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呵呵,全是亲商的共和党执政的红州。
美国在疫情期间额外发放的失业救济金将在9月底到期,但目前至少18个州取消或下修联邦救济金发放,部分原因是企业把招工困难的矛头指向政府发放大量失业救济金。目前已有18个州退出失业救济金计划,包括阿拉巴马州、爱达荷州、阿拉斯加州、亚利桑那州、阿肯色州、乔治亚州、爱荷华州、密西西比州、密苏里州、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俄亥俄州、南卡罗来纳州、南达科他州、田纳西州、犹他州、西弗吉尼亚州和怀俄明州。
大陆原材料涨价导致大陆企业生存艰难,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有企业主感叹,越做越赔钱,现在给生意也做不了了。 大陆原材料几乎全面上涨,据华商韬略报导,去年7月开始,建筑装修行业使用的石膏板、板材、管材、线材到商砼(混凝土)、轻钢龙骨等无一例外涨价,而且不止一次。杭州一家装修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表示,他在年前与客户签了的单子,本来可以赚10%,但现在材料全部涨价,成本都收不回来,亏损只能自己承担。 食用油行业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豆油和菜油从去年下半年价格都在翻倍上涨,豆油从去年最低4000元(人民币,下同)/吨涨到了4月的近万元/吨;菜油去年5-6月时最低价格为7000元/吨,到现在也已涨到了12,000元/吨左右。 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家牧场里的奶牛每天吃着和原来一样饲料,但老板每天却要为一头牛多付出10元餐费成本。 东莞一家年生产5亿个铁罐的企业,今年开工发现生产用的铁料单价从5000多元/吨涨到了9000多元/吨。 据《证券时报》报导,截至今年3月,57种主要大宗商品中,30种商品涨幅超过10%,原油、聚合MDI、阔叶橡胶等11种商品涨幅超过30%,纯苯年内涨幅更是超过50%,在工业上用途广泛的铜的价格从2020年3月的35000元/吨,一度突破了70000元/吨,创历史新高。 一位家电行业人士说:“这是近十几年来最异常的一次涨价!” 现货如此,期货也同样在上涨,据大陆e公司5月10日报导,大陆期货市场盘中,铁矿石、螺纹钢、热轧卷板相继涨停,今年以来,大陆已有20个期货品种涨幅超过20%,其中10个品种涨幅超过30%,分别是苯乙烯、玻璃、热卷、螺纹钢、铁矿石、动力煤、原油、PVC和沪铝。 原材料涨价令大陆中小微企业举步维艰,苦苦挣扎。 报导表示,4月,广东一家玻璃深加工公司负责人透露,玻璃价格从2020年最低1200元/吨涨到2400多元/吨,下单的客户少了很多,原本春夏是玻璃销售旺季,但今年工厂冷冷清清。 更多的企业则选择主动削减产能,有单也不接。因很难独自消化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一些中小企业只能限量出售,客户要1000件货,只发100件货。 有企业主表示:“原材料价格暴涨,已接的订单基本都亏了,现在就是在硬扛,新订单更是不敢接了。” 原材料涨价已经传导到部分下游商品。今年3月起,TCL、海信、美的、志高等家电企业,在家电行业的淡季集体宣布涨价,涨幅在10%-15%不等。食用油、轮胎、纸巾更是全线涨价。
《第一财经》5月19日报导,5月14日,杭州最大的地产开发商滨江集团举行业绩说明会,被问到近期在杭新获项目的利润表现时,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表示,“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 报导称,这个利润水平已经低于制造业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表现,但想要实现也不是轻松的事情。 据中信建投证券测算,滨江拿下的地块中,有三幅地房比超过80%;与融信联合拿下的宁围单元地块的隐含毛利率仅1.5%;单独获取的城厢街道山口单元地块地房比为81.9%,隐含毛利率为-1.9%。 克而瑞测算,建发在厦门拿下的湖里2021P03地块,成交价26.3亿元,配建面积1.32万平方米;剔除配建后,楼面价高达6.78万元/平方米,而该地块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得超过7.18万元/平方米,房地差仅有4000余元/平方米,实现盈利十分困难。 据中信建投测算,近期集中供地的各城中,重庆、无锡、杭州、北京的地货比在60%以上,其中,杭州的各项目平均隐含毛利率在12.8%,无锡为17.4%,重庆仅有6.7%。 亿翰智库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其跟踪的50家典型房企的平均净利润率为11.6%,较2019年降低2.3个百分点,有37家企业净利润率下滑;净利润在10%及以上的共计28家,较2019年减少9家。同期,50家房企平均毛利润率为24.7%,较2019年同期降低5.1个百分点,47家房企的毛利润率下滑。 不断走低的盈利表现,也直接影响了市场对地产股的走势。东财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7月,房地产(申万)板块曾站上逾4700点的高位,此后震荡走低,今年2月份时触及3506点的低谷。 2021年初至今,行业龙头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蛇口、绿城中国等龙头企业的股价呈下跌的态势,截至周三(5月19日)收盘,累计跌幅分别为4.91%、13.21%、11.21%、18.78%;万科A的动态市盈率仅为7.63倍。 地价高企房企利润被压缩 截至5月14日,实施“两集中”供地的22个热点城市中,已有12个开启了首批集中供地竞拍,包括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无锡、重庆、福州、厦门、青岛、沈阳、长春、天津等城市,总成交金额逾5000亿元。 克而瑞统计显示,首批集中供地各城市的溢价率表现分化明显,冷热程度也不均。 其中,青岛、长春、北京、沈阳的平均溢价率保持在10%及以下,青岛低至2%;而重庆的平均溢价率水平最高,达到43%;深圳、厦门的整体溢价率在30%左右。