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发表时间 2025-08-06 15:04:44
人民银行、工信部等七部委周二(5日)印发意见,提出未来三年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路线图。放在“印度造”iPhone异军突起,以及美国40%“转运”关税的大背景下,身为全球头号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欲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打破全球产业转移的宿命轨迹,确保“实业兴国”历久弥新,战略意图呼之欲出。
制造强国数百年多次易主
从新能源车到神舟飞船,从无人机到机器狗;小到手掌上的破壁机,大至巨无霸的盾构机……对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的中国而言,近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中国制造的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5.7米,创下出口最大直径盾构机的新纪录。(AP)
若回顾制造强国的变迁史,由造船、制瓷发达的宋明,光环转至15世纪的海上霸主葡萄牙,继而是“海上马车夫”荷兰,再到率先工业革命的英国。近代相继崛起的美国、日本,乃至曾经的“亚洲四小龙”,无不因制造业蓬勃而逆天改命。之后的故事则是邓小平“九二南巡”后,珠三角、长三角后来居上,最终造就中国制造业总产值独占全球三分(去年达35%)天下的奇迹。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不过,按全球产业转移大约每十多年就发生一次的轨迹,东南亚地区会否成为下一个接棒者?尤其是内有土地、劳力等要素成本远低中国的先天优势,外有美国“中国+1”、“转运关税”等政策的推波助澜。二季度印度(44%)、越南(30%)智能手机对美出口份额双双超越中国(25%),讯号不容忽视。
印度二季度对美国的智能型手机出口量首次超过中国。(AP)
尽管中国全系供应链、完善的基础设施、训练有素的工人等优势,相当长时间都难以替代,但要彻底打破数百年来的历史宿命,令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power”永不旁落,秘诀即是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八领域巩固“实业兴国”
《意见》明确,就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要求银行提供长钱,发展耐心资本,并防止“内卷式”竞争。
最终目的,即是将新型工业中心留在国内,确保产业链自主可控,并从“大而全”升级为“精而强”,巩固“实业兴国”的战略底气。
撰文:金子安
(点击用户名可以查看该用户所有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