全的选择是限制饮用含糖及含人工甜味剂的饮品,回归以水为主要水分来源,既能减轻代谢负担,预防肝脏脂肪堆积,又能为身体补充必要的水分。


4大护肝食物


   台湾妇产科医生邱筱宸曾在其Facebook专页撰文表示,不少人选择素食是为了减轻身体负担、维持健康,甚至有人认为蔬食饮食就能护肝。她进一步分析蔬食对肝脏的益处,以及伤肝的潜在风险,并列出以下4类护肝食物:


   1.十字花科蔬菜(如椰菜花、羽衣甘蓝):


   含有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具抗氧化作用,并有助激活肝脏解毒酵素。


   2.全谷类与豆类:


   提供充足膳食纤维与稳定能量,帮助维持血糖稳定,减少脂肪肝堆积的风险。


   3.莓果类(如蓝莓、草莓、蔓越莓):


   富含多酚与抗氧化物,有助减轻肝细胞的氧化压力与发炎反应。


   4.每天2至3杯黑咖啡:


   研究证实,可降低23%脂肪肝机会,以及降低40%肝癌风险。美国肝脏医学会(AASLD)发布的脂肪肝临床指引亦认可其保护作用。


3大潜在伤肝地雷


   邱筱宸同时提醒,即使是植物性饮食,也可能存在隐形负担,需特别留意以下伤肝地雷:


   高糖高淀粉


   素食者容易摄取过多精致淀粉,糖分易在肝脏转化为脂肪,形成脂肪肝堆积。建议以五谷杂粮取代精致淀粉,并摄取足够蛋白质。


   加工素食


   素料虽然不含动物性成分,但加工过程中常添可大量钠、调味剂或反式脂肪,长期食用可能增加肝肾负担,引发慢性发炎。建议选择低钠、低油、非油炸且不含反或脂肪的产品。


   部分中草药与保健品


   过量摄取姜黄素、何首乌、大黄或卡瓦胡椒,石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DILI),甚至造成肝衰竭。若有慢性肝病(如乙型肝炎),使用前应咨询肝胆肠胃科医生。


资料来源:妇产科医生邱筱宸


脂肪肝5大诱因


   台湾减重医生陈威龙曾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指出很多人误解脂肪肝仅与高脂饮食有关,事实上脂肪肝成因有很多,当中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以下综合5大因素酿成脂肪肝:


   饮食不当:过量摄取白饭、面包等精致碳水化合物及占糖饮料

   糖分易转化为肝脏脂肪
  反或脂肪与饱和脂肪空接促进脂肪堆积
   酒精代谢产物则会损伤肝细胞


   胰岛素阻抗与代谢异常:糖尿病患者罹患脂肪肝机率较常人高出2至3倍

   胰岛素阻抗患者肝脏合成脂肪能力异常
   与糖尿病、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与布贮脂肪过多:腰围超标(男>90cm/>80cm)

   其内脏脂肪释放的游离脂肪酸会直接进入肝门静脉
   较皮下脂肪更易导致脂肪肝


   运动不足:缺乏运动会降低基础代谢率

   肝脏脂肪代谢效率下降30%至40%


   某些药物与疾病


   类固醇、荷尔蒙药物、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布分泌疾病


资料来源:减重医生 陈威龙


7招自测肝病征状


   台大医院内科部兼任主治医生叶佳衢及台湾胸腔及重症专科医生黄轩,曾卫教指肝功能出现问题时,身体最先会出现的警号,“一个人的肝脏是否出现问题,其实可以透过脸色、容貌、四肢变化等身体细节看出来”。大家可以自测有否出现以下7项身体问题,可能与肝脏有关:


   皮肤+眼白变黄

  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可惑会下降
   导致皮肤色素沉着


   蜘蛛痣变多

   体内的雌激素升高,刺激皮肤下的小动脉扩张形成蜘蛛痣的网状
  主要出现在上半身,尤其是脸部、颈部和躯干


   肚子变大+四肢肿胀

   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弄降
  导致肚子变大(腹水)及下肢水肿
   低蛋白血症亦会并发疲劳、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呼吸困难等症状


   手掌变待又粗又红

  雌激素活性过强/无法正常代谢—>手掌的微血管扩张
   出现红斑=“肝掌”
  影响手指的生长和形状—>变粗及变短


资料来源:台湾胸腔及重症专科医生 黄轩

分享:
返回健康解“迷”
上传图片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且文件小于5M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立场 
登录 后发表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顺序 ↓倒序
  • 暂无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通观点
登录 后回复评论,立即 注册 加入会员。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顺序  ↓倒序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 财金博客
  • 理财/管理
  • 健康人生

  • 时尚艺术
  • 吃喝玩乐
  • 全部
more on Column 
新  一个月内新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