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10-14 09:20:55
口腔卫生竟然关癌症事?台湾重症科医生黄轩提醒,若口腔内菌群失去控制,可能随着身体扩散,增加头颈癌、食道癌、胃癌、大肠癌及胰脏癌的风险。
重症科医生黄轩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分享,口腔中存在超过700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好菌与坏菌互相制衡。然而,一旦出现牙周病、蛀牙或慢性发炎,坏菌便可能影响牙齿健康,还可能对全身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埋下癌症和慢性病的隐患。
口腔细菌恐诱发5类癌症
头颈癌
黄轩指出,这类癌症与口腔细菌的关联最早获得科学证实,尤其是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研究显示,牙周病菌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会干扰细胞凋亡,使不该存活的细胞持续生存,进而促进癌细胞生长与扩散。
食道癌、胃癌、大肠癌
研究发现,食道癌患者的口腔菌群组成异常,特别是厌氧菌“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明显增加,口腔菌群失衡可能是食道癌的早期警讯。同时,这种细菌也与胃癌及大肠癌有关,长期刺激肠胃黏膜,引发慢性发炎,削弱免疫系统,使肿瘤细胞更容易躲避攻击。
胰脏癌
胰脏癌的风险同样不容轻视。黄轩引述美国长期研究指出,患有严重牙周病的人罹患胰脏癌的风险明显上升。原因可能在于坏菌经由血液进入胰脏,并产生如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加速癌变过程,同时慢性发炎也会恶化肿瘤微环境。
4个方法预防口腔细菌致癌
为避免口腔细菌致癌,引发健康危机,黄轩提出以下4个建议:
1.刷牙+牙线:每日至少刷牙两次,特别是睡前,并搭配牙线清除残渣。
2.定期看牙医:每半年检查一次,牙周病初期几乎没症状,容易被忽略。牙医能及早发现危险信号,避免坏菌恶化。
3.饮食调整:饮食方面应减少高糖及加工食品,多吃蔬果与抗氧化物。多喝水,少含糖饮料,帮口腔降温。
4.戒烟及限制饮酒:烟酒直接伤口腔,也助长坏菌势力。研究证实,牙周病患者若同时有吸烟与饮酒习惯,头颈癌风险将大幅上升。
4大错误刷牙观念
台湾牙科医生刘馥萱曾指出,坊间有不少刷牙迷思,例如用力刷牙比较干净,饭后要立即刷牙等等,其实都属于错误刷牙观念,用错方法可能会导致牙齿受损、影响牙齿健康。
刷用力比较干净:为了想刷得比较干净,因而频密而用力地刷牙,有机会导致牙齿磨损,过度用力刷牙,亦可能引致牙龈受伤,另外亦建议牙刷应选用适中偏软的刷毛为佳。
饭后立刻刷牙:用餐过后,口腔里的食物残渣、汽水、果汁等酸性饮品,会产生酸性物质,立即刷牙会导致牙齿珐琅质损耗,建议应用餐个半小时过后,才可刷牙。假如时间急切,需要实时刷牙,建议多漱几次口,之后再清洁牙齿。
刷牙就是刷“牙齿”:刷牙并不只刷在牙齿表面上,牙齿和牙龈交界处更加容易滋生牙菌斑,导致牙周病或蛀牙,因此刷牙时,更应该要重点清洁这些位置。
牙膏愈凉愈有效:牙膏中让人感觉口气清新、芬芳的薄荷成分,只是让人有感觉干净的心理作用,其实与牙齿清洁毫无关系,实际上想要牙齿干净,最重要还是认真刷牙,与牙膏清凉感没有关系。
刷牙4大贴士
除了洗牙后,每天刷牙也是维持口腔健康的重要一环!狮王公司口腔护理师深泽哲曾经接受日本《Oricon News》访问,分享了刷牙及选择牙膏的4大贴士,以助民众减低患上蛀牙、牙周病、口臭等口腔问题的危机:
1.开叉牙刷去污能力降低约60%,建议牙刷每个月更换一次;
2.进食后1到2分钟内,牙菌斑的酸性物质会增加蛀牙风险,故建议饭后尽快刷牙;
3.刷毛对准要清洁的区域并轻力地刷牙,每次刷1至2颗牙来回20次,刷牙后用少量水漱口;
4.据使用目的选择牙刷设计、刷头大小、刷毛硬度。
资料来源:狮王公司口腔护理师深泽哲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